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的行动研究策略
作者: 朱穗清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和组织者,对班级的日常工作全面负责,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促进学校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青年班主任团队作为学校班主任队伍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怎样才能培养好青年班主任,促使其快速成长,是每一个学校都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广东省名班主任朱穗清工作室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发展螺旋培养模式,以工作室为平台,促使青年班主任形成班级品牌管理特色,最终达致专业化成长培养模式的目标。本文围绕青年班主任培养工作展开研究论述,重点在把握现状问题的同时,提出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的具体行动模式,以期有效提升青年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为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青年班主任提供借鉴。
一、青年班主任培养研究的现状和“三阶式”螺旋培养的前景
伯利纳(Berliner)在卡茨的基础上发展性地提出教师发展成长的五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会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美国学者费斯勒(Fessler,1985)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从整体上考察教师发展历程。他认为,教师发展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
刘锐、莫丽平(2017)指出班主任队伍建设结构存在的问题缺陷,如“缺位”现象、硬性管理导致的职业倦怠感,是目前专业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他们提出丰富中职班主任队伍专业知识,提高班主任文化素质、班主任的专业理念,通过创新班主任管理机制,建立班主任的资格认证制度,拓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途径。陈松玲(2020)以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为论点指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对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同时,它提出学校要以完善班主任制度、保障班主任权利、理解班主任职责、加大班主任间交流、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等策略来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张晓丽(2020)指出自我发展是青年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多元的专业知识培训是促进青年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班主任专业能力展示活动加速青年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进程,建立班主任星级制度是实现青年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总的来看,国外关于班主任培养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多,但他们关于教师培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相关实践经验也给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同时,国内相关学者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发展路径、青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与培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观点,但我们能看到,当前关于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相关研究大多以理论分析为主,主观性问题明显,这也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出发点和创新点。
二、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行动研究的意义
本工作室创新性地提出“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的行动研究,为广大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青年班主任团队培养路径,指导青年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与发展。通过“三阶式”发展螺旋培养进程,借助三步分析,帮助班主任教师理清自身的优劣势,创新班级管理办法,使他们能够拟定特色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借助四维辅助,帮助青年班主任教师团队提升理论素养,展开行动研究,践行个性化班级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科研引领,帮助班主任形成个性化的班级管理特色品牌,实现专业成长。这一系列研究能够有效提升青年班主任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为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行动研究实施策略
(一)行动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新的知识进行解释,使之转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本课题研究中,青年班主任团队“三阶式”螺旋培养重在围绕一个“拟定—践行—提升”三阶式螺旋路径,强化青年班主任的专业认知,丰富他们的班级管理经验,从而为他们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奠基。
2.“经验培训圈”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针对成人培训的特点提出了“经验培训圈”理论,该理论同样适合于青年班主任团队培养。对于青年班主任来说,他们的成长主要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迎接新的挑战,因此青年班主任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培训的过程中,青年班主任必须全身心地、无偏见地接受新的知识和经验。第二,在培训的过程中,青年班主任必须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这些新的知识和经验。第三,青年班主任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形成逻辑严密、完善的理论体系。第四,青年班主任要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做出自己的决策。这一理论与 “三阶式”螺旋培养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行动研究培养对策
1. “三阶”行动目标定位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求”,每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形成自己的带班风格。工作室围绕青年班主任团队行动研究主题,围绕“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通过具体的调研实践,拟定行动目标与努力方向。
2.“三阶”行动策略实施
工作室以形成个人品牌班级管理为方向,建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模型
(见图1)。
第一阶,三步分析——拟定自己的管理特色方向。引导青年班主任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担任班主任过程中,对职业的自我认知与个人风格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第一步,分析自己班级管理中的优势和机会,找到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第二步,分析自己的劣势,避免再次进入以往带班走过的弯路;第三步,班级管理发展规划,在完成第一、第二步的分析后,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构建品牌框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研究发展规划。
第二阶,四维辅助——构建品牌班级管理体系。在构建品牌体系过程中,青年班主任需要不断对实践进行修正,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四维辅助培养策略,促使青年班主任管理系统思维的形成。第一,理论奠基。倡导青年班主任大量阅读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不断引领青年班主任进行深度学习。第二,行动精准。遵循PDCA原则,拟定个人的行动计划: 计划(P)—实施(D)—检查(C)—方向(A)。在践行中修正,在修正中践行。第三,同伴分享。通过青年班主任研讨沙龙等形式,探讨实践过程的成功经验及困惑。第四,专家引领。工作室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企业管理的高管,让青年班主任开阔视野,用跨届思维构建班级管理体系。
第三阶,一个途径——科学提炼班级管理品牌特色。碎片化的管理也许能够解决班级一个具体而微小的问题,但没办法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体系是个人品牌最核心的内容,通过教育科研,以拟定的品牌方向为切入口进行德育课题研究,在“行动—反思—提炼—再行动”螺旋发展过程中,建构个人品牌班级管理的
体系,进而形成个人的班级管理品牌。
3. “三阶”培养模式成效
青年班主任在班级品牌建设中充分发挥品牌的影响力,产生更积极的带动效应,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果,促进班级建设工作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本工作室成员所带的班级中有3个班级获得 “广州市班级文化建设示范班”荣誉称号。5位青年班主任分别从个性化班级品牌建设的品牌识别系统、个性化班级品牌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基础、个性化班级品牌建设的班级文化核心建成、进阶德育活动中开展个性化班级品牌建设、团队制班级管理开展个性化班级品牌建设、基于主题仪式的个性化班级品牌建设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文化自信建模的班级文化体系(见图2)、班级进阶德育模型(见图3)、主题仪式的活动体系等,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育人风格和育人思想,并为打造个人品牌而努力。
诚然,用两三年的时间把青年班主任推向教师职业生涯高峰是不切实际的,但“三阶式”发展螺旋培训模式带给青年班主任向个人品牌努力的专业发展路径,帮助年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实现“胜任”到“品牌”的进阶,让更多青年班主任专注自己的实践、专注建构自己个人风格、专注自己的品牌,最终达致成就个性化自我成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