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头的秘密

作者: 任嘉威等

大蒜头的秘密0

设计思路:

春季是流感高发期,幼儿园餐食中会适量添加大蒜头。为了让幼儿接受大蒜头,厨师将蒜变出了各种花样,但仍有部分幼儿不愿意吃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决定带领幼儿了解大蒜头,运用多种感官探究大蒜头的内外部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从而推动幼儿接受大蒜头,甚至喜欢吃大蒜头。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能辨别和比较植物的基本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大蒜头、洋葱和百合在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且外形相似,适合作为中班幼儿比较观察的对象。因此,本活动主要以“认识大蒜头”和“寻找大蒜头”为线索,让幼儿了解大蒜头的特征。

目标:

1.认识大蒜头,运用多种感官探究大蒜头的内外部特征。

2.在对大蒜头与相似食物的对比观察中进一步加深对大蒜头特征的了解。

3.通过观看蒜香美食图片,产生食用蒜香美食的愿望。

准备:

1.物质准备:白皮蒜每人一颗,纸盘每人一个,湿巾每组一包;教师用的梳理图(先在梳理图的左侧记录大蒜头各个特征,等讨论至兰州百合时,再将相似特征对应记录在梳理图的右侧)、投影仪;洋葱和兰州百合每人一颗,纸盘每人一个,用于对比观察的白皮蒜每组一份(白皮蒜用小筐装好,以便与洋葱、百合区分);教师用的洋葱和兰州百合一份,洋葱和兰州百合分别放在写有“1”和“2”的纸盘中;PPT课件(一页为橘子、柚子、山竹、榴莲等常见的瓣类水果,一页为蒜香鸡翅、蒜香面包、蒜泥菠菜等常见的蒜香美食);一盘用比较安全的竹制水果叉插好的糖蒜。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大蒜头,对大蒜头内外部特征有粗浅的认知;幼儿吃过一些蒜香食物。

过程:

一、自主观察大蒜头的内外部特征

1.集体观察,感知大蒜头的外部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大蒜头,它就藏在你们的椅袋里。(幼儿从椅袋里拿出教师事先放好的大蒜头,坐在位置上进行观察;教师同步将大蒜头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梳理图左侧进行记录。)

幼:我看到大蒜头是白色的,上面有一个长长的东西。

师:它的顶部有一根蒜杆。

幼:它的皮摸起来有点硬,又有点粗糙。

幼:皮上面有一条一条细细的线。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是它外皮上的纹路。

幼:我发现大蒜头的底下有一个圆圈,圆圈上有很多细细的根。(教师将大蒜头的底部展示在投影仪上。)

师:这是它的根部,上面长着很多根须。

幼:大蒜头是圆圆的。

幼:大蒜头像一朵花。

师:你从哪个方向看它像花朵?(邀请幼儿到投影仪旁进行操作。)

幼:(将大蒜头底部对准投影仪)它的四周弯弯曲曲的,像花朵一样。

幼:我觉得大蒜头是南瓜形的。

师:我们把这样的形状叫作扁球状。

师:(小结)大蒜头是扁球状的,外皮是白色的、有竖条的纹路,顶部有一根细长的蒜杆,根部是圆形的、有很多细细的根须。

2.个别操作,深入观察大蒜头的内部结构。

师:大蒜头里面又会藏着什么秘密呢?请你们打开看一看。老师在桌子上准备了纸盘,你们可以把剥下来的东西都放在盘子里,剥完后用湿巾及时擦手。

(幼儿带上大蒜头到桌子上操作。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关注幼儿剥大蒜头的情况,鼓励剥不开蒜皮的幼儿向同伴学习,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剥好的蒜瓣数量。在每个幼儿至少剥好一个蒜瓣后,教师请幼儿将桌面整理干净,回到位子上。)

师:(教师将一位幼儿剥开的大蒜头投影到大屏幕上)你们在大蒜头里面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在梳理图左侧进行记录。)

幼:大蒜头里面有一个一个的蒜瓣,蒜瓣是月牙形的,像月亮一样。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也是一瓣一瓣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PPT课件中出示相应的瓣类水果图片,并根据幼儿描述顺势指出瓣类果肉的位置,帮助幼儿明确“瓣”的特征;如果幼儿提到教师未准备的水果,教师可鼓励幼儿描述果肉的相关特征。)

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幼:它们围成了一个圆,像好朋友一样紧紧地挨在一起。

师:除了排列方式,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幼:蒜瓣外面有一层皮,剥开能看到里面白白的肉。

幼:那个肉闻起来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幼:我的蒜瓣有六个。

幼:我的蒜瓣有五个。

师:每个大蒜头的蒜瓣数量可能不一样。

师:这里有一个谜语,猜猜是什么?兄弟好几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教师在念谜语时可放慢速度,如果幼儿未听清,教师可再念一遍。)

幼:大蒜头。

师:你们都猜出来了,真厉害!兄弟好几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教师对照着投影上完整和已经剥开的大蒜头,一边念一边比画。)

师:(小结)大蒜头里藏着一个个的蒜瓣,蒜瓣是月牙形的,剥开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它们围成了一个圆圈,每个大蒜头的蒜瓣数量可能不一样。

(析:在该环节,幼儿观察大蒜头实物的内外部特征。教师利用投影仪放大细节,并通过让幼儿欣赏图片、学念谜语等方式支持幼儿联系已有经验,回应他们的积极表达,让幼儿掌握从外到内以及多角度、多感官感知大蒜头的方法,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进而将个体的探究发现共享为集体的经验。在团讨环节,教师把幼儿剥好的大蒜头同步投影到大屏幕上,将幼儿表述的大蒜头特征与实物相链接,同时,梳理大蒜头的各个特征,让幼儿在信息的整合中建构完整的经验,也为下一环节难点的突破搭建支架。)

二、通过对比观察加深对大蒜头内外部特征的理解

1.任务驱动,引发兴趣。

师:(教师将洋葱和兰州百合一起投影在大屏幕上)它们会是大蒜头吗?请你们到桌上把它们和大蒜头比比看,音乐结束时,用湿巾把手擦干净后回到座位上。

(幼儿操作时,教师将白皮蒜放在旁边,便于幼儿对比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看、剥、闻等方式从外到内进行对比观察,还可以鼓励幼儿进行组内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每位幼儿都对洋葱和兰州百合充分探究后,教师请幼儿将桌面整理干净,回到座位上。)

2.团讨交流,梳理提升。

师:(教师随机拿一份幼儿已经剥好的洋葱和兰州百合,分别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放有完整的洋葱、兰州百合的盘子中)它们是大蒜头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在团讨分享中,教师可鼓励幼儿倾听同伴的表达,并允许他们就同伴的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对于幼儿有争议的部分,教师可将该食物的各个特征对应记录在大蒜头特征的右边,中间用竖线相隔,方便幼儿进行对比表述。)

幼:我觉得1号不是大蒜头,它剥开不是一颗颗的。

幼:它和大蒜头的味道也不一样。

幼:它的形状和大蒜头一样,但是它很大,外面的皮是紫色的。

幼:它剥开的肉也是紫色的。

师:(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虽然它和大蒜头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大蒜头,它叫洋葱。(在幼儿判断洋葱不是大蒜头后,教师将洋葱撤除,以免干扰幼儿对兰州百合的观察。)

幼:我觉得2号是大蒜头,因为它剥开有一瓣瓣的肉。(百合和大蒜头的区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梳理图右侧对应记录百合的特征。)

幼:它们的肉不一样,大蒜头的肉是胖胖的,它的肉是扁扁的。

幼:大蒜头的肉只有几颗,它的肉有好多好多片。

幼:可是它们的肉都是白色的呀。

幼:大蒜头的肉外面有一层皮,这个没有皮。

师:真的是这样吗?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教师将盘子中幼儿刚才剥好的百合瓣投影到大屏幕上。)

幼:它摸起来是软软的,大蒜头摸起来是硬硬的。

幼:它闻起来有一股香香的味道。

幼:它的中间是空空的,有一个洞。

幼:它们的形状也不一样,大蒜头是圆圆的,像花瓣一样,它是歪歪扭扭的。

师:(小结)它叫百合,外形和大蒜头很相似,都是白色的扁球状,但它的肉瓣数更多,每一瓣肉也更薄,而且它没有外皮和长长的杆,闻起来也没有特殊的气味。

(析:教师选择辨别难易程度不同的洋葱和百合,让幼儿在对比观察中进一步巩固前一次的探究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运用多种感官对大蒜头及其他食物进行细致地探究;讨论分享的方式能帮助幼儿自主构建对大蒜头和其他食物异同点的系统认知,在质疑、辩论中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现场验证的方式既能帮助幼儿进一步联想之前的操作经验,也能辅助幼儿梳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观看蒜香美食图片,产生对大蒜美食的喜爱之情

师:(同时呈现8种蒜香美食的图片)谁能看出这上面是什么菜、什么零食?

幼:我看见最后一个是薯片。

幼:我看到了虾。

幼:我看到了大蒜鸡翅。

幼:我看到了面包。

师:它们都与大蒜头有关。你们能从图上看出来吗?请上来指一指。

幼:我看到青菜上有白白的东西,这应该就是大蒜。

幼:那个牛排上有一瓣瓣的大蒜,围成了一个圈圈。

幼:我看到薯片上有白白的,应该是大蒜做成的粉吧。

幼:我看到整颗的大蒜,这个我吃过,是甜甜的糖蒜。

师:这些食物的名称是:蒜蓉虾、蒜香牛排、蒜香鸡翅、糖蒜……(教师边说边在PPT课件的页面上出示食物的名称。)

幼:它们都是大蒜做的,看起来真好吃。

师:(小结)我们把大蒜头加入到食物中,让食物变得很香、很美味。今天老师带来了糖蒜,请你们尝一尝,说说它的味道。(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糖蒜,依次走到幼儿身边,让幼儿坐在位子上拿取,师幼共同品尝分享。教师可以依据活动情况,灵活调整该环节的时长。)

幼:糖蒜吃起来真的像糖一样甜甜的。

师:我觉得糖蒜有点酸,还有点脆。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好吃的大蒜美食,我们可以再去尝一尝。

(析:在该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色泽诱人的蒜香美食,唤醒幼儿对于大蒜美食的记忆,激发幼儿对于蒜香美食的喜爱之情。在幼儿分享自己吃过的蒜香美食时,教师用积极的情绪调动幼儿对于蒜香美食的情感。品尝糖蒜的环节是一个较为宽松的分享互动环节,教师提前用水果叉插好糖蒜,既方便幼儿拿取,又能让幼儿坐着品尝以减少来回走动的时间。师幼共同品尝,既能调动幼儿品尝糖蒜的兴趣,又能让幼儿愿意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

延伸活动:

1.可将白皮蒜、洋葱和兰州百合投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继续探究。

2.提前与幼儿园的后勤老师沟通,在日常餐食中增加蒜香美食,让幼儿品尝。

上一篇: 咕咚来了
下一篇: 小人国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