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现状及其提升建议
作者: 张含雨 王凯月 苏小妹 刘宝根
[摘 要] 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指班级为支持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机会,是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ELLCO量表对我国浙江省24所幼儿园73个班级的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ELLCO量表在本研究中有着较好的信效度,基本适用于我国幼儿园班级教育情境;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总体得分较低,尤其是阅读与文字书写维度得分亟待提高;小、中、大班均是“教室结构”与“课程”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各年龄段教师对班级中的结构性质量都非常关注;不同年龄班级的维度的最低得分存在差异,显示小班教师更重视图书阅读,中班教师更关注语言交流氛围的营造,大班教师则更关注与文字相关的读写活动。为提升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教师应更重视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的过程性质量,着重解决前识字与前书写教育中的观念和做法困惑,提高自身“全语言教育”的理论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 语言与读写能力;班级环境质量;ELLCO量表
一、问题提出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包括了涵盖听说的口头语言以及读写的书面语言,统称为语言与读写。儿童早期语言与读写的发展水平能预测他们未来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业成就。[1]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家庭和学校环境是有效促进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日常书籍、杂志和书写工具的语言环境渗透,加上家长和教师对儿童有目的地适宜引导,儿童的语言与读写能力得以顺利发展。[2]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的质量高低被认为是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3]
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指班级为支持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机会,具体指教师对儿童语言与读写学习兴趣的激发、机会的提供、适宜的教学及评价反馈,教室环境的组织、材料的安排、课程的计划和氛围的营造等。[4]有研究发现,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儿童的语言与读写能力。[5]不仅如此,更有研究发现儿童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的质量甚至能预测儿童在三年级时的读写水平。[6]
有研究者在幼儿园班级整体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中关注了班级中语言与读写环境的质量,结果普遍发现,我国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如,林耿芬采用ECERS?鄄R量表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研究发现,幼儿园在语言—推理子量表上的三个项目(图书/图片、运用语言发展推理技能、语言的非正式运用)上都处于3分的最低水平,幼儿园中无论是语言与读写物质环境还是阅读活动、师幼互动及语言推理活动开展的次数都不足。[7]陈佳丽采用CECERS量表(试用版)同样发现,幼儿园中语言与读写相关项目得分较低,仅在最低标准(3分)左右。[8]曹高慧采用CLASS量表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视频分析发现,师幼互动水平不高,存在教师语言示范能力弱、个性化支持不足等问题。[9]郭士盼采用FIAS观察工具同样发现班级中语言互动质量不高,师幼互动结构仍以教师言语、教师组织、问答模式为主,教师对儿童的积极关注和言语反馈偏少,师幼言语互动情感相对紧张。[10]
然而,班级整体环境质量评价对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的分析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在语言与读写环境上的评价指标未能充分反映幼儿园班级中语言与读写的教学特点,区分度较低。[11]迈尔(Mayer)等人检验ECERS?鄄R量表的预测效度发现,ECERS?鄄R量表中语言/互动维度与儿童的认知发展、语言和社会技能的相关度较小。[12]韦兰德(Weiland)等人使用ECERS?鄄R、CLASS与ELLCO量表发现,ECERS?鄄R得分与儿童发展不存在显著相关。[13]
近年来研究者针对语言和读写环境的质量,开发并应用了更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专门评价工具,其中应用较广泛的就是史密斯(Smith)与布雷迪(Brady)等人研制的《早期语言与读写班级环境观察量表》(ELLCO)。该量表将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聚焦在词汇、语音、文字与书写等关键能力,[14]梳理出促进儿童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的班级环境布置、课程与教学、材料、互动等要素,形成了评价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的5个维度,19个指标。从班级整体质量到具体的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进行观察,对班级中的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都进行评估。国外研究的测量学指标分析发现,“整体班级环境”领域的α系数为0.92,“语言与读写”领域的α系数为0.86,表明ELLCO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15]
ELLCO量表在国内外幼儿园班级质量评价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万丹采用ELLCO量表分析了澳大利亚幼儿园15个班级的早期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幼儿园在“教室结构”“课程”与“语言环境”3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但是,“图书及图书阅读”“文字及前书写”维度的得分稍显不足。[16]坎贝尔(Campbell)采用ELLCO量表对美国幼儿园班级的语言与读写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室结构”得分最高,“图书及图书阅读”得分最低,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的机会有限,观察到的教师提问、交谈或讨论图书中文字和语音特征的机会较少。[17]
在我国,张啸秋使用ELLCO量表对上海市5所幼儿园39个班级的语言与读写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所观察的幼儿园数量太少,特别是缺乏对ELLCO量表应用于我国幼儿园教育情境的测量学指标分析。[18]由于语言文字、教育传统的不同,拉丁语系背景下的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需要对量表在我国班级教育情境中的结果进行测量学的指标分析。为此,本研究采用ELLCO量表在更大样本中进一步观察和评价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主要拟回答以下问题:1. ELLCO量表在中国幼儿园教育情境下的测量学指标如何?2. 从ELLCO量表的评价框架来看,目前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在整体和各维度上有何特点?从而为我国开展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借此发现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的薄弱环节,以提出质量提升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研究者所在单位的院地合作项目。本研究从反映浙江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地区(H市、W市及Z市)共选择24所公办幼儿园,73个班级进行观察,研究对象的所在地、办园等级和班级年龄段分布见表1。由于研究对象在所在地和办园等级上分布不均,因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现状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ELLCO量表的最新版本,[19]采用双向互译的方式确定量表的中文版本,然后根据我国幼儿园班级环境和语言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维度描述和指标内容进行了修订,量表结构与内容见表2。
ELLCO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法,1分至5分分别为“缺乏”“不足”“基本”“良好”“典型”,得分越高,表示环境质量越高。在评估过程中,研究者在班级中通过观察班级半日活动,查阅班级中幼儿的作品获得评分证据,基于证据对ELLCO量表中的19个指标进行1~5分的评分,每个维度下各指标的分数取平均得到各个维度的得分,将5个维度得分取平均值,得到总量表的得分。
(三)研究过程
在正式观察前,研究者对10组评分员进行了包含概念梳理、指标解读及测评方法等方面的严格培训,并在试测结束后基于评价中的问题对评分员进行了二次培训。研究对10组评分员二次培训后的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发现,评分员间的相关系数在0.60至0.90之间,平均值为0.83,相关显著。说明经过培训、试测及试测后的再培训,评分员一致性信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正式评估时间为2020年11月至12月,每日的观察时间从上午8:00开始到11:30结束,以确保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指标评分。每个班级由两名评分员分别独立观察评分,每日的观察评价结束后由两名评分员共同讨论,确定最终的分数作为班级得分。由于研究对象来源于研究者所在单位的院地合作项目,园内的教师与儿童常面对入班观察的评分员,且在评分员培训中告知了评分过程中言语、面部表情、站位等注意事项,确保了观察过程中对班级教师和儿童活动最低限度的干扰。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3.0、Mplus 7.4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ELLCO量表的测量学指标分析
本研究采用高低分组法进行ELLCO量表的项目区分度(Item Discrimination)分析,对高分组(前 27%)和低分组(后27%)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总量表及19个指标上的差异均显著(P<0.01),总量表和各指标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鉴别能力。
在信度分析中,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检验显示,ELLCO量表各维度信度在0.515~0.842 之间,量表整体信度达到0.834,相关显著(P<0.05),说明ELLCO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在信度。
在内容效度分析中,研究者对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5位理论专家、5位实践专家进行了专家效度调查。结果显示,专家对ELLCO量表所有指标的认同度均值在3.80~5.00之间(最高分为5分),标准差在0~1.10之间,变异系数在0~29%之间,满分率在70%~100%之间。专家效度达到较高水平。专家反馈认为,该量表考察的维度比较全面,各维度上的指标比较合理、具体、可观察,指标维度和综合性描述较为合理、全面,能够较好地满足评测要求。
在ELLCO量表效标效度验证过程中,本研究选取了同班级中的CLASS量表得分作为效标,分析ELLCO量表中最能体现语言交流氛围和师幼互动的维度——“语言环境”得分与CLASS得分的相关,结果发现,“语言环境”与CLASS量表的三个领域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271~0.376之间(P<0.05)。
最后,对ELLCO量表结构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从而验证构想模型的优劣性。由于指标“图书阅读的质量”的未观测率达73%,所以在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删除该指标。研究者采用Mplus 7.4对ELLCO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表明,两大领域五大维度的模型拟合指标良好(RMSEA=0.038,SRMR=0.079,CFI=0.966,χ2/df=1.104),说明ELLCO量表在本研究中的结构与内容合理。
(二)我国幼儿园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得分情况分析
1. 总体得分情况
由图1可见,ELLCO总量表得分2.96分,未达基本水平。在五大维度中,除“维度一:教室结构”“维度二:课程”高于基本水平,其余维度均未达到3分的基本水平,可见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总体得分不高。
为探究班级语言与读写环境质量在不同维度间的差异。以不同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鄄way ANOVA),结果发现,不同维度间差异显著[F(4,360)=35.229,P<0.05]。事后多重比较(LSD)分析结果显示:“维度一:教室结构”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维度;“维度二:课程”的得分显著高于维度三、四、五;“维度三:语言环境”的得分显著高于维度五;“维度四:图书及图书阅读”的得分显著高于维度五。综上可知,班级环境布置、课程设置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语言与读写活动质量维度的得分。
2. 各维度得分情况
幼儿园班级在ELLCO五个维度各指标的得分见表3,各维度指标间的得分差异分析如下。
由表3可见,“维度一:教室结构”中四个指标的得分相近,都在基本到良好之间,得分最高的为“教师”,得分最低的为“班级管理”,但对各指标间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各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F(3,288)=2.405,P>0.05]。该维度整体得分说明,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创设以及教师的班级管理、专业性程度都能达到中上水平。各个指标得分发现,班级中的布局、区角规划、材料分配等一系列环境的组织都能较好地支持儿童的学习:教师在教室中尊重儿童,教师间分工明确,满足儿童的需要并促进儿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