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
作者: 吴真
摘 要 目前,初中英语复习课存在教师主导、讲练为主、脱离主题的现象。以牛津上海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at will I be like单元复习课为例,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提出立足学情起点,明确教学目标;提炼主题意义,整合单元内容;创设主题语境,设计学生活动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在主题意义下开展探究,力求实现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提升思维品质和发展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主题意义 单元复习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吴真(1986— ),女,四川成都人,上海市华旭双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1]2。复习课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复习能巩固和强化单元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厘清单元板块间的联系。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存在教师主导、讲练为主、脱离主题的现象和问题,缺乏高质量的学生活动,导致复习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以牛津上海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六下教材”)Unit 5 What will I be like单元复习课为例,基于主题意义,探索如何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提炼单元主题,整合单元内容;创设主题语境,设计学生活动的复习课教学路径,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主题意义的内涵
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范畴[1]2。主题意义是指主题所蕴含的理性思想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以及语篇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导向[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可以充分激活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智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使其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参与社会[3]。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复习课的必要性
新课标提出,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1]2。因此,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该是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语言学习的成效和思维发展的水平。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主题意义统领教学内容和活动,即课堂上所有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如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
单元复习教学是梳理单元内容,促进学生知识巩固、能力提升、素养形成的过程。有效的单元复习课能帮助学生夯实重点知识、习得尚未掌握的内容,还能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结,厘清单元内各板块和单元之间的关系。与新授课相比,复习课更能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开阔文化视野,促使学生在接触、体验、理解和实践语言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间的关联性。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目前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师受限于课时不足等原因,难以单独安排复习教学,复习课往往和新授课并为一节。即使安排专门的复习课,重点知识的讲解和操练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主要通过死记硬背和反复操练实现,缺乏主题引领下的高质量学生活动。
可见,单元复习课十分需要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为核心,解构和重组单元内容,创设合适的主题语境,开展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的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进而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健全人格形成,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
(一)设计思路
在设计单元复习课时,教师要围绕单元主题意义,根据学生现有认知,创设合适的主题语境,并以相关联的语篇为依托,开展探究活动。复习课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1.立足学情起点,明确教学目标。和设定新课教学目标不同,复习课的目标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考虑新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才能最终确定复习课教学目标。
2.基于主题意义,整合单元内容。北师大教授王蔷指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师对主题意义和语篇内容的把握。”[4]因此,一是,对复习课探究的主题意义,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对单元主题理解尚有困难,则应利用复习课进行巩固探究;如果学生理解已无困难,则可以考虑尝试深挖主题内涵,这样才能体现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的价值。二是,关于复习内容,教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复习课无法也不需要对所有内容面面俱到。整合单元内容,提炼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对其他内容进行取舍和统筹,是教师要具备的能力。
3.创设主题语境,设计复习活动。复习课如果仅仅重复使用教材语境,只能成为最表层和低阶的复习,达不到复习课的真正目的。教师要根据复习课的主题意义,设计适合的主题语境来开展探究活动。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为例,浅谈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单元复习教学。
六下教材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的变化”。本节复习课的语言目标是:从听、说、读、写方面进行关于人的能力、喜好、优势、成长变化和未来职业的表达和交流;主题意义探究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和所处环境变化,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形成面对变化的正确态度。
1.立足学情起点,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授课前对学情的判断如下:授课班级整体英语水平较高;本单元关于人的外貌描述、擅长特征、对未来职业的推测,通过前五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学生对单元主题中“认识他人”和“人的变化”的理解也达到了预期目标。预测可能存在困难的地方是:学生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具有哪些优势和特征可能认识不足;学生缺乏进行自我认识的意识,尚未形成应对变化的正确态度。
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从人物外貌、兴趣、能力等方面描述自己或他人未来的变化,并能基于兴趣、优势等分析未来职业并表达观点。(2)听懂有关人物未来变化的语篇,获取人物兴趣及其优劣势、未来外貌等细节信息并进行分类;(3)绘制关于人未来变化的思维导图,厘清未来职业和个人爱好及其优劣势等个人情况之间的逻辑关系;(4)读懂关于人职业发展的语篇,并根据语篇信息进行总结归纳,树立变化意识,形成应对变化的正确态度。
2.提炼主题意义,整合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意义是“人的变化”,子主题是:(1)认识他人;(2)自我认识;(3)人的变化;(4)变化必然性;(5)应对变化。笔者结合单元主题意义和课时教学目标达成度,提炼本节复习课的主题意义为:自我剖析,形成完整的自我认识;认识到成长中变化的必然性;理解变化对人的意义,从而形成理性的变化观。
在单元内容方面,上复习课前,学生已基本掌握“人物外貌及其优劣势、兴趣爱好”的表达,在本课中主要以提高表达准确性和多样性为主;在语言技能方面,教材听力文本难度较低,在复习课中可以进行更高阶的听力训练,如听力做笔记、边听边归纳分类、听后处理信息等。本单元的阅读文本也较简单,复习课可以开展更高难度的阅读拓展,推动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形成正确价值观。基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最终确定如下:
(1)加强学生对兴趣、优劣势和未来职业的逻辑关联性。
(2)培养学生听力做笔记和分类归纳能力。
(3)引导学生自我认识、树立变化意识,形成应对变化的正确态度。
3.创设主题语境,设计学生活动。语言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如果使用者在相对完整且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5]。教学时,一是,主题语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当前认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并且适合于提高学生语言和学习能力。二是,学生活动设计应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活动,并且活动开展由易到难;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基于以上两点,创设本节课的主题语境和学生活动,具体如表1所示:
[学习活动1] 快问快答。
用两张图片进行快问快答,让学生回忆已学内容,引入单元角色Kitty和能够预测人未来的magic camera。
[设计意图] 快问快答形式能激活课堂,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设置三个问题Who is she? What does she do? What does she know about her future? 引出角色Kitty和magic camera以及它的功能,为后续情境做铺垫。
[学习活动2] 看图描述。
以课本角色Kitty设计语境:Kitty把magic camera预测未来的功能告诉了她的表弟Tom,由此引出让学生介绍Tom的父母、爷爷、奶奶的身高、体重、擅长的事情和兴趣爱好,并根据信息匹配四位家庭成员的职业。接着,让学生根据Tom哥哥的职业是singer,推断他可能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T: Tom has a brother called Jack. He is a singer. Do you know what he is good at?
S: He is good at singing. (学生推断)
T: What does he love?
S: He loves listening to music.(学生推断)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时,学生已用教材角色练习了外貌和兴趣爱好等表达, 因此利用教材角色Kitty创设了角色她的表弟Tom一家,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包括中等和基础偏弱的学生都积极尝试表达练习。此外,受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在复习课前“让学生掌握对于个人情况和未来职业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这一目标达成度并不高,这项课堂活动能推动学生“根据个人信息推断职业,以及通过职业推断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加深对“认识他人”主题意义的理解。
[学习活动3] 听力拓展训练。
继续围绕角色Tom,让学生听关于Tom本人包括外貌、兴趣等情况(教师自编的听力文本)的音频。活动中,采用了听后填表格(见表2)的方式:第一遍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从A栏选择答案填入B栏,听力中不会出现A~G中的单词,需要学生边听边归纳。第二遍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关键词填入C栏。
表2 听力练习表
[A栏 B栏:Aspects C栏:Detail(key words only) A. hobby B. advantage
C. disadvantage D. possible job
E. possible weight/height
F. appearance G. dream job e.g A. Hobby read and 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