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尊重、接纳,而后支持、引导
作者: 吕国瑶案例中描述的游戏情境,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与小伙伴也经常玩类似的主人与小狗的游戏。在那时的游戏中,我很喜欢扮演不能言语、只能以吐舌头示好的小狗。尽管具体的游戏细节在如今的记忆中已模糊不清,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沉浸在游戏中的那份纯真与快乐。我们会精心地设计“小狗”与“主人”间的各种互动情节,使得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我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任何负担。
现在,让我们再次审视案例中让教师感到为难的游戏行为。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差异
在社会文化影响下,成人往往赋予某些行为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在成人的世界里,一个人扮演狗或模仿狗的行为,可能会被看作有损人类的尊严。这种观念主要来源于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其中包含着对等级、身份和尊严的复杂考量。然而,这种成人视角并不完全适用于儿童世界。儿童在玩耍时往往不受成人世界复杂的社会规范的束缚,他们更关注游戏的乐趣、想象空间的拓展以及通过游戏所能获得的经验。因此,当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狗的角色时,他们并不会觉得有损尊严,反而乐在其中。
2.角色游戏的独特价值
角色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允许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探索和理解世界。这种游戏形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令他们感到安全的、可控的环境,他们可以自由地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行为,而无需担心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不仅可以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语言,也可以通过想象来创生新的场景和情节。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角色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情感、认知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游戏中,儿童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这有助于他们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感受,从而产生同理心,获得情感的发展。在认知方面,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关系。此外,游戏中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也可以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
基于此,我对于案例中教师纠结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第一,尊重孩子,接纳游戏行为。对于教师来说,面对孩子发起的互动,首先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游戏意愿。虽然在成人眼里,这样的游戏可能有些不妥,但孩子们在游戏中是自愿的、快乐的、投入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的游戏选择。
第二,巧妙加入游戏,给予适当引导。当孩子们邀请教师参与游戏时,教师可以以适宜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戏,如扮演一位友好的邻居或宠物医生等,这样既能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又不会直接参与到“主人”与“宠物狗”的角色扮演中。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予榜样示范,引导孩子们平等地对待动物、关爱动物等。
第三,组织分享,多维度讨论。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从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对角色扮演的理解等方面,引导孩子们进行分享。教师可以请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经历和感受,比如,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扮演主人或小狗时生发了哪些有趣的游戏情节,有哪些令他们印象深刻的瞬间,以及是否感到开心。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培养其情绪认知和同理心。例如,询问孩子们在游戏中是如何与同伴互动的,是否感受到了同伴的友好和支持,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另外,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角色扮演的意义,可以询问孩子们为什么选择扮演某个角色,他们是如何理解并表现这个角色的。
第四,引导孩子思考游戏的边界。教师对这个游戏有困惑和担忧,不妨坦诚地告诉孩子们,引导他们思考游戏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游戏的边界,引导他们意识到虽然游戏可以带来快乐,但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这样的讨论可以在保障孩子获得游戏乐趣的同时,培养孩子对社会文化的敏感和尊重。
总之,教师需要以开放和理解的态度来看待这类游戏中儿童的行为,并通过观察、参与和引导来支持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探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吕国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