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SMILE”单元整体教学的建构与实践
作者: 李平霞
摘 要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Unit 4 单元教学为例,立足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根据本地生情,结合实例,从挖掘育人价值,建构单元主题意义;提炼子主题,形成单元教学模式;整体规划板块资源,建立语篇联系;精心设计活动,实现双线融合;推动单元持续性评价,建构单元育人蓝图等方面,探讨小学英语“SMILE”单元整体教学的建构与实践。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提出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1]47。教师要将课程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中,改变传统的以单课时为主的知识导向教学,从浅表性、孤立化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向素养培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发挥单元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通过基于2022版课标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中存在:单元主题的提炼不深刻,引领性不明显;缺乏教材单元的必要整合,整合性不够;注重单课时的研讨,却忽略单元内各课时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系统性不强;缺乏单元持续性评价,发展性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立足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根据本地生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优化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建构与实践。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起)六年级上册《Unit 4 Birthday》单元整体教学为例,基于大观念,就建构单元主题意义、提炼子主题、整体规划板块资源、精心设计活动、推动单元持续性评价等构建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一、“SMI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建构与价值
基于Subject(主题视角)、Multi-mode(多模态教学)、Integration(资源整合)、Line(双线融合)、Evaluation(教、学、评一致)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再优化,凝练出“SMI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小学英语“SMILE”单元整体教学立足北师大版教材,从“S”出发,即Subject(主题视角)和Students(学生主体),挖掘单元育人价值;以任务为前提,依托“M”,即Multi-mode(多模态教学),加以实施;结合本地区的生情,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围绕“I”,即Integration(资源整合),整合单元学习内容,把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内容系统化;实现“L”,即Line(双线融合),融合“知识主线”与“意义主线”;并设计单元持续性评价方式来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落实“E”即Evaluation(教、学、评一致),使各课时的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构建“Smile”和美课堂,实现“E-Emotional”即情感文化,深化学生对多元价值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彰显课程育人的功能。
二、“SMILE”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路径
(一)S-Subject:挖掘育人价值,提炼主题意义,凸显引领性
2022版课标指出,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1]47。Unit 4的标题是“Birthday”,话题是“日期”,涉及“生日”“节假日”等。它属于2022版课标“人与社会”范畴下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子主题内容为“常见节假日,文化体验”。从“SMI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S”即Subject(主题视角)出发,深入探究本单元各语篇背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知识。本单元涉及了生日、开学日、节假日、妈妈的生日,甚至是春天某一阳光明媚的日子等,可提炼单元的主题大观念:Big Days。如何来描述与建构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呢?这不仅仅是日期的描述,更应有情感的渗透,于是从“S”即Students(学生视角)再次出发,如学生想知道那天的天气、所在的季节、所属的气候是怎样的,也想描述那天做了哪些事情,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大家都有什么收获,从中又学到了什么等情感渗透。这样从全局视角审视整个单元的学科育人价值,形成了一条知识和意义主线,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同时学习语篇内容,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本单元主题Big Days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培养生活的仪式感。单元主题提炼如图2所示。
(二)M-Multi-mode:提炼子主题,形成单元模式,凸显系统性
对单元的课时语境进行统整和串联,使各单课时的子主题紧扣单元主题,形成一个逻辑性较强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认知和建构单元主题意义,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立足提炼后的单元主题“Big Days”,依托以核心板块为轴点的语篇资源,提炼出单课时子主题:Period 1. Mocky’s birthday;Period 2. My friends’ birthday;Period 3. Days in seasons;Period 4. Holidays;Period 5. My mother’s birthday。单课时的小观念服务于单元大观念,建立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联,形成一个逻辑性较强的有机整体。围绕子主题,采用“SMI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M”即Multi-mode(多模态教学),教师把单元教学总目标呈递进式地分解到各个课时中,确定教学重难点,统筹安排教学,突出各课时的特点,确立了故事课、词汇课、听说课、综合课和读写课五种课型。有了统整的课时目标,围绕“Big days”设计的这五堂课既相互联系又逻辑递进。单元课时统整如下(见表1):
(三)I-Integration:规划板块资源,建立语篇联系,凸显关联性
2022版课标提出,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1]47-48。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单元编写的特点是:第1课时故事教学是整个单元语言输入与理解的平台。第2~5课时是学生对本单元语言的感知、体验、建构和形成语感的过程。第6课时以复习评价为主。通过对本单元教材各课时各个板块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其中第1课时主题语境凸显,但2~6课时就单课时的内容安排,出现多重话题、内容混杂、较为零散等问题。如第2课时Let’s Practice,包含三大板块:Learn to say,在对话情境中学习月份的表达及本单元询问生日及生日表达的句型;Match and say,提供故事的主要情节插图与文本,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巩固内化故事;Let’s sing,听一听,唱一唱,在歌曲中感知开学日的收获与快乐。如果按照既定的课时内容进行教学,就会出现课时子主题提取困难,知识和意义主线不相容,不利于单元育人蓝图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能围绕“Big Days”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结构化知识网,可立足教材,整合相关资源,对单元语言知识点进行关联性分析,将本单元零散的知识进行重组,建立各语篇间的内在联系。单元板块关联如表2所示。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我们发现本单元知识内容重组后的课时量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生情,运用“SMI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I”即Integration(资源整合)进行整合、重组、再加工,充分考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统筹安排教学内容。首先分析各板块的教学内容在新建联系中的定位,确定出核心板块、次核心板块和辅助板块。其次以核心板块为轴点,寻找板块间的关联,将教学内容删减、增补、优化。这有利于学生语言整体化习得、结构化知识网的建立以及单元主题意义的建构。
(四)L-Line:精心设计活动,实现双线融合,凸显操作性
单元教学活动方案的设置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设计有情景、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反映学生基于语篇主题进行意义探究的过程[2]。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模式“SMILE”中的“L”即Line双线融合,从“子主题”的视角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精心设计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由浅入深、关联递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图3单元教学活动方案所示。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最终帮助学生建构“Big Days”,实现“知识主线”与“意义主线”的融合,落实单元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
(五)E-Evaluation:推动单元持续性评价,建构单元育人蓝图,凸显发展性
2022版课标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1]51。推动“SMI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E”即Evaluation(教、学、评一致),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教师通过游戏巩固语言知识,问题链追问丰富学生的表达层面,圆圈贺卡等可视化图形建构知识体系,调查报告激发情感态度,进而用完整的邮件书写,帮助学生实现从低阶思维—中阶思维—高阶思维—元认知—大观念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综合表现,建构单元育人蓝图,如图4单元持续性评价所示。
综上所述,“SMILE”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以“单元整体教学”的全局观念统筹教学,以建构单元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依托,实现双线融合,建构单元育人蓝图,形成单元教学模式。其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纲领性指引,有效解决了目标浅表化、教学课时化等问题,从而可以优化教师单元备课和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结构化知识网的建立以及单元主题意义的建构,助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及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宇航.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6):40.
(责任编辑:武 亮)
作者简介:李平霞(1983— ),女,福建惠安人,泉州市惠安县城南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SMIL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编号:FJJKZX21-2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