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南实行与思

作者: 余耀贤

党的二十大号召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南山教育也开始奋笔疾书“打造世界级创新教育,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的宏大叙事。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南实”)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高质量紧密型品牌实验教育集团”的建设目标,以“不改革,无南实”“无实验,不南实”的精神追求,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回应新时代学校内涵发展的高位要求。

一、何以为:南实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九十年的努力建设,南实已经从建立当初的一所私立乡村小学发展壮大成为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成为一所国内有影响力、区域有良好口碑、让社区人民群众高度满意的品牌教育集团。

厚积已然形成,但历经九秩,处于特区教育高位的南实如何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学校内涵建设的新跨越,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经过审慎研判,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南实实现自我突破的必然选择。

1.基于南实特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文化是学校对教育深度个性认知的内涵厘定与形象外显。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要做知识的“助产士”。南实从诞生伊始就重视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无论是“教育就是播种爱”的办学理念,还是“上善若水,学行天下”的校训与“四会六能”的育人目标,又或是以“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为“圆心”,依据不同模式,因类施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直到进入集团新征程后的“让更多师生被‘看见’”管理理念。虽然不同时期的南实追求各有侧重,但其内涵因子和文化特质却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用共同的教育理念、文化基因、管理机制,孵化“助产”更多的优质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2.基于南实特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构

南实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建构主要积累了三方面的经验。首先是基于国家课程进行了系列的实验改革。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等都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语文学科的“八岁儿童‘能读会写’”实验,秉持现代教育理念,把语文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关联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交互工具,引入儿童识字、阅读、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其次是深入开展了“翻转课堂”创新型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直是南实的传统优势。早在2012年南实就启动了翻转课堂实验,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再次是开发了学生发展特色实验课程。优质的学校特色课程要关注学生素质、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起强大的支撑作用。南头小学的书法课程、乒乓球课程,麒麟中学、麒麟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鼎太小学的非遗文化课程,荔林小学的书香校园课程等各分校系列校本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

特点。

3.基于南实内部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南实作为拥有14所分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大型教育集团,其内部治理体系的科学与完备是其实现优质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求同”以形成合力,以《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章程》为纽带,通过“教育就是播种爱”的办学理念凝聚共识,实现理念引领,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集团建设了“教育云”,包括云管理、云课堂、云学习、云资源。集团内各成员学校的教师使用的电脑统一使用虚拟桌面,在共用网络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了高度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存异”以实现个性化发展,南实发挥品牌优势,因校因类施策。向内,促进集团内学校办学风格的“统一”与“差异”的融合;向外,通过三个“同心圆”使南实的优质教育辐射至省内外,为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新建的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荔湾小学、前海港湾学校在集团的引领和支持下发展迅速、质量上乘、特色凸显,很快就成为老百姓心目中高度认可的新优质学校。2021年新开办的麒麟二中,传承南实的优秀文化基因,崇德博学、励志笃行,打造“小班化、精品化、个性化”的办学特色,很快就走向优质办学的快车道,成为具有“南实精神、南实气质、南实高度”的一所新办学校。

二、以何为:南实高质量发展思路厘定的应然方向

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切入点的选择和突破方向的厘定只能是在自身实际基础上的科学分析与严密论证而得出。新时代下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南实思路将致力于回答好三个问题。

1.打造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田”

南实以“实验”命名,其文化场域和生命基因中就写满了“实验”与“创新”。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公布的宏观背景之下,南实将深入聚焦“素养导向”,通过校际、学科间的横向拓展和纵向衔接,促进各成员学校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并按照“设计任务型、项目化、主题式、问题解决”等大观念、大主题、大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南实打造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试验田”,从而为南实高质量发展在课程维度精准

定位。

2.建设名师成长的“加速器”

一切教育理想与办学目标的达成和实现,最终都有赖于教师队伍的专业、专注与专心。南实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作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此,南实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成立学术委员会和教师研训中心,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培训,定期开展校本研修,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改进教学,以期培养、成就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从而为南实高质量发展在师资维度厘清目标。

3.争做教育公平的“先锋队”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好的教育,是让每一个人都踏入生活之河而毫无惧色。”南实落实“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的管理理念,接纳每一个孩子,看见每一个孩子,成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感受教育的公平和学习的美好。教育因“看见”而美好,因尊重而“公平”,因公平而“成就”,因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发挥而“有质量”。我们要不断拓宽学校教育的广度,提升教育的高度,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看见”每一个孩子,从而为南实高质量发展在人文关怀维度浸染底色。

三、如何为:南实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实然践行

在梳理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基础,并明晰整体建设思路之后,南实决定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来系统推进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新课程改革行动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质应该是学校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理解与实践。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布的背景下,南实将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深度把握,科学厘定新课程改革校本化实施的方案,不断推动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完善。同时,南实也将继续强力推进语文“读写实验”、数学“信·趣”实验、英语阅读实验、体育“健康体育模式”等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推动“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教学改革和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COP”实验项目),启动小初衔接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5+4”实验改革项目),开发系列小初衔接一体化校本课程,真正通过课堂教学夯实课程改革实施的基础。

2.教师发展领航行动

教师专业水平的群体优秀和专业风格的个性凝练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因此,南实在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制造、氛围的营造、路径的打造上守正创新:实施教师专业发展“领航行动”,推动名师团队的建设;在集团宏观层面成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教师研训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建设名师工作室、组建特色项目教练团队、评选优秀实验改革项目等,真正做到让教师们工作有动力、成长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3.学生成长远航行动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旨归是且只能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包括学生的高质量成长。南实实施学生成长“远航计划”,搭建学生多种成长平台,创新学生多维评价体系,丰富学生多元发展路径:办好少年文学院、少年外语学院、少年创新学院、少年理工学院、少年艺术学院、少年体育学院、少年融媒体学院七大学院;构建集团统一学生荣誉体系,设立集团层面“卓越少年”“未来之星”“优秀班、团、队干部”“优秀学生社团”等荣誉体系;建立集团内部特色项目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机制,打造科创、信息化、乒乓球、篮球、管乐团、民乐团、舞蹈、非遗项目等集团内共享特色项目品牌,真正做到让学生实现“规范+特长”发展。

4.“十好”学校创建行动

按照南山区中小学“十好”学校评价工作方案,落实好“睡眠、作业、读物、体质、手机”和“课程、课堂、教师、文化、口碑”十项管理。执行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减负增效工作方案,集团统筹,建立教研与教学循环相长机制,组建学科专家团队,研制初中、小学各学科“减负提质”学业诊断单,确保“减负不减质”,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做到量少质优,精讲精练,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

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提炼,牢记教育使命,不忘办学初心,以抓铁留痕的毅力和决心,持之以恒,真正做到以思益行、由浅到深,以个性化的视角、校本化的内涵、特色化的实践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与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