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大班)
作者: 施林红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已具有较强的色彩辨识和表现能力,能通过观察、比较,分辨出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能用各色颜料调出自己需要的“新”颜色。虽然大班幼儿的色彩辨识和表现能力有所增强,但他们很少留意生活中那些寻常物体所呈现的色彩美,画画时常常会依据对物体固有色的直觉经验笼统概括地表达,一般不会想到环境也是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而这些机会就蕴含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特别是生活中那些寻常物体的美,需要幼儿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苹果有着简洁的外形和较为光滑的表面,在光源色和环境色的作用下,色彩变化明显。以幼儿熟悉的苹果引发认知冲突,能激发幼儿探究色彩的兴趣,让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中发现不仅苹果本身有着丰富的色彩,在不同光源色和环境色的作用下,苹果的色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赏一赏、议一议”塞尚大师的作品中感受美术语言的丰富、细腻;在尝试“像塞尚爷爷一样仔细看,静静想,慢慢画”中,感受仔细观察、细心表达所带来的创作体验和成就感。经历发现、欣赏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丰富其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物体色彩变化的经验,学习用更丰富、细腻的美术语言来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目标:
1.观察苹果的色彩在光源色、环境色作用下发生的变化,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2.欣赏塞尚的苹果静物作品,感受作品的色彩美,尝试用色彩写生的方式表现环境作用下苹果的色彩美。
3.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体验色彩写生的趣味。
准备:
1.以法国画家塞尚有关苹果的名画制作的课件;一个手电筒。
2.一组写生静物(见图1。为便于幼儿感知苹果的色彩变化,苹果的颜色、大小、品种要丰富,不宜选择颜色特别深或花纹特别多的,苹果的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一盏写生灯。
3.每张桌子上放长方形的红色、黑色、黄色不织布各一块。
4.幼儿作画材料:白色的大小、外形不一的苹果轮廓画纸(背后贴有未撕开的双面胶),水粉颜料,水粉笔,小水桶,湿抹布,画架。
5.用塞尚苹果名画的高清图制作的展示板(将原画中的苹果隐去,见图2)。
6.幼儿有使用水粉颜料绘画的经验。
过程:
一、观察苹果的色彩在光源色、环境色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1.观察苹果的色彩在光源色下发生的变化。
师:(出示一组静物)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水果?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
幼:红苹果。
幼:黄苹果、青苹果。
师:苹果的颜色可真丰富。
师:(拿一个苹果放在手掌上)这是一个什么颜色的苹果?如果把这个苹果放到光线很亮的地方或是光线很暗的地方,它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
师:(打开手电筒,让光自上而下照向桌上的一个苹果)现在,我们用手电筒来试一试吧。苹果的颜色有变化吗?变出了什么颜色?
幼:有白色。
师:白色在苹果的哪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白色?
幼:在苹果的上面,白色是手电筒的光。
师:苹果被手电筒的光照到的地方,颜色就发白、发亮。
师:除了白色,苹果其他地方的颜色有没有变化?在哪里?是什么颜色?
幼:苹果的下面变黑了。
幼:桌子上有苹果的影子。
师:光照到苹果表面,会让苹果表面的颜色发生变化。光照到的地方,颜色会变亮、泛白;光照不到的地方,颜色会很暗。桌子上还出现了苹果的影子。
(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运用手电筒的光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在光的照射下物体色彩发生变化的现象。幼儿发现不仅苹果自身有着丰富的色彩,在光照下苹果的色彩还会发生变化,这与他们原有的对苹果色彩的直觉经验产生了冲突,也激起了他们继续探究苹果色彩的兴趣。)
2.观察苹果的色彩在不同环境色中发生的变化。
师:(出示三种颜色的不织布)这里有黑色、红色、黄色三种颜色的布,请你们猜一猜,如果把苹果放在这三种颜色的布上,苹果表面的颜色会不会发生变化?
幼:有些可能会变,有些不会变。
幼:红苹果的颜色在红布上不会变,在其他颜色的布上会变。
师: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个苹果去试一试,把苹果放到不同颜色的布上,然后蹲下来从不同方向仔细观察苹果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
(幼儿去静物台拿一个苹果,走到一张桌子前将苹果依次放在三种颜色的不织布上,观察苹果颜色的变化。)
师:你们可以跟小伙伴交换苹果看一看,不同颜色的苹果放在同样的布上,它们的颜色变化是不是一样?
师:你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的颜色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分享。)
幼1:(将红苹果放在黑色不织布上)我拿了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黑布上,苹果的颜色变黑了。
师:苹果什么地方的颜色变化最明显?
幼1:苹果的下半部分,最靠近布的地方。
师:(把苹果从黑色不织布移到红色不织布上)如果红苹果放在红布上,苹果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吗?
幼:变红了。
师:(把苹果从红色不织布移到黄色不织布上)如果红苹果放在黄布上呢?
幼:变黄了。
师:红苹果会变颜色,青苹果会变颜色吗?哪个小朋友是用青苹果进行观察的?你有什么发现?
幼2:(将青苹果放在黄色不织布上)青苹果放在黄布上,颜色更黄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苹果的颜色变黄了?
幼2:是布上的黄色反射到了苹果上。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布上的黄色反射到了青苹果的表面,青苹果的颜色就变黄了。
师:如果把青苹果放到黑布、红布上也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幼:有,会变黑,会变红。
师:(打开手电筒)如果这时有光照过来,苹果的颜色又会有哪些变化?
幼:苹果上面变白了,下面变得跟布的颜色有点像,布上还有苹果的影子。
师:在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苹果表面的颜色会受周围颜色的影响,当周围颜色发生变化时,苹果表面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有了光照,苹果表面的颜色就更丰富了。
(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的不织布供幼儿自主操作和探索。一方面,这种高饱和度色的不织布便于幼儿直观地发现苹果表面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三种颜色的布也为苹果提供了变色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不织布自下而上的反光与手电筒自上而下的光照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苹果表面的色彩变化,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周围环境与物体色彩变化之间的关系,也为下一环节欣赏塞尚的作品做了铺垫。)
二、欣赏塞尚的作品,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1.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师:我们怎样才能画出苹果丰富的颜色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画家爷爷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画的。
师:(依次出示三幅塞尚的苹果作品,见图3、图4、图5)这位画家爷爷叫塞尚,他特别喜欢画苹果,大家都说他是画苹果的高手。他画的苹果是怎样的呢?你在塞尚爷爷画的苹果上找到了哪些颜色?
幼:红色、黄色、蓝色。
幼:绿色、黑色。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
幼:因为苹果旁边有很多不同颜色的东西,还有光。
2.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师:(选取作品中的一个苹果加以放大,见图6)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
师:除了红色,你在这个苹果上还发现了哪些颜色?
幼:白色、黄色、黑色……
师:为什么红苹果上会有一块白色?
幼:是光照在苹果上,苹果颜色变白了。
师:(将苹果的高光部分局部放大)画家爷爷用了哪些颜色来画光照到的地方?
幼:黄色、白色。
师:为什么苹果的这个地方黑乎乎的?
幼:这个地方没有被光照到,是暗的。
师:画家爷爷用了哪些颜色画没有被光照到的地方?
幼:深红色、黑色。
师:塞尚爷爷画的苹果上有这么多颜色,是因为他每次都仔细地观察、静静地思考,把观察到的颜色一笔一笔细心地画出来,把每一个苹果都画得很美,大家都说他是一个画苹果的高手。
(析:对幼儿来说,要打破原来概念化的表达方式,将看到的丰富色彩画出来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在用经典艺术作品提高幼儿艺术品位的同时,也为幼儿架起了一个将“发现”转化为“作品”的桥梁。教师用局部放大的方式清晰地呈现苹果亮部和暗部的色彩肌理,幼儿从放大的细节中发现,苹果上丰富的颜色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感受到了艺术家细腻的表现手法。)
三、尝试用色彩写生的方式表现苹果的色彩美
师:(打开写生灯)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苹果。
师:你想画哪个苹果?看一看,你想画的这个苹果旁边有什么?灯光照在它的哪里,让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用什么颜色画它最亮的地方?用什么颜色画它最暗的地方?
幼:我想画最边上的红苹果,最亮的地方在上面,我想用粉色来画,最暗的地方在下面,我想用黑色来画。
(幼儿自选角度支好画架,拿取一张苹果轮廓画纸,用水粉颜料进行写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像塞尚爷爷一样看一看,想一想,一笔一笔慢慢画,把丰富的色彩画下来。)
(析:这一环节是幼儿将自己从塞尚作品中看到的艺术表现方式运用到创作中的初次尝试,重在表达自己对色彩和美的感悟和理解。对于幼儿而言,过分强调技法是无意义的,技法不应先于创意。因此,教师不必在意幼儿先从哪儿下笔或画得有多像,而应尊重幼儿的感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大胆地探索、真实地表达。同时,教师还应蹲下来,尝试站在幼儿的视角领会其创作意图,在幼儿需要时引导他们观察、思考、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对幼儿的创作进行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幼儿只有将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才能创作出最美的作品。)
四、自主布展,体验色彩写生的趣味和成功感
师:(出示用塞尚名画高清图制作的展示板)画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苹果取下来,把背后的双面胶撕去,在塞尚爷爷的画里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把它贴上去。
师:先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欣赏作品,并说说自己绘画时的感受。
(待幼儿基本完成写生后,组织幼儿集体分享。)
师:你们用合作的方式画了一幅像塞尚爷爷作品的苹果画,真是了不起的小画家。
师:你画的是哪个苹果?你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苹果色彩的?
幼:我画的是红苹果,我用黄色画了它亮的地方,用黑色画了它暗的地方。
师:哪位小朋友也是画红苹果的?你用的颜色跟他的一样吗?你是怎么画的?
幼:我画的苹果下面的蓝色是布的颜色。
师:画其他颜色苹果的小朋友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吗?
幼:我画的是青苹果,这个青苹果是跟红苹果在一起的,我就用红色画它暗的地方了。
……
(析:绘画是幼儿感知外部世界、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的手段,布展是再一次创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借用塞尚名画背景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在自主布展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拿着自己的作品在展示板上做一番比较和协调后再粘贴,仿佛在又一次进行色彩感知和表现;也有的幼儿在布展时更为注重自我的感受。因此,教师不必在意幼儿是否按照色彩关系去布展,而是要尊重幼儿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体验,要关注幼儿在布展过程中、分享过程中是否获得集体创作、与大师“合作”的愉悦体验和成就感。)
延伸活动:
1.将静物和贴有幼儿苹果作品的展示板放到美工区,鼓励幼儿继续观察与创作,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光源色、环境色下苹果的色彩美,并自主运用其他工具、材料(如油画棒、水彩笔等)去探索和表现苹果的色彩美。
2.让幼儿带着苹果走到大自然中,观察苹果在自然光下各种物品旁的色彩及变化,进一步提高幼儿感知生活中丰富色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