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形态探究
作者: 刘美君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音乐教师如何提升专业素养、开阔教育视野,进一步丰富音乐教育的育人内涵呢?笔者从推进音乐教育、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方面人手,努力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融合样态等,以促进音乐教学的多样化、实效性。
一、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因此,教育的目标导向至关重要。
1.目标具有一致性
思政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政治态度、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等,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其全面发展。其中,在思想观念方面,思政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政治态度方面,思政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认同感,助其了解国家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道德品质方面,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其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等良好品质,增强其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在法治意识方面.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培养其遵纪守法、尊重法律、维护法治的意识,增强其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把握音乐概念和理论,包括音乐基本元素、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表演技能等。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思维,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表演技巧后,能够演奏音乐作品并融入情感,进而发展自身的音乐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教育的情感认知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它们都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都希望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2.二者有机融合的现实意义
从协同教育的视角看,思政教育和音乐教育应成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个部分。思政教育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是音乐教育的灵魂。借助音乐教育开启思政教育,有利于二者相互促进、协同育人,为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其中,音乐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如正义、善良、忠诚、爱国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成思政教育的目标。
因此,思政教育可以说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力量,能为音乐教育指明正确方向,能为音乐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正确的指导。在思政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核心观念的支撑下,整合音乐教育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不仅能帮助音乐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还能使音乐教育保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实现双重育人效果。
二、协同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因此,通过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推进教学目标融合与统一
一是发挥教学目标引导作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的掌握情况,而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成长。因此,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之中,有必要调整音乐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是调整教学评价依据。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期末考核的参考依据。该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是建立健全正确导向。我们除了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巧,还要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音乐教育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
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艺术,有特殊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可以深刻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而思政教育则是一种理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相融合,有助于两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融合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教师应具备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思政理论素养,能够将思政元素顺利融入音乐教育,实现对学生群体的隐性教育。第二,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乐于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音乐教学。第三,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第四,教师队伍建设应引起关注与重视,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评价和激励,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
3.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育内容
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撑,要推进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需要做好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音乐教师可在明确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挖掘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选编具有价值导向、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的内容,其作品要有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价值。
总之,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非常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
(责编 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