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学前教育品牌打造

作者: 曾丽芳

党建引领学前教育品牌打造0

赣州市南康区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办于1958年,现有25个教学班,教职工111人,党员14人。党员人数虽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南康区幼儿园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优秀教师聚集起来,把家长动员起来,以在园内打造三个小微教育基地为抓手,建设三项党员先锋岗,着力创建幼儿开心、教师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学前教育品牌。

三个小微教育基地让阵地建设红起来

阵地建设是夯实党建基础的重要内容。南康区幼儿园在设有幼儿红色阅览区、教师红色阅览室等场所的基础上,打造了亲子共育基地、红色体训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三个小微教育基地,使阵地建设得到延伸,红色阵地的育人作用更加凸显。

打造亲子共育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家教家风,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好的家教家风对于端正孩子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康区幼儿园将200多平方米的大厅长廊设置成亲子共育基地,用30余块活动展板设置成亲子作品、活动成果、老物件照片的展示平台。园里的每次主题活动都给幼儿和家长布置“亲子小作业”,既让幼儿学知识,又增进亲子感情。比如在学雷锋月开展“传承雷锋精神”的亲子绘画活动、征集老物件办展览的主题活动,让教师、家长把红色亲子故事的音视频制作成二维码,与老物件照片一起放在班级展板上。在幼儿餐后散步时,教师通过扫二维码,让幼儿边走边听、边欣赏边学习。亲子共育基地以每月一主题、每班一展板的形式展出亲子作品,至今已开展20余个主题、作品达1.9万余件。这些作品在引导幼儿从小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上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打造红色体训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能训练,达到“全程”育人目的。“实践、思考、学习”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南康区幼儿园将红色文化元素嵌入8000多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场地,组建由党员领衔的“红色指导员”队伍,下沉到班级,开展“学一段红色历史、诵一篇红色经典、看一场红色电影、唱一首红色歌曲、讲一个红色故事、做一名红色幼儿”活动,以体能训练的形式将红色文化育人内容与幼儿培育目标巧妙地融入幼儿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劳动实践基地,将红色教育融入田间地头,提升“全方位”育人实效。南康区幼儿园在园内精心布设了劳动实践基地,由娃娃家、种植区、木工坊、生活体验馆四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由党员牵头管理。幼儿园还将种植区分成14个网格,每名党员认领一个网格。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每名党员每周组织幼儿参与浇水、除草、捉虫等活动,引导幼儿探索植物生长规律、感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幼儿园还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家具资源优势打造一间木工坊,让幼儿参与家具设计、加工组装,培养幼儿专注、认真、探索、协作的品质,激发幼儿对家乡家具品牌的认同感,使之从小树立工匠意识。在娃娃家、生活体验馆,教师让幼儿扮演红军炊事班成员,以游戏方式参与挑水、煮饭、磨豆子、洗碗、洗菜、择菜、切菜,把制作美食作为提高幼儿生活技能的抓手,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让幼儿在劳动体验中收获快乐。

三项党员先锋岗让党员身份亮起来

南康区幼儿园党支部以开展“亮身份、强党性、作表率”活动为契机,找准切入口,精准布局,建设党员服务岗、示范岗、引领岗,党员带头、人人参与,树形象、争先锋在这里蔚然成风。

党员服务岗让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南康区幼儿园党支部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调研幼儿家庭状况,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幼儿、留守儿童,既为这些幼儿排忧解难、送去慰问品,还在这些幼儿所在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认领各种公益性岗位,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社区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每名党员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坚守初心,让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主动承担护学护岗护校巡逻和食品安全监督、陪幼儿就餐等工作,把安全护苗工作落到细处、见到实效,共同为幼儿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党员引领岗让党员发挥引领作用。南康区幼儿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教学中的排头兵作用,确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处不在。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课堂、教研组指导教学工作,支部书记和党员带头作报告、上示范课,引领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党员示范岗让党员起示范作用。南康区幼儿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在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作示范、勇争先”,通过开展“党员教学比武大赛”“党务技能大赛”“讲红色故事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党员风采,并带动全体教师人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