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的爱陪伴特殊的你

作者: 陈娓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为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水平的儿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就读我们育智学校的特殊孩子包括聋哑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孤独症儿童、多重精神障碍儿童等。

一、陪伴是开启信任之门的钥匙

我们班有一名唐氏综合征儿童小黄,经过入学综合评估后,我们发现他是典型的“电报式语言”,语序语法错误频繁且表达不清楚;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行为刻板;对陌生人和外界事物抗拒性大;基本不会握笔写字。实际年龄已经16周岁的他与相应年龄智力差异很大。

刚接触小黄,他对我特别抗拒。第一天上学时,同事就告诉我他有固定去教室的路线,行走上有刻板古怪的动作且爱发呆,行动缓慢。为了让他以比较正常的速度进教室,我试图去指引他,但他一发现我,便用力推开我,口中念念有词,而且恶狠狠地瞪着我。我心里想:这跟普校的孩子差距太大了!他是不是讨厌我?我还是安静地保持一定距离观察他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机械陪伴,他终于不再抗拒我,也能接受我近距离地跟着他走,但他的行走速度仍然慢悠悠。为了让他更放松地接受我的指挥,我选择自嗨式唱《上学歌》并单曲循环,试着用唱歌的方式去接近他。慢慢地,他会好奇地看着我,甚至会笑眯眯地看我一眼。我尝试变化歌曲的速度来调节他的行走速度。刚开始他会一头雾水地看我随着歌曲速度而加快步伐,在我不厌其烦地来回演示后,他终于跟着我的歌声开心地扭着轻快的步伐上楼,甚至会用他那皱巴巴的猿型小手来牵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很熟悉我的笑容与歌声。每次活动时,他会木讷地观察我,一看到我微笑时便会开心地回应微笑,并跟随在我旁边,安静地陪伴着我。

其实,每一个“断翅的天使”都对“外人”有很大的戒备心理,但只要持之以恒地用爱去感化他,相信在某一天他也会用他独有的“爱”去回应你。

二、简单的身体接触让信任倍增

这里所讲的身体接触包括牵手、摸头、轻轻地拍拍肩膀、拥抱等。这些简单的接触,往往会让孩子放下芥蒂,迈向信任的轨道。

在我任教的班里有位唐氏综合征儿童小杨,性格活泼好动,语言有些含糊但基本表达正常,理解、接受能力比其他同校同龄的“唐宝宝”好,生活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也因为这样,第一节课他就开始刁难我。上课发出怪声、故意弄桌椅、起身双手交叉抱胸、斜眼瞪我,一副要跟我对抗到底的样子。我微笑地看着他给我“表演”各种动作,不时“表扬”他某个动作很酷,甚至“指导”他应该怎样摆动作才更有“型”。他在我一连串的“接招”中不耐烦地“哼”了一声,然后趴向桌子,结束了我们第一节课的“较量”。

在接下来的几天,状况百出的他,几乎所有的“招数”都被我“温柔”化解。在无数次的“摸头擦汗”和“轻轻拍肩鼓励”中,他放下了不信任的伪装,在我试着和他牵手的那一瞬间,他也伸出了他的小手。

以后的日子,他一见我就会一只手拦腰抱我,我也顺势搂着他的肩。我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表达方式。甚至有一次上课时,我走进教室,他轻轻地在我耳边喊“妈妈”,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叫,他想一会儿回答:“你擦了口红。”我微笑地点头抱了他一下,不禁暗暗感慨在不断的坚持中取得的收获。

三、正面管教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正面管教是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管教孩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对普校的孩子很适用,同样也适用于特殊儿童。但不同的是,对特殊孩子使用这种方法要建立在相对信任的基础上。特殊儿童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孤僻、多疑、固执、偏激、缺乏自信、自怨自艾或盲目冲动等不良特性。我们要加强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强意志,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小沈是精神和智力双重障碍儿童,性格比较内向,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他的孤僻、多疑、固执、偏激在一开始进入校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抗拒所有的命令并一意孤行,为所欲为。在日常的接触中,我“投其所好”地接近他,并为他“量身定做”白板游戏,在取得一定的信任,开始了我的“正面管教”。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肯定,甚至奖励小玩具;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纠正,并配合表情、动作表示否定,让他感知爱的存在的同时也能在各方面有所进步。

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待每个孩子的方式也应该是有差异的,特别是这群特殊的孩子。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对合适的方式,把爱传输到他们特殊的接收频道中,形成个别化教育形式,健全他们的人格,并教会他们各种知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