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与新教师谈话应念好“四经”

作者: 李宏龙

新学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满怀理想与热情的新教师加入学校大家庭中。他们面临着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规划职业生涯、提升教学能力等挑战。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如何帮助这些新教师快速适应环境,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成为校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念好“规划经”

新教师作为一股新鲜血液,虽然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能力,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学生多样化需求时,因实践经验的不足往往会感到迷茫,甚至不知所措。校长在与新教师谈话时应念好“规划经”,让新教师有全面而长远的发展蓝图。校长结合学校团队文化和制度要求,指导新教师学会分析和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为自己拟定一个“专属”的职业发展规划,以此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理清思路,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引领新教师设定一个从青涩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个人成长路径,并据此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同时,建议新教师在规划下,拟定明确的近期职业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如一年的行动计划,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行动方案,一月的学习、实践经验和成果,一周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反思,一天的求实创新做法和思考。当新教师个人规划、目标和计划拟好后,在实际工作中,校长要督促新教师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目标,逐步实现个人愿景。

念好“学习经”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学生的眼界拓宽,见识也得到了增长。教师需要拥有一潭深邃的学识之水,方能满足现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校长在与新教师谈话时应念好“学习经”,让新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校长通过讲解校内外名师的成长经历,让新教师明白教师成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技巧的提升等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校长要念好自主“学习经”。建议新教师根据“专属成长规划”,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网络中学习校家共育方式、优质课堂视频等教育教学理念。同时,新教师借助学校“青蓝工程”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校内师傅、领导一起深入探讨,虚心向他人学习,汲取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另一方面,校长要念好跨界“学习经”。校长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引领新教师突破传统边界,遵循特定路径和方法进行跨界学习,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学生赋能。

念好“态度经”

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态度。新教师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用心对待每个学生,用真诚感染每个学生。校长与新教师谈话时要念好“态度经”,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为此,校长要强调“干一行,爱一行”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担当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校长要引导新教师理解,教育是事业,需要付出与奉献;教育是科学,需要求真与学识;教育是艺术,需要创新与灵感。新教师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努力与实践的过程中领略教育的魅力。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位优秀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亲和力是新教师赢得学生与家长信任的关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新教师要用心去倾听学生、家长内心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惑与需求,以亲和的态度与他们沟通,帮助其建立自信,共同成长。持续反思与进取是新教师在教育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教育工作永无止境,每次的教学实践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新教师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保持奋斗进取姿态,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念好“质量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衡量教师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校长与新教师谈话时应念好“质量经”,以引导新教师关注教学质量和方法。对新教师而言,如何把握这一教学生命线,将其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教师要深刻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备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新教师备课时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创造性地构建具有生命情境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在项目化的主题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从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管理是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另一重要环节。校长要引导新教师懂得如何使课堂充满互动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新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准确识别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教育情境中茁壮成长。及时反思与总结是新教师不断成长、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每堂课都是一次实践机会,也是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机。新教师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同仁的建议,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生的满意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敦好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