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石膏的小仪式
作者: 吕秋漪
开学不久,小宝在家中不慎受伤,右手臂打上了石膏。小宝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关注到她行动不便,连叠被子、撕包装袋、扣纽扣这些她平时力所能及的事也无法完成,因此,他们总会自发地去帮助小宝,用行动表达对小宝的关心。一天,小宝兴奋地告诉我和孩子们:“明天我要去拆石膏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打心底里为小宝感到高兴,决定举办一场仪式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
在此之前,我们还能为小宝做什么呢?我和小宝妈妈取得了联系,告诉她我们明天想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陪伴小宝拆石膏。而且,我们要为小宝举办一场仪式庆祝,还要在拆下的石膏上签名以作纪念。小宝妈妈很惊喜,答应和我们一起“秘密行动”。
第二天上午,我和孩子们讨论要为仪式做哪些准备,孩子们提出要布置和装饰场地、制作礼花和礼物。孩子们热情满满,开始分头行动。孩子们将彩色卡纸卷成圆锥体,将气球中的亮片倒出来当做礼花,交流、尝试如何将小礼花抛得高;布置场地的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在教室里挂上彩色气球、彩旗、彩色灯串……孩子们互相帮助,忙个不停,兴奋得脸颊通红。我录下了这一和谐又热闹的场景,在过程中询问孩子们的感受,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还给小宝送上了祝福,我将视频做了剪辑处理,打算在仪式上播放。
不料,小宝拆石膏的时间提前了,我们错过了小宝妈妈的视频电话。不过,小宝妈妈用心地拍下了小宝拆石膏的全过程。当天下午,我们回拨了视频电话,小宝激动地和大家打招呼,孩子们蜂拥而上,忙不迭地表达了对小宝的问候、思念和关爱:“小宝,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很想你。”“小宝疼不疼啊?”“小宝你回来以后和我一起玩。”……小宝一一回答,告诉大家她明天就会回来。
通话结束后,孩子们着手制作礼物,有的想做自己最爱的小车,有的画了漂亮的小公主,有的却不知道做什么。我意识到孩子们对礼物的认识仅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我们观看了小宝拆石膏的视频,我问道:“你们觉得小宝现在需要什么礼物呢?”此刻,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我要做一个小宝拆好石膏后可以戴的手链。”“我要做她最喜欢的粉色贺卡。”……孩子们知道了要站在小宝的角度思考,体会她的感受,而且礼物不仅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温暖的守护和帮助。无论如何,愿意帮助她的心意比金子还珍贵。
小宝终于要回来了。我请两个孩子去幼儿园门口迎接小宝,给她送上拥抱,其他孩子在教室门口提前列队欢迎。原本我的设想是待小宝进教室后把她拥到电视机前观看视频,再一一送礼物、在石膏上留纪念。没想到,小宝进班的一刹那,场面就“失控”了。孩子们热情地欢呼、拥抱小宝,没有礼花的孩子就抛撒亮片,有的孩子偷偷告诉小宝自己的礼物是什么,还有的迫不及待地给小宝送上礼物,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小宝归来的喜悦。一阵热闹过后,我们和小宝一起观看视频,小宝很惊喜,也十分喜爱这个视频。
小宝带来的石膏外层围了很多纱布,孩子们无法在上面创作留念。于是我将石膏放在了区角,孩子们好奇地探索着,淼淼怎么也没法把手臂塞进石膏,抱怨石膏实在太小了;贝贝轻而易举地把手臂塞进石膏后,发现手臂根本无法弯折,想做什么事都不方便,不禁疑惑道:“小宝最近都这么不舒服吗?”孩子们有了亲身体验后,发现原来戴石膏并没有想象中“好玩”,更加体会到了小宝最近的不便。即使小宝现在已经拆去石膏,孩子们也一如既往地保护着小宝,还不忘念叨:“还是要小心点,别再受伤了。”更令我惊讶的是,第三天小宝竟然拿来了33张亲手制作的感谢卡片,送给了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向他们表达了自己最真挚的感谢。
我们精心为小宝准备的惊喜、付出的关心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友爱、感恩的种子,更让我欣喜不已的是,这次经历也无形中激发了班级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我想,这不仅是一个庆祝的时刻,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实践,它提醒着我,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培养关爱、感恩的美好情感是比传授知识还要弥足珍贵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要敏锐捕捉身边的教育契机,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环境,创造感受幸福美好瞬间的机会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