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单元的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探究
作者: 秦越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大单元为基本教学单元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一是教学目标整体性。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知识点来建立更具整体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二是教学内容系统性。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知识点来提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三是教学方法多样性。大单元教学采用讨论、实验、课外拓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四是教学评价综合性。大单元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发展,通过小组讨论、考试等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五是教学组织结构性。大单元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学评一致性对教学的影响
从学生角度来看,首先,教学评一致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其次,教学评一致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明确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再次,教学评一致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教师角度来看,首先,教学评一致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学评一致性可有效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感,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考查,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基于大单元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策略
(一)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在于把教学评价融入教学环节。要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就要避免采用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元评价机制的构建。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是外国名著的选文——《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等。在对该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以名著阅读的感知方法作为评价的重点,可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评价项目,可以是制作关于名著的思维导图,也可以是对其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表演,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来作出选择。这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将单元评价变得更为清晰。
(二)实施分层级的任务设计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这种差异给予足够的尊重,并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遵循教学评一致性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可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分层任务设置,把处于多个发展层次的学生纳入相应环节,避免因为任务难度过高而阻碍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可对该单元的任务群进行分层设置。第一层设置是字词任务,主要是通过字词闯关或者填空的方式来让学生对重点字词进行掌握。第二层设置是主旨概括任务,在对该单元的文章进行学习后,对其中的大意进行精准概括。例如,在学习《小虾》和《蜜蜂》后能够对多种动物的习性进行了解。第三层设置是对静物进行观察,通过展示各种植物来让学生总结共性特点。第四层设置是实践任务,结合单元要求来完成小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前两层任务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后两层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大单元教学来进行任务设计,是将多个任务组合在一起来形成任务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发挥任务群的评价功能,还要注意对难度进行合理设置,并将教学评环节融入其中。
(三)应用科学的单元学习单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单元学习单是其中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单元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使用单元学习单来进行教学,明确其中的重难点内容,为学生呈现更清晰的学习思路。教师可结合单元学习单的评价环节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案设计,避免发生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是以神话传说为主,编排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内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认真梳理,除了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解,也要深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在进行单元学习单的设计前,可引导学生对神话故事进行讨论,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来进行单元学习单设计。如果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就可将“写故事”作为单元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写出小故事。如果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差,则可将“阅读故事”作为单元任务,例如可对《夸父逐日》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
(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作为语文教师,应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并基于问题特性对教学评一致性要求进行有效落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并依据反馈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大自然的景观,有《火烧云》《海底世界》等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解。在进行单元学习之前创设问题情境“自然界当中有哪些奇妙景象”,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来进行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对他们进行教学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总之,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思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 编 佳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