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虹:匠心筑梦,育万千未来
作者: 魏文琦
潘虹,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幼儿园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首届广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硕士生导师;多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主编系列丛书5部,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潘虹的教育生涯,一直与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以下简称“省委幼”)紧紧联系在一起。她以初心为墨,以创新为笔,用青春书写教育华章。从青年教师到院长,她带领教师团队不懈创新,推动省委幼全方位高速发展。躬耕学前教育三十余载,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怀揣着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满分热情,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用心耕耘。
匠心独运,编织教育梦想
一走进省委幼,人们就会被布置、点缀于各处的富有童趣的幼儿作品吸引,浓郁的艺术氛围,充满生机与灵动的环境,使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人文与科学汇聚交融。
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迁,潘虹意识到,要加强对幼儿关于家乡、社会、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将文化自信深深根植于幼儿的心灵之中。她带领团队探索如何将岭南文化精神融入幼儿园课程,将岭南游戏渗透一日生活,探索并构建了以浸润、内化、生长为特点的幼儿园岭南游戏课程,为幼儿打造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该课程以能力达成、情感体验、文化认同为三个向度,以多个主题为课程内容,按日、周、月、年实施推进,形成了贯穿时空、融通领域的课程时间轴。
幼儿在“岭南日”唱岭南歌谣、玩岭南游戏、诵岭南童谣、说岭南方言、画岭南美景,进行沉浸式课程体验,还带动了一批“新广东人”家长关注岭南文化民俗。
岭南文化不仅成为幼儿喜爱和亲近的文化,也走进了万千家庭,他们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省委幼教学成果《岭南游戏的实践与探索》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浸润·内化·生长——儿童视野下岭南游戏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省委幼长期坚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未来培养人才。潘虹及其团队经过二十余年深耕科学教育领域,形成了“追随兴趣·探究生长”的科学教育模式,构建了跨领域教育的大课程,搭建了涵盖幼儿园、家庭、社区及科技馆的大平台,并着力打造培育“小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基地。
他们将跨领域活动空间延展至家庭、社区,如科技馆、净水厂等,从航天知识的学习到环保行动,从动手维修到创新制作,幼儿在动手与创新中悄然蜕变,在多元环境中运用综合、联系的思维思考与解决问题。现已出版《追随兴趣·探究生长——幼儿STEAM探究活动方案》等代表性研究成果。
薪火相传,共绘未来蓝图
省委幼现有70多名教师、8个教研组,包括1名博士、14名硕士,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95%。深入了解教师成长需求和困惑,为教师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是省委幼梯队建设的重要举措。
潘虹说:“我院实施了分层培养模式,对教师有要求,有要求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动力,根本目的是激励教师内在发展动力,沿着路径成长,这是一条闪闪发光的路。”
分层培养模式将教师分为种子型、成熟型、骨干型及专家型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培养方案,使每个教师的发展都有的放矢,从实践到理论,从师德到专业,为全方位炼成“大先生”做好充分准备。
据介绍,“种子型”教师曾洁敏、“成熟型”教师陈昕翘、“专家型”教师罗宝丽,就是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其中,罗宝丽已成为广东省幼儿园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近年来,省委幼将国内外先进理论应用于园所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身心发展,多方面共同作用,形成了“自然、自主、自由”的教师队伍发展理念,使园所、教师和幼儿在互动中发展、在汇聚中创生,在彼此交互中生长。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9人次的相关理论成果获全国机关事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优秀奖。
潘虹深知,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和平台的支持。为此,她积极搭建各种平台,邀请知名专家来园指导,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她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推动园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潘虹的引领下,省委幼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们不仅在教学上表现优异,还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园所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星光璀璨,照亮前行道路
从2018年起,潘虹一直担任广东省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并于2024年成长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
“聚良师,创平台,促成长,筑家园”是潘虹名园长工作室的理念,以园所管理为研究领域,以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为主旋律,以园所特色建设与文化提升为研究方向,采取专家引领、理论研读、课题研究、访学集训、问题诊断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协同进步、融合互通、共享共生的成长共同体。
工作室先后为茂名市、汕头市、惠州市等地培养了10名园长学员,其中,广东省公安厅幼儿园杨凤2018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第三幼儿园石磊2021年被评为肇庆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惠州市惠阳区中心幼儿园郑花莲2022年被评为惠州市学前教育“头阵计划”名园长“1+N”团队领头人。
工作室搭建了粤藏教育合作桥梁,广泛开展送教、送学、物资援助及专题研训,惠及西藏林芝千余名教师。工作室成立送教下乡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实施结对帮扶、扶贫扶志行动,覆盖城乡薄弱学校50余所,并积极开展专题讲座、政策修订、教育规划、督导评估等工作,实现了教育价值的社会化延展,有力推动了区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工作室深入基层幼儿园,开展调研和指导工作,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帮助基层幼儿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学前教育研讨活动,为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潘虹多次参与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修订、教育规划修改、三年行动计划验收工作,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她还担任了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评审专家、广州市名教师名园长评审专家,多次参与广东省、广州市督导评估工作、广州市等级评估工作,对省内幼儿园保教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精准把脉。
坚守初心,书写教育华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潘虹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和基础,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潘虹总是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习惯和能力。她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在潘虹的引领下,省委幼不仅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也成了教师们专业发展的沃土。
教师的成长是园所发展的关键,她不仅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更关注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孩子们。
省委幼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
谈及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潘虹认为有三个“变与不变”:“正确把握教育目标,变的是不断提升的质量水平,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使命宗旨;正确把握教学能力,变的是不断夯实的综合服务效能,不变的是‘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标准;正确把握教学成果,变的是精彩纷呈的响亮品牌,不变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实绩实效。”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潘虹表示,她将继续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实践能力,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