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创新设计

作者: 陈健

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是促使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素养的主要方式。作业设计,就是依据一定的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难度、类型、时间等进行统筹思考的过程。

在“双减”背景下,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鼓励教师认真研究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新颖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语文素养。

一、提升作业设计理念

教师既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又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创新作业设计,让小学语文作业丰富多彩,让学生喜闻乐见。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开展作业优化设计活动,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作业创新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作业设计中的普遍性问题,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如,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创新作业设计?怎样才能做到创新作业设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统一?等等。

学校或年级组要组织专题业务学习培训会,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先进的作业设计理论,更新作业设计观念:教师可以自主学习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等方式来提升作业设计理念。

二、创新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础+分层”作业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业设计也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而“基础+分层”的作业设计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比如,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的作业设计,可以分层作业设计单的形式,分易、中、难三类,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二)“基础+多元”作业设计

1.选择性作业设计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就需要老师给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任务产生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信念”板块学习中,笔者设计了选择性作业“革命烈士档案的制作”。鼓励孩子们制作“红色诗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革命先烈,在诗中感受革命烈士英勇无畏、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不怕牺牲的精神;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对知识更有条理地分类与整理:制作“心愿卡”,让孩子们倾诉内心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

2.探究性作业设计

传统的作业设计更多关注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学习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综合性作业设计

新课标指出:“应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境设计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我们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创建工作,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与文明同行”“关爱自然,清洁家园”“宣传创文知识,争做文明市民”等活动。教师据此设计综合性作业:或写倡议书进行宣传,或写体会和感受,或当小记者采访,或拍摄并邀请家长协助制作视频。

当然,作业设计的形式还有很多,如大单元作业、开放性作业、针对性作业、趣味性作业等,每一种作业设计都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

(三)“基础+融合”作业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要想实现作业内容更广泛、学生发展更全面,则需要注重学习与生活融合、学科交叉融合。

1.作业形式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应如此。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利用植树节开展以“植此绿色,拥抱春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设计“讲堂知绿”“童心扮绿”“巧手绘绿”“志愿护绿”等趣味作业。

2.作业内容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新课标中提出了“跨学科学习”。教师需要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教学,还需要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积极促进作业内容的学科融合。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课文《琥珀》时,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琥珀、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课堂上进行深入交流讨论。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还可以扩大知识面,使语文和生物有效融合。

三、改进作业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作业评价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方式要形象化。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通过学生喜欢的图案进行评价。例如,大拇指、笑脸、五星代表很棒,小辣椒、大问号等代表有待提高。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比如,《乡下人家》分层作业设计单的星级评价表,评价者多元化,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来优化评价效果。根据作业的需要,有时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

评价语言要多样化。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的语言很重要,要让学生在期待和肯定的评价中快乐成长和进步。例如“你真棒!是智多星!”“有想法,我很欣赏!”等激励性语言,都会让学生体验到认同与成功,提升其作业质量。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以多元化思维设计作业,以层次化策略布置作业,以融合化视角统筹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编 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