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长创造型领导对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影响:组织创新支持和创新型组织文化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 徐艳贞 黄茂勇
[摘 要] 幼儿园园长的创造型领导特质是驱动幼儿园教师实施创新性教学变革的重要动能。为探讨创造型园长与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关系以及幼儿园组织创新支持与创新型组织文化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广东省536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园长创造型领导与教师创新教学表现显著正向相关,但在整体结构模型中的直接影响路径不显著,其对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驱动作用需要借助中介情境机制产生由内向外扩散的涟漪效应;创新型组织文化是园长创造型领导效能发挥的关键驱动因素;园长创造型领导通过组织创新支持和创新型组织文化的序列中介作用发挥创新扩散效应。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创新型组织文化和组织创新支持是提升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两大核心因素,园长创造型的管理者特质贡献度次之,园长创造型的工作者特质贡献度最低。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水平,建议推动园长领导范式由科层型向创造型转变,发挥其对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核心圈层的涟漪效应;提升幼儿园创新支持力度,强化幼儿教师创新教学动机;营造创新、活力与宽松的组织文化,提升幼儿教师创新素养。
[关键词] 园长创造型领导;创新教学表现;组织创新支持;创新型组织文化
一、问题提出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人才强国这一远景目标的根本途径。而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幼儿在这个阶段学到的知识、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指出,幼儿期尤其是4~5岁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1]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就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不仅有助于发掘幼儿的兴趣和潜能,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人格,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2]此外,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也是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职业,[3]只有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突破思维定势,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职业的内在价值,[4]从而逐步迈向高层次专业发展。但是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理念较为欠缺,普遍存在着重复和机械地模仿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模式的行为,[5]这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6][7]因此,促进幼儿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水平提升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亟待关注的重要话题。
教师创新教学表现是指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探索和变革,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8]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聚焦于教师的个体特征对创新教学表现的影响,如人格特质、[9]动机[10]和效能感[11]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关注外部工作特征对创新教学表现的影响,如工作强度、[12]领导支持[13]和组织氛围[14]等。其中校长的领导方式是影响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重要因素。[15]有研究指出,创新型的领导者不仅能够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提供支持,还有助于培育教师创新教学的认知方式和行为表现。[16]创造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凭借其创造性思维,使用创造型管理策略和技术,为下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环境,激发员工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7]主要包括“创造型工作者”和“创造型管理者”两个维度。[18]创造型工作者维度是指领导者在工作情境中,能够发现问题,反思质疑原有的观点和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创造型管理者则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采用新颖的方式设定目标、支持、反馈、实施管理等,以此来帮助下属实现他们新的想法。[19]上述两类领导特质均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鉴于此,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幼儿园园长创造型领导对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组织支持和组织文化在该影响过程中的多重中介作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创造型领导力理论认为组织成员的创新表现主要取决于领导者对创新的关注以及其所营造的有助于创新的组织环境。[20][21]作为一种关注创新的领导风格,创造型领导喜欢挑战和冒险,会采用新鲜有趣的方式鼓励下属对工作情境进行重新思考,受到领导者的鼓舞后,下属更倾向于采用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22]已有研究发现,创造型的校长在学校内部提倡新理念和新方法,能充分调动教师创新教学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高层次的创新教学行为。[23][24]而如果校长采用保守、固化的科层型管理方式,过度强调领导者的个人权威与等级服从,则会降低教师的积极性与自主探索力,阻碍其创新性教学表现的生成。[25]因此,本研究认为创造型领导是驱动教师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提出假设H1:园长创造型领导(创造型的工作者、创造型的管理者)对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幼儿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收入最低的专业人员之一,[26]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相对紧缺的工作资源,[27]这种“高强度、低支持”的工作模式,容易使教师固守“保住职位”的传统工作模式,[28]教学创新的探索性行为亦会相应减少。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认为,当个体在工作中面临物质、情感或心理等资源损耗时,此时组织的支持能有效弥补这种损耗。[29]同时根据社会互惠理论的观点,当领导为员工提供较高水平的创新支持时,能提升员工回馈组织的责任感,并推进员工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员工的创新动机就会被激发到最高水平。[30]以往研究证实,组织创新支持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源,同时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31][32]因此,学校的支持服务体系对教师的创新教学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33][34]幼儿园园长为教师提供的创新支持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职场活力,从而使幼儿园教师保持较强的创新工作动机。[35]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幼儿园组织创新支持在园长创造型领导和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学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哈灵顿(Harrington)[36]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的创新行为离不开群体为其创造的良好生态环境,创新型的环境氛围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创新行为表现的内生动力。学校的组织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环境,对教师的创新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影响。[37]以往研究表明,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对促进积极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程度。在积极的学校氛围中,校长对教师的创新教学行为有较高的期待,那么这种高期待就会有效地推动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行为,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38]当校长为教师营造充满支持性、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时,就可以减少教师创新性教学的不安全感和顾虑,教师就更愿意努力寻求教学行为的创新转变。[39]为实现教师创新教学水平的提升,创新型的组织文化必须受到重视。由此可以看出具有创造型领导力的园长有助于营造幼儿园创新型组织文化,进而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创新素养。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3:幼儿园创新型组织文化在园长创造型领导与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创新扩散理论提出组织领导的创新和变革在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途径和社会网络。[40]在学校场域中,马修·克利福德(Matthew Clifford)提出的校长领导“涟漪效应”理论[41]认为校长领导力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层次性和渗透性,校长领导力行为的质量会对其直接作用的变量“学校环境”和“学校条件”产生影响,而直接作用的变量又会间接影响“教师质量”,从而使校长领导行为的影响力以层层叠加的形式传递下去,如同打在水中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因此,创造型领导不仅可以直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愿和创新性工作表现,又可以通过提供组织的创新支持和整体的创新型文化等方式形塑员工行为。[42][43]幼儿园园长作为“领导行为”的核心,当其给予教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创新支持程度越高,团队的组织创新文化氛围也将随之提升,[44]进而对教师的创新教学行为产生长期、稳定的影响,[45]个体就更加愿意主动寻找实现教学目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基于此,园长创造型领导既可以通过幼儿园组织创新支持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学表现,也可以在全面支持幼儿教师创新的情境下塑造一种创新型的幼儿园文化,进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创新行为发生。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4:组织创新支持与创新型组织文化在园长创造型领导和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5个城市选取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取样对象分为两类三层。首先按照幼儿园的属性选择样本幼儿园共计30所,其中公办园18所、民办园12所。取样时同时按照幼儿园的等级选取省一级园10所、市一级园11所、区一级及未定级园9所,平衡各级别幼儿园的分布。随后,本研究从样本幼儿园中依据被试学历、教龄和身份等因素抽取被试,被试涉及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以及少数机动老师,研究对象均为幼儿园全职在岗教职工,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78份,得有效问卷536份,有效回收率为89.333%。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 创新教学表现量表。
本研究采用余舜基在我国教育情境中编制的教师创新教学表现问卷来测量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表现程度。量表共包括“我会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我常使用新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等6个条目。[46]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5分分别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该问卷适用于学校一般情境中教师创新性教学的测量,得分越高表明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其教学目标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9,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的主要拟合指数χ2/df为3.240,CFI、TLI、SRMR和RMSEA分别为0.982、0.986、0.016、0.065,尽管拟合指标χ2/df不太理想,但问卷整体的拟合指标可以接受,适用于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表现程度的测量。
2. 创造型领导量表。
秦秀丽认为幼儿园园长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在其作为管理者角色中的探索和对下属创新的鼓励,还体现在其作为一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理念创新和敢为人先。[47]这与温利群等学者创造型领导力的概念与内涵一致。[48]因此,本研究采用温利群等学者开发的创造型领导量表对幼儿园园长的创造型领导力进行测量。[49]问卷包括创造型工作者和创造型管理者两个维度,每个维度6个条目,共12个条目。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5分分别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园长越具有创造型领导特质。此外,考虑到幼儿园的组织环境,本研究参照曾练平等学者的做法,[50]对问卷条目进行了修订,以适用于幼儿园园长的测量,如将“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掌握该领域核心理论与管理知识”改为“幼儿园园长经验丰富,掌握了幼儿教育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幼儿园管理知识”,将“领导会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改为“幼儿园领导会学习和应用新的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原始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0,创造型的工作者、创造型的管理者两个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6、0.942。
本研究中,修订后的园长创造型领导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两个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6、0.93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的主要拟合指数χ2/df为4.860,CFI、TLI、SRMR和RMSEA分别为0.964、0.955、0.031、0.085,虽然问卷的部分拟合指数(χ2/df)不理想,但问卷整体的拟合情况可以接受,表明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适用于测量幼儿园园长的创造型领导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