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教师发展的自设驱动与他设遵从
作者: 孙成俊[摘 要]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自设驱动与他设遵从的过程。自设驱动就是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以此来驱动自己不断从各方面锻造自我,通过内部因素的变化主导自己走向成熟。他设遵从就是适应国家、社会、学校要求和学生家庭期望和学生的发展,遵从课程标准、先进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方法,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科学施教,让自己行进在职业发展的快车道上。二者彼此交融又泾渭分明,通过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达到成长、发展的目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具体阐明了初中数学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创造或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从自设驱动而言,一是竖立“灯塔”,激发激情;二是学习理念,磨砺“剑锋”;三是勇担重责,挑战自我;四是驾驭课堂,心身合一。从外设驱动而言,一是借力先进设备开辟革新天地;二是借力公开课堂激发教学灵思;三是借力科研活动掘进业务深度;四是借力评优晋职提升发展高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发展;自设驱动;他设遵从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初中数学教师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自设驱动与他设遵从的过程。作为内因,自设驱动就是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促成自身树立发展目标,以目标为驱动不断从各方面打造自己,以此不断走向成熟。作为外因,他设遵从就是适应国家、社会、学校要求和家庭需要,遵从课程标准、先进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方法,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科学施教,让自己行进在职业发展的快车道上。
一、自设驱动——让内部因素或内部力量发挥作用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初中数学也要自设驱动,让内部因素或内部力量充分发挥作用,从内因方面驱动自己快速成长和发展。正所谓,“打铁必须自身硬。”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自设驱动呢?
(一)竖立“灯塔”,激发激情
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数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即使经历过专业化的教育,初中数学教师面对数学课程,也仍然只能前进。一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扎实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具有炉火纯青的教育教学技艺和令学生为之敬佩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此,对标优秀教师竖立“灯塔”,点亮自身前行的目标,激发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激情,驱动自己一步步向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品位、境地、影响靠拢,应该是每一位年轻教师和渴望发展为学者型教师的首要选择。瞄准了成长和发展的目标,选择了发挥自身潜能和主动性、积极性的方向,教师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就会“脚底生风”,哪怕教育教学的担子再重,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心绪和信心;哪怕面前的路途多么的遥远与坎坷,也会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力量;哪怕周围的变化有多么的诱人或多大的干扰,也会有“哪管绿肥红瘦”的坚定与矢志前行。所以,一个人的发展不能没有“灯塔”或目标的指引。作为内因中的一个重用方面,以优秀教师的标准竖立自身成长的“灯塔”、点亮自身发展的目标,自设驱动方向和驱动速度,不管风吹浪打,只顾星夜兼程,我们就能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
(二)学习理念,磨砺“剑锋”
“利剑”在手,锋之所向皆披靡。而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教学方法,就是在手的“利剑”。在基础教育卓著发展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靠的就是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既强化了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意识、担当和使命,又激发了教师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热情,从而行动起来全面储备并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知识与能力需要,不仅仅停留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满足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既丰富了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方法,又灵活了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还为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风格留下了创新空间。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理念,彻底改变了师生的角色,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摆在了课堂活动的第一位。以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响彻校园内外。还有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三会”(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培育、“21 世纪技能”(辩证性思维、创造性、研究与探索、自我引导、发起与坚持、信息使用、系统性思维、交流反思)培养、深度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等先进的改革理念和研究成果等等,都为教师手握“利剑”、磨砺“剑锋”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所以,初中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教学方法的学习。学深学透先进思想、理念和方法,就等于为自己锻造了一把锋利的“利器”,在教育教学中就可手握“利器”、所向披靡,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配备最先进的“武器”。
(三)勇担重责,挑战自我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还得有勇担重责的教育教学使命感和挑战自我的意志与精神。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而初中数学在小学与高中数学的学习之间又发挥着关键性的衔接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担负起学科育人的责任,在实现学生发展学段总体目标的过程中,把初中数学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发挥到最佳状态。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这一精神的角度,把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融入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去,以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或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数学能力、素质的基础。要想达到这些教育教学目的,如果没有勇担重担的教育教学使命感和挑战自我的意志与精神,就难以胜任。可见,勇担重责的使命感和挑战自我的乘风破浪意志与精神对于促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四)驾驭课堂,心身合一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关键地。在课堂中教师以“心有所向,身之所往”的高超教学艺术游刃有余驾驭课堂,引导学生轻松、愉悦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才是检验教师是否发展成熟的关键性标准。成为课堂的“王者”,不仅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至高境界,也是带动、吸引更多教师“懂行成王”的名师状态。为此,教师就要静下心来,倾心于教育教学,娴熟教育教学技能,以创新精神促成自身内因的变化发展。例如,以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促成自身从职业型向敬业型教师转变: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勤奋钻研,乐攀高峰,锲而不舍,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品质影响塑造学生。再如,以春风化雨的教育手段促成自身从工匠型向大师型教师转变:为人师表,循循善诱,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视生如子,严慈相济,嘘寒问暖,德高身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卓著的教育教学成效和优秀的育人行家里手熏陶感染学生。还如,以开拓创新的大家风范促成自身从经验型向创新型教师转变:不怕挫折,无畏困难,披荆斩棘,积极探索,革故鼎新,守正出新,抢“滩”登“陆”,闯“关”夺“寨”,独辟蹊径、登峰造极……以前沿的创新教学成果和新颖的教育路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这样,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进入“心有所向,身之所往”的身心合一境地,教师也就等于占领了成长与发展的至高地。
二、外设驱动——让外部因素或外部力量发挥作用
尽管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方面内因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外部条件或外在因素的驱动也不容忽略。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或设施条件的具备,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或方法的交流、校本教研或教科研活动的平台搭建、评先评优活动的激励等等,都要发挥好它们的作用。
(一)借力先进设备开辟革新天地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如此,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教育教学辅助性的工具,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化抽象为形象、化繁杂为简约、化枯燥为有趣、化平淡为生动,让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学科趣味化、形象化、直观化。尤其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图像和动画,让数学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和易于理解;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数学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和富有生活意义;可以将深奥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思想和定理用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进行设计,让数学学习内容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感;可以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学习借鉴中趋向创新创造。这样,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教师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开辟革新与创新的天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创新力与创造性,有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让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乘风破浪”。
(二)借力公开课堂激发教学灵思
公开课是中小学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公开课,包括新教师汇报课、组内公开课、学校优质课、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学能力研讨课、各级各类竞赛课等等,都是相互交流和彼此促进的好方式。不管是上公开课的教师还是听公开课的教师,不管是听新教师的课还是听老教师的课抑或专家、学者的课,都可以学习课堂的成功之处,汲取不足或失败的教训,激发彼此的教学灵思,从而促成彼此之间的共同进步。对公开课的说课、授课者而言,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检验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既是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准的一种丈量,又是对教师教学灵思的一种激发。对公开课的听课、评课者而言,听课、评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增长知识、学习技能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碰撞、智慧生产的过程。毕竟,听课“听”的不仅仅是授课者的教学思想,还有其教学技巧、风格特色和语言艺术;“看”的不仅仅是授课者落实教学思想效度,还有其处理知识的方法、演绎课堂的窍门和调动学生的策略。有了对授课者各方面状态的评判,在评教的过程中就能汲取其优秀的方法、防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同样的失误或不足。所以,学校为教师安排公开课,也是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搭建彼此进步的平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用好外部条件、获得外在保障,借助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促成自身的发展。
(三)借力科研活动掘进业务深度
教学是一门艺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形象、把难学的课程教简单,更需要钻研。《荀子·劝学》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使自己教育教学状态不佳,只要持之以恒、深入钻研、反思改进,那么成长为名师大家也会成为必然。而学校的“青蓝工程”,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以及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网络研讨等等,都是促成教师掘进业务深度的外在因素和保障条件。例如“青蓝工程”,借助校内名师的指导和帮助,利用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规划自己的成长过程,从教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到课堂学习密度、课堂学习气氛、课堂学习方法、课堂学习效益,全方位向“精”“巧”“大”“活”“高”发展,让自己也能向导师一样具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灵活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熟练驾驭教材和学生的能力。再如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或参与评估和反思自己备、讲、辅、改、考等教学实践,或研讨成功的备、讲、辅、改、考等教学实践经验,都可以凭借集体智慧促成自身发展。还如参加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参与教材编写等,不仅能够促成自身的深入钻研,而且能够拓宽、掘深自己专业学习路径、增强自身的专业声誉和影响力。尤其在利用互联网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能深研在线教育平台上的名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或论文著作等,以便获取更为前沿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又能与全国各地的专家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教育教学成果和经验,彼此各自的进步与教育教学学术境界。为此,初中数学教师也要善于借助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加强合作交流,汲取集体智慧,掘进业务深度,促成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四)借力评优晋职提升发展高度
老师不是圣人,不怕苦与累,就怕付出没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最终尽管有自己创造,但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却少不了学校的赋予。所以,学校公正、公平、公开评价教师,对进取心强、成长快、发展进步大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中给予激励,也是促成教师外部因素发生作用的主要渠道和办法。以往,一些学校往往以成绩论英雄,不管用哪种方式,只要能提高学生成绩,那么评优评先和职级晋升就非他莫属。其结果就是让“短视”教育屡屡得逞。所以,学校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好科学评价的“台”,把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与教师成长的高素质挂钩,以提升教师发展高度的做法促使一些教师摒弃“压干”学生的“短视”提分做法,向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靠拢,则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一种对外部条件的完善。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设驱动与他设遵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设驱动是决定性的因素,具有内因的性质和作用;他设驱动作为与自设驱动彼此促进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具有外因的性质与作用。只有自设驱动和他设遵从彼此作用、形成合力,才会为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系上“双保险”。
参考文献:
[1]何建明.初中成熟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应对策略[D].广州:广州大学,2018.
[2]马青鹏.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科技视界 2019 (14):2.
[3]陈海龙,钱宏平.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 2021(3):25-26.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