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响心中的号角
作者: 黄坚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班学号尾数为1的小逸闷闷不乐,考前信心满满的他考砸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级前3名的学生,学号分别为18、19和32号。因班级学号按照中考成绩高低排列,同学大幅度进步的反差,更放大了小逸的失落感和焦虑值。
小逸在学习方面的悟性较高,课堂上反应快,思维活跃,热爱篮球运动,中考成绩为班内最高,被同学戏称为“一号种子”。开学初,他高票当选为班级学习部长并兼任语文科代表,在几次数理化“周周清”中,他都保持在班级前10名的水准。
但是,近期科任教师多次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敷衍,对自己可能不会选考的科目不够重视,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受他影响,也对部分科目不上心。
我从小逸妈妈那里了解到,小逸爸爸希望小逸长大后做一名医生,在选科方面明确要求选择物化生组合,小逸虽然喜欢历史,但是不得不妥协。
为了帮助他理性选科,科学认识历史等学科的价值,我组织年级学生开展了“大一统里的家国”团扇主题设计活动。我在网上统一采购一批空白团扇,要求学生合作完成,有美术功底的学生设计主题,语言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写设计词。其他学生和教师当评委。
在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指导下,一场跨学科的主题设计活动点燃了学生们的激情。他们有的以敦煌壁画为主题,呈现盛唐风范;有的以民族服饰为载体,展示服章之美;有的以中国结为意向,串联大江南北。
小逸与小婷的设计十分巧妙,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小逸在设计词中解释:“我们的主题是‘长城:农牧之家’。设计以长城为主线展开,长城以北是草原、日出和蒙古包,长城以南是万家灯火。长城很巧妙地构成一个屋檐,居中部分,长城内外的人在一起载歌载舞,呈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交融、各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接着,为了让同学们对生涯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我又组织开展了“十名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们进课堂讲述自己的职场故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职场的酸甜苦辣。
小怡爸爸讲述了自己从大学毕业南下广州从事产品设计、销售到创业的事迹。他最后那句“专业只是就业的起点而非终点”似乎触动了小逸。
小嘉爸爸是一名律师,他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分享了律师职业给他带来的幸福感。他勉励孩子们文理兼修,全面发展,勇于追逐梦想。
小逸妈妈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每周忙于门诊、查房和手术,高强度工作是常态。她分享了两则朴素感人的医患故事,小逸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事迹,发现了妈妈不平凡的一面。
这次活动以后,小逸对待作业的态度明显好转:政治、历史和地理等文科类作业按时完成,课后还跟老师交流探讨。我想,他慢慢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此后,小逸的学习进入快车道,各科全面发展,成绩也遥遥领先。
如何发挥小逸的榜样作用,带领更多同学一起进步?期末考试前一个月,我让小逸组织了一次题为“吹响心中的号角”的主题班会。
他播放了北京大学的招生短片《一块石头》,然后组织同学们讨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学习?
小乐说,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可贵。正如片中所言:“世上的石头千千万,只有投进你心里的那一块,才能荡起思想的涟漪。”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诗词、汉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班长盈盈说,我们要保持跨学科学习的热情。高中阶段,非选考科目的学习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提升个体素养。比如多数同学不选历史,但历史学科中的实证意识、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是人格发展所必需的,无形中也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
小逸在肯定同学们的发言后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他从高一角色的转变、学习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提出课前自主预习、听课抓重点、作业按时完成、课后找老师答疑解惑、及时整理笔记、时间安排合理等。同学们也纷纷向小逸请教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场面一时如记者招待会一般,好不热闹。
班会结束后,我找到小逸,对他说:“高中是一场关于自律和勤奋的远征,努力和勤奋永远在路上。如果我们怀疑奋斗的意义,那一定是别人比我们付出更多。学号“1”的意义不是考试成绩位次的独尊,而是学习和生活态度的始终如一。愿你心中的号角一直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