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背景下“用教材教写作”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桃霞

随着课题实践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大单元背景下的用教材教写作,是探索高效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够让教师依标扣本、有本可依,亦能让学生有本可参、有范可学。当然,有的教师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九年级如何在教学进度紧张的情况下,借助课题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教学呢?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写作的专题设置,意在强调一课一得,通过分解训练收到综合运用的效果。这也意味着,我们课题研究中所提出的在大单元背景下用教材教写作,是符合教材编写意图的。在教学任务相对较重的九年级,用课题理念指导,可以让作文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高效。本文以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来谈一谈如何用教材教写作。

一、牢固树立大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做好统筹规划

教师要从大单元的视角,提前研究单元特质、单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并关注整册教材的设计梯度。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议论文单元,而且是教材中首次集中出现的议论文单元,教学目标侧重于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这是单元特质。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观点要明确”,这对应单元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也体现了单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

从阅读内容看,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也是议论文单元,文章都是较为复杂的议论文,是第二单元基础性议论文的升级版。从写作安排看,九年级上册的二、三、五单元的写作专题分别是“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和“论证要合理”,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形成序列,这是整册教材中议论文设计的梯度。教师只有树立起立足大单元的整体教学理念,才能更精准定位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重难点。

二、分解写作专题训练目标和重难点,实现一课一得

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观点要明确”,写作实践是围绕“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这一话题,亮明观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这完全符合课标要求的“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观点明确,具体包括态度鲜明、表述准确和清晰凸显三个层面。实际教学中,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学生却不容易做到,常常出现五花八门的问题。如认为应该拒绝电子游戏,但是又不能完全拒绝,如此态度显然不够鲜明;或表述观点含糊其词,写成了电子游戏的利弊谈;还有部分学生的作文,全篇读完了,还没有找到哪段话是观点。对此,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跟着教材、跟着名家学,做到观点明确。

关于态度鲜明,教材中有多处范例。《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认为“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批判的态度十分鲜明。《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盛赞圆明园是“典范”“杰作”“奇迹”,而怒斥英法联军是“强盗”“窃贼”,甚至用“文明”“丰功伟绩”等反语来表达讽刺。教材中名家的作品启示学生,观点鲜明的前提是态度鲜明,不能这也行那也行,模棱两可。

关于表述准确,我们也可以在本单元课文的观点句中找到实例。如“但我深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样的句子,是表述观点常用的句式,“深信”“不二”则表明了作者明确的态度。又如利哈乔夫强调“真正的教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里包含“必须”一词,也是观点句常用的句式。学生在内心有了鲜明态度的基础上,要学会用包含“是”“应该”“将会”等类似的句式,将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述出来。

关于清晰凸显观点,本单元的课文中最典范的就数《敬业与乐业》了。第一段亮明观点,最后一段以“责任心”和“趣味”再次强调观点,是最经典且最易被学生学到的凸显观点的方式。我明确建议学生直接在文章第一段写出中心论点句,最后一段再强调论点,这样就使论点得到了清晰的表达。对于初写议论文的学生而言,不要欲说还休,在开头结尾两次亮明观点,就是最实用的方法。

对这三个层次的重难点分解后,我们可以印制一个表格,在学习《敬业与乐业》这一课时,让学生针对写作实践中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这一话题,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写到纸上。在随后的教学中,学习准确地表述观点、清晰地凸显观点等,这样一课一得,到单元写作专题训练时,便水到渠成。学生拿出表格,复盘自己一系列可视化的学习过程,也会受益匪浅。

三、坚持使用评价量表等方式,力求以评促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要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写作评价中,我们要坚持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单元写作让教什么,我们就侧重训练学生什么,同时设计评价量表评价什么,实现以评促学。

具体到本单元的写作重点,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分小组自主设计评价量表,然后交流、展示。最终,学生认同度较高的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态度鲜明、表述准确、语言简洁、清晰凸显,满分100分,以此同桌互评、小组互评。

这样的设计过程,一方面学生能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前期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渗透的“用教材教写作”这一理念,基本实现了作文教学的预期效果,实现了作文教学的高效率。学生在写作初期、过程中和写作后,通过评价量表,写作目标和提升路径清晰可见,甚至转换角色,成为设计者、评价者,不仅有效提升了思维能力等语文素养,也在合作探究中成就感满满,实现了学科育人目标。

综上所述,用教材教写作,需要教师整体统筹规划,巧分解一课一得,善评价以评促学。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中随文学习写作,以读促写,以写助读,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语文素养。

(本文系洛阳市2024年度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大单元背景下用教材教写作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YK-TCG2402005)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