

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作者: 王淑萍近年来,东乡高级技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使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全育人 ”新格局。
一、充分挖掘育人力量,推动全员育人
学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通过“领导带头学”“向身边榜样学”“线上线下学”等方式,动员师生加强学习。
根据班主任、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在“三全育人”中的不同工作内容、职责范围、能力特点,推动育人力量融合互助、取长补短。同时,推动校企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教学顾问,构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育人的“双导师”模式。
二、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基地实践为重点,以社会服务为拓展,构建全方位育人
学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支持全科目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切实强化管理育人。推动学校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融入校企合作、校家联动,建立校家企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制定学生作风管理工作方案,对学生操行进行量化评定考核。矫正违规违纪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纠正行为偏差。
——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全面强化课程思政创新,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系部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工作机制。学校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并落实到教案编写中,试行集体备课、统一研发课件、编写校本教材等方式,要求所有课程都要挖掘“思政元素”,让所有教师都成为合格的思政教师,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思政”的良好局面。
——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坚持环境育人,学校投入100多万元打造“一系一品”的校园文化,升级改造学校德育基地,让校园处处都是育人场所。
——创新推动活动育人。建立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文化体育类学生社团39个,发挥学生社团“丰富第二课堂、服务学生成才”的作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0余次,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着力加强技能育人。在全校范围开展“振兴杯”技能大赛,创新“技能月考”模式,每月开展技能评比活动,激发学生苦练技能的热情,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2名学生通过江西省选拔赛,取得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参赛资格;承办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布线赛项;在202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进企业、进车间,在实习和见习过程中提升技能、磨炼意志、砥砺品行。秉承“学生适合、家长放心、企业满意”的工作理念,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岗位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学生实习闭环管理。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从职业教育属性出发,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培育贯穿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火热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抚州市“2416”行动计划,学校新增了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8个专业,专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新增校企合作企业14家,实现工学交替、专业全覆盖。全年完成数控车工等5个工种的自主认定456人次,完成社会评价认定366人次。
三、入学、就学、实习、就业四维并举,推进全过程育人
2023年,全校毕业生508人,其中81.1%的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就读;高标准建设“5+2”就业之家,作为抚州市试点建设项目,投资40余万元开发了综合服务窗口、人才招聘推介会场、招聘应聘对接室、职业指导室等六大功能区域,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打造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就业街区”,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帮扶一站式服务。
为解决学生在入学、就学、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从“四度”入手,精准施策:一是入学教育有高度,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专题讲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二是就学指导有温度,积极推行职业院校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三是实习带训有力度,邀请校外导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实训实操,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良好关系;四是就业追踪有精度,持续关注毕业生的成长与进步。
东乡高级技工学校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解决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科学不规范、不深入不全面等问题,探索出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