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金钥匙”
作者: 刘朋宇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投身在教学一线。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做班主任工作。我深知,一个班就是一个小世界,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家长的桥梁和纽带,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全班学生的成长、成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任务在于,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钥匙,为每一个青年都开拓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他们的能力能够被唤醒并得以充分发挥。那么,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帮助学生找到发展的金钥匙?在此,我结合近几年的班级管理片段进行分享。
片段1:观察了解
带班初期,为了能够全面、深入了解班级情况,我选择多观察这个途径。如何观察呢?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分享了一个方法。他说,人的情感表现在人们的眼睛里,在不冷不热的谈吐里,在一个人或仔细观察或视而不见或侃侃而谈或默不作声或行走站立或喜怒哀乐的一举一动里。所以,我常常趁着早读、晚读、上课,以及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观察本班学生的谈吐举止。
有人戏说,世界上有两种生物爱趴窗户,一种是壁虎,另外一种就是班主任。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守班用心、守班有责、守班有方。趴窗户,是我守班的方式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细致观察到班集体的新动态,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等,有助于我与学生进一步交流时有话可谈,进而加深师生间的关系,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片段2:量化考核
在每学期初,我会把《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贴在班里比较醒目的位置,并带着全班学生一起认真学习。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我和几位班干部一起拟定班规、班级量化标准,在征得全班学生的同意后实施。
班规的开头写的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人人都在追求尽善尽美。班规,只为警醒仁人,鞭策志士;只为花开花落,拥有精彩的明天!我们要细细雕琢自己,从小处着眼,完善行为,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班规里的这些话,既是我对学生美好未来的叮咛,又体现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有了本班专属的班规和班级量化标准后,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上课、自习课纪律、作业收交、寝室表现、值日卫生、日行一善、大型活动等)都被大家看在眼里,成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在此背景下,班级氛围良好,班级量化形成良性循环,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轻松。
片段3:巧树典型
“不是聪明的孩子容易被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有时候,老师的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是对学生的认可、鼓励和支持。这也是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我的班主任工作引路人常说的话,对我影响很深。他告诉我,当学生犯错、成绩不理想,或者突然变得胆怯时,班主任不要着急盯着他们“改正”,要先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后,然后寻找合适的契机和学生谈心,引导其敞开心扉、敢于直面问题,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成长为乐观、自信、向上的青少年。
一次,由于英语学科的完形填空题型的专练试题难度较大,很多学生的测试结果都在“不及格”行列,但有一个学生的成绩近乎满分,引起了我们年级所有英语教师的关注。作为班主任的我,听到消息后立马登录“智学网”一探究竟。这位近乎满分的学生是小喆!惊喜之余,我灵机一动:小喆勤奋好学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也是意料之中。小喆的求学精神与学习过程值得大家学习,借着这个机会树立榜样,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在讲评该套试题的时候,将小喆的答题情况、平时学习情况详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尝试总结小喆的成功“秘诀”,并在全班范围内投票选出更多的“小喆”。如此,班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片段4: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得力的班干部,能积极支持和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良好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我首先组织全班学生一起选举班干部,然后专门抽出一段时间,将班干部的具体职责、任职要求一一介绍,使其明确今后的岗位职责。此后,在班干部队伍合力守护班集体的过程中,我将班级管理权适度下放,并在他们最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及时给出指导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这支班干部队伍的能力越来越强、责任心与日俱增。
片段5:重视早读
早读时间,不少学生容易犯困、打瞌睡,影响早读效果。基于这一情况,我的做法是,提前明确早读任务,为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早读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班主任检查课代表、课代表检查各学习小组组长、各学习小组组长检查组员,确保不漏查一个学生。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我掌握了教师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要想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能总是观望,更不能站在学生的对面发牢骚、说气话。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灵世界里不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开心结;我们应该在学生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予特别的关心,在学生需要激励时给予充分的激励,在学生迷失自我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使之自省……
总之,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是那棵树、那朵云、那个灵魂,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年轻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找到“金钥匙”。
(责 编 于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