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扎根乡村教育的“螺丝钉”
作者: 王进冬 王锋旗
艳阳高照,微风习习,正值农忙时节,金黄的稻浪、青翠的秧苗、轰鸣的收割机在车窗外快速“流动”。随着一群鸟儿掠过抚州市东乡区珀玕乡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珀玕中学”)的校门,记者一行见到了一直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危有斌。
从教12年来,危有斌从风华正茂到睿智成熟,一系列荣誉见证着他一路的艰辛与收获: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江西省优秀特岗教师、抚州市优秀教师……在这些荣誉中,危有斌最珍视的头衔是乡村教师。
“乡村的学生非常淳朴,我每天在学校都特别开心,我热爱乡村的学生,热爱乡村教育。”危有斌说。
到最艰苦的学校去
2012年是我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第7年。这年,大学毕业的危有斌毅然选择报考特岗计划,被分配到鄱阳县古县渡镇第二初级中学任教。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非常理解乡村学生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想法。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危有斌望着窗外,深情地说。
危有斌回想起第一次踏进古县渡镇第二初级中学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年久失修的校门,学校没有水泥路、操场、学生宿舍,只有一栋老旧的教学楼、一栋瓦房食堂以及一栋由废弃的教学楼改造而成的教师宿舍。教师宿舍里没有自来水,教师要到离校300米远的水井取水。晚上,校园里蚊子肆虐,蛇和老鼠更是校园里的常客。条件艰苦超乎他的想象,但他没有因为眼前的困难而退缩。
2012年,危有斌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与此同时,这也是他第一次做班主任。
“从个人感情来讲,第一届学生,我投入的心血最多。”危有斌说,“当时我还没成家,我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中。”他常常加班加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他除了教体育,还教语文、地理。每教一个班,每带一届学生,他都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八周年了,您的细心教导与辛苦付出,我们从来不曾忘记。感恩危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这是2023年古县渡镇第二初级中学学生江玉玲的家长给危有斌发来教师节的祝福。每逢教师节,家长的问候、学生的感谢,都是危有斌坚守乡村教育的动力源泉。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在鄱阳县任教5年后,2017年,危有斌通过“归雁计划”回到自己的家乡,到东乡区珀玕中学任教。
在学校,危有斌发现珀玕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对学习并不上心,有的学生甚至还会在晚上偷偷翻墙出去玩。“我也来自农村,明白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于是,危有斌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他带着学生去野外郊游,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比赛,展示自身的才华;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景点,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危有斌的关心下,这些学生逐渐敞开心扉,愿意和危有斌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感受。他们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晚上也不再翻墙出去玩了。慢慢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有的学生还考入了重点高中。
“危老师深受学生爱戴和家长欢迎,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作用。”珀玕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辉对危有斌的敬业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危老师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危有斌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惑;他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真诚和理解去回应学生的需求。“危老师不仅是我们生活、学习的指导者,更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珀玕中学学生李江浩开心地告诉记者。危有斌记得班上每名学生的生日,当学生生日到来时,他都会送上一张贺卡和一个苹果,祝福学生每天健康、快乐、平安。
危有斌常常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句话挂在嘴上,他不仅这样说,还付诸行动。一次,有学生违反班规,他并没有选择传统的批评教育方式,而是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陪着这名学生一起罚跑。起初,这名学生还带着几分抗拒和不满,但危有斌没有责备他,而是理解他、鼓励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汗水渐渐洗净了学生心中的戾气。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后,这名学生变得更加懂事了。
面对同事的教学困扰,危有斌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危老师制定的‘班级公约’营造出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获得全校一致认可。”李家劲说。李家劲是一名00后教师,常常向危有斌请教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危有斌对这个“徒弟”倾囊相授。如今,李家劲也能独当一面了。
面对学困生,危有斌更是耐心引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与小学生不一样,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学生小魏家庭比较困难,家里只有奶奶和姐姐两位亲人,家里离学校有十多公里的山路。小魏比较叛逆,又沉迷于手机游戏,经常不来学校上课。危有斌多次上门家访,深入了解开导小魏。小魏回到学校上课后,危有斌时刻关心他的情况,并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比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在,小魏学习成绩正稳步上升。
“危有斌就是那种心中有爱、手里有活、脚下有路的老师。他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无论怎样的班级和学生交到他的手上,他总能施之有法、教之有效、育之有道,懂得引导学生该往哪儿走,怎样走。”珀玕中学教师付轶丹兴奋地说。
在乡村这片质朴而广袤的土地上,危有斌深知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心灵。“看到学生从懵懂到自信,从对未知的好奇到勇于探索,我深感欣慰。”危有斌说。
危有斌经常强调,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教师,首先要确立起“育人优先,成人至上”的理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危有斌将自己比作一颗坚固的“螺丝钉”,以其坚定不移的“韧劲”深深扎根于乡村教育。他在学生的心田里播撒爱的种子,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引导。他的爱,是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是对知识传承的无私奉献,更是教育本质最真实的体现。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危有斌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满怀希望与激情。
我努力用爱与耐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我已经工作12年,认为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爱,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付出了爱,自然也能收获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