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区域活动 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 马玲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活动方式。与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相比,区域活动因其特有的自主性成为幼儿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区域活动对集体教学或分组教学活动中教育目标的达成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延伸,对幼儿自主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1.区角设置丰富,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设置不同的区域,比如表演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娃娃家等。性格活泼、大胆自信的幼儿大多会选择表演区,勇敢地展现自己;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大多会选择建构区或手工区,用灵巧的双手来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喜好安静的幼儿通常会选择美工区画画做手工,或者是阅读区看图画书:大班幼儿更多地喜欢益智类和操作类区域活动,而年龄段小的幼儿则是处在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往往都会选择娃娃家……
2.投放材料丰富,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对认知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具备可操作性、丰富性和层次性,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认知需求。
如布料、棉花、瓶盖、彩色玻璃纸等低结构材料,没有固定玩法,幼儿可以根据想象进行相互组合、创编,能够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区域里的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是可以相互搭配使用的,把各种低结构材料创新搭配高结构材料,就有了新的玩法。丰富充足、结构合理的材料,是促使幼儿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关键保障。
3.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时间和成效可能受到各种限制。比如,目标、材料和组织实施环节都要考虑绝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造成有的幼儿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有的幼儿却刚刚被激发出兴趣。所以,区域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只需要把相关材料投放区域,供幼儿在有兴趣、有时间的条件下自主操作即可。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里,幼儿可以自主进行操作,直至兴趣和发展需求得到完全满足。
二、目前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现场观察:某中班32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25名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了活动区域,开始活动;3名幼儿没有马上开始参与活动,虽然选了材料但也没有操作:2名幼儿无所事事,过了十几分钟后仍然没有选择区域,教师缺乏引导;2名幼儿在选了材料后没几分钟就放弃活动,教师缺乏引导;教师一直在区域活动现场,但是在活动中只和5名幼儿进行了简单交流。另外,经过实地查看,该班级益智区提供的材料有八成都是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只有两成。
观察结果分析:上述观察案例中,部分幼儿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自主操作,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没有得到应有满足,教师没有设置具体的区域活动教育目标,约一半的幼儿都是无意识操作。
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1.区域活动没有被充分重视,部分幼儿教师存在重视集体教学活动、轻视区域活动的现象。2.区域材料投放不够科学,忽视材料结构层次的搭配和递进。3.教师在区域活动方面的专业性引导不够,随机教育欠缺。
三、重视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1.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区域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教师不应把区域活动当成任务设置,而是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空间。
设置区域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还要结合阶段性教育目标来进行区域创设。比如区域的分类是否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区域的位置布局是否符合本区域的特点。比如阅读区就要设置在相对安静和光线良好的位置,美工区要尽可能设置在距离洗手间比较近的地方等。
2.科学投放材料,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科学投放区域操作材料,包括主体材料、辅助材料和各种工具,以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要,让幼儿拥有充分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操作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操作材料是幼儿发展的必需品和必备品,3—6岁幼儿是通过直观的学习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给幼儿提供合理的材料,就给了幼儿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多与少、大与小、精细与粗略、层次与形式,甚至是材料的摆放收纳,都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注重适时引导鼓励幼儿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但依然少不了教师细心的观察和适度恰当的引导。如幼儿在不确定自己的兴趣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幼儿确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想进入的区域:幼儿在选择区域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自主调节矛盾的空间和时间。幼儿在多次尝试失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导并鼓励幼儿多尝试几种材料和方法。
区域活动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要有细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适时进行指导,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不同幼儿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特质、认知水平,他们学习与发展的速度和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幼儿适合集体活动,有的幼儿则需要个别关注。区域活动的实质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玩、学、教合一是其活动特点。它给予孩子独立空间,从不同的思路出发解决问题,促进幼儿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责编 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