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琪:夯实育人根基,培育时代新人
作者: 王思静
欧阳琪,广州天府教育集团理事长,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党总支书记,小学正高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名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天河区名书记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广州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兼职教授。主持过多项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在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期刊公开发表十多篇论文,公开出版专著《印象语文》《印象语文行与思》《跨界6课》。
从教32年,欧阳琪曾先后在不同规模、不同办学起点的学校担任正职校长。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她始终认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办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为此,在2018年1月调入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担任校长之后,欧阳琪带领团队一同追问学校办学历史,在充分访谈、共同描绘的基础上厘清学校办学哲学,明晰学校办学愿景,提出明确的毕业生形象——追梦人、创学者、和雅君。
如何培养具有“追梦人、创学者、和雅君”特质的小学生,把学校办成具有影响力的全国知名学校?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乐学爱学
课程决定一所学校的育人规格。天府路小学紧抓两项工作,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地。
学校主要开设了两大类校本课程,分别为多学科整合的跨学科主题课程和各学科拓展课程。
欧阳琪说:“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当我在描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场景时,教师们是很迷茫的。这些跨学科主题课程是需要教师自己去创造的,但是他们想象不到课程的画面。”
因此,欧阳琪跟着教师们一起研究。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小组学习,他们确定开发6个课程,每个课程设1个负责人,再由每个负责人各组建一个6人团队,最后还要让课程的执行者,即学校的其他教师一同参与,出谋划策,为课程贡献力量,保障每间课室都能按照负责团队的设想完美落地。
2019年9月,学校重磅推出六大主题课程,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三个层面出发,为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设计了“玩转职业林、破解水密码、探秘植物界、遨游海陆空、印象大岭南、大美大湾区”跨界六课,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学校共有109个班,每个年级有4个跨学科主题课程。2024年6月,学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姚伟腾设计了“欢乐购物街”跨学科主题学习。该课程以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的内容为雏形开展,同时融合了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多学科元素,形成了一场寓教于乐的学习盛宴。
赖俊希的孩子2023年9月入读了天府路小学,参与了“欢乐购物街”课程,他说:“‘欢乐购物街’活动为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认知之旅,还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跨学科融合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智慧。”
创新管理措施,让教师站稳站对
“一所学校好不好,在于有没有一批好教师。”欧阳琪提出“让教师站在学校管理的中央”这一教师队伍培养主张,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给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
除了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及路径以外,欧阳琪认为应该全面打通与教师对话的渠道,让教师的身影不仅仅出现在办学行为的执行当中,还能出现在学校文化的讨论与决策当中。
2020年,学校开展了值周校长项目。值周校长有两个任务:一是巡校区,进行部门讨论,指导学校发展;二是优化项目,对学校现有管理进行改进,要求不能做加法,只能做乘法或减法。
例如,有值周校长提出学校每周二下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当天应实行无作业,更好地发挥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张力;也有值周校长发现校园铃声不够有特色,应改为每个时间段都不一样,让学生一听便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这个学校不只有一个校长,每个教师都以校长的思维思考,他们站在了学校管理的中央,这就是学校最好的生态。”欧阳琪说,现今已有100多个值周校长,为学校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每年7月,学校还会开展“金点子”大赛。有一名教师还曾专门找欧阳琪分享,他说:“我当初在写‘金点子’时,以为不过是个形式,没想到真的入围了,而且还获了奖。最让我高兴的是,竟然这么快就落实了。”
在学校悄无声息的改变中,教师们看到了自己的智慧;在学校发展蓝图的描绘中,教师们看到了自己的建议。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和归属感,慢慢地会反哺学校的其他人、其他事。欧阳琪说:“让教师站在学校管理的中央,受益的是学生们,幸福的是教师们,而更幸福的是校长。”
此外,学校也全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不断更新教师课程观,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欧阳琪也说自己大量的时间都是和教师们一起备课,“因为他们也想突破,但很多老师不知道如何进步,需要带领和支持,进而提升他们的育人水平,激发他们敢于改进的勇气。”
探索发展路径,把集团办好办强
天府路小学于2004年创办,通过二十载的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英语实验基地、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首批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校、天河区正面教育校际联盟牵头学校等100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荣誉,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2024年1月,广州天府教育集团成立,以天府路小学为核心校,华融小学、昌乐小学、车陂小学、棠东小学、柯木塱小学、石东小学为成员校。
学校迎来了更广阔的天地,也要担起更重的责任。如何带领6所成员校,探索“1+6>7”的集团协同发展路径,为天河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办出更多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欧阳琪的答案是:“集团将以‘和而不同、优质均衡’作为发展理念,探索‘领衔+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影响力带动集团成员校的协同发展,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品牌共创。”
首先,她在教师研修上做了很多突破性尝试,给成员校教师更多机会,让他们也逐步站在学校的中央,发挥主人公意识,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她认为办好学校的核心是带人,要带好成员校的行政班子,于是,她启动了每月一次的集团行政班子例会。通过一段时间的推进,成员校的感触颇深,有校长表示:“牵头学校的管理模式,给我们怎么带班子提供了思路,也提供了模板。”
最后,经过一年探索,欧阳琪决定带领6所成员校深入推进“生命发展、资源优化、场境和谐”的和美化行动实践探索,构建良好“和美教育”育人生态,以高品质发展态势助力师生迈进“人境生和,德行立美”的教育境界。
对话
在学校跨入集团化发展的新阶段之时,欧阳琪也迎来自己教育人生的新机遇。2024年5月,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欧阳琪成为名校长培养对象之一。
《广东教育》:作为教育部名校长培养对象,您认为成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关键是什么?
欧阳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的追问与学习中感悟:身处新时代的教师和校长,我们应该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的核心内涵中不断反思自我,实践突破。同时,作为教育家型校长,我们应该有比教师更大的勇气、更高的追求、更多的担当、更全面的突破。
因此,在一次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教育家精神研讨会之后,我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有勇气、做表率、敢突破、能坚持”十二个字。
《广东教育》:您认为教育家型校长应当如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欧阳琪:一是思想引领,在我看来,思想引领解决的是“敢作为”的问题。首先是带领学员明确做什么。我们要做国家要求基础教育校长做的事;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件教育方针规定的大事。其次是如何树立勇气和信心,迎难而上,在优化育人生态、落实多元评价、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等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勇实践。
二是实践指导。实践指导主要解决的是“能作为”的问题。我想,首先是主持人的躬身示范,让学员看到主持人的时间用在哪里,功夫下在哪里。此部分主要是帮助学员理清办学改进实践的一般路径,指导学员学习丰富案例,制定基于学校、基于学员的改进项目;其次是学习资源的建设,要基于学员需求给予帮助,实现“一校一案”,主持人的课题资源可以全部提供给学员学习借鉴,但不能替代学员学校的特殊性、个性,“接地气”的项目和方案虽然会给主持人带来更多的工作量,但却更能促进学员的可持续成长。
三是发挥示范带学。示范带学解决的是“可持续、有实效”的问题。我觉得首先是带学习,要树立“强国有我、躬耕教坛”的志向和抱负,校长必须是学习的楷模,坚持学习,方能保持自我更新的可能和勇气;其次是带专业,除了校长领导力的多方面示范带学之外,还要在课程发展、队伍建设、评价优化、育人生态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方面给学员以指导;第三是搭建学员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借助工作室资源和平台,给学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办学成果、展示学校发展的舞台,促进工作室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营造更好的工作室文化,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成长积极性。
总之,教育家型校长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就是要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