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宝:思维赋能和单元设计协同推动课堂变革

作者: 韦英哲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出台后,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推进到新阶段、新境界。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跨学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任学宝认为,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科教育不再是通过做题掌握学科事实、熟练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学科实践、理解学科概念、发展学科思维、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要通过思维赋能和单元设计协同,重塑课堂的深度变革。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愈发关键。”任学宝表示,要思维赋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如质疑、观察、实验、表达和联结,激发他们的高阶思维活力,帮助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具备竞争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具体到课堂教学上,要以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科核心概念或大观念的探究与理解为主线,让学生置身真实问题情境,亲历学科知识的发明过程或学科知识的应用过程,由此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

再细化到单元设计上,要打破传统单课教学的碎片化局限,以大观念统摄教学设计,以大任务整合教学内容,以连接点促进学生学习,以学科实践深化学生认知。单元设计时,要考虑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等要素。

任学宝指出,在推动课堂变革的过程中,思维课堂为单元设计优化提供了思维导向和方法支持,使单元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单元设计优化则为思维课堂提供了系统的知识载体和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完整的知识体系中运用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

任学宝建议,在思维赋能和单元设计的协同实践中,应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研讨交流等;整合学校、社区和网络等多渠道的教学资源,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此外,教师还应精心规划教学时间,合力安排教学环节。

“归根结底,育人方式变革,不仅仅是在方法层面的追寻,更是对产生方法的原点的反思。”任学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