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唐氏综合征学生共成长
作者: 许晓玲2019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普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一年级任教,并负责这个班体能、劳动技能、健康教育、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这个班大部分是智力落后的学生,包括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他们的智商比普通学生要低很多。我们班还有一位聋哑学生,这位学生智力基本正常,但是听不见,也不会讲话。回首两年多的一线教学,我永远记得我为之付出汗水与激情的日子,永远记得我与特殊孩子的点点滴滴。
在来特殊教育学校之前,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要非常努力,让特殊儿童变得更好,更加快乐地成长。可是,来到工作岗位上,我却发现这些学生怎么那么难教。在课堂上,学生们会随意发笑、突然发出声音、打自己、拍手、发脾气、抢东西、随意走动、趴在桌子上、不听我的指令,等等。看到他们这些行为表现,我心里很难受,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真正走进这群孩子的世界。
后来,我告诉自己要记住来特殊教育学校的初心,无论多苦多难,也不能退缩,不能放弃。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跟着班主任学经验,观察学习其他老师如何处理学生问题,也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研究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学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方法。
一、细致观察和了解学生
维维刚来学校的时候,不想待在教室,不与人说话,不理会老师,不听从老师的指令。他要么就在地上爬,从座位爬到教室门口,想离开教室回家;要么就趴在桌子上,吮吸大拇指。
一次大课间活动,我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他看到了就走过来,抱着球到镜子前面玩,时而坐在球上面,时而抛球,时而拍球,玩得可开心了。我走过去,跟他说:“维维,我们一起玩好不好?”他看了看我,不说话。我伸出双手,准备接球,他把球抛过来,接住球之后,我又把球抛给他,他很开心地接住了球,我一边鼓掌一边说好棒。听到我的表扬,他笑了。后来,我多次制造机会,引导他参与玩球活动。
如今,大课间自由活动的时候,我经常能够看到他和我们班的一位聋生小女孩一起玩球。每每看到这一幕,我都很欣慰,因为他开始进步了,能够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慢慢融入集体了。
二、积极鼓励与陪伴学生
入学前几周,维维上课比较被动,一直静静地看,老师鼓励同学们举手,他也不举手,甚至老师点他的名字,他也站着不动,不参与。
一次体能课上,我要求学生们双脚跳并保持平衡,所有学生都能单独完成双脚跳,只有他站着不跳,点名让他跳,他也不理会。我走过去拉起他的小手,邀请他一起跳呼啦圈。他看了看我,跟着我一起跳了起来。慢慢地,他感受到了参与班级活动的愉悦。现在,他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以前,维维不会拼拼图,总是拼错。一次下课,维维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拿拼图玩,我走到他旁边跟他一起拼,他一拼对了,我就表扬他。在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下,他完整地拼好了。从那以后,他更加喜欢尝试新的活动了。
三、及时表扬学生点滴进步
维维吃饭很慢很慢,夸张点可以说是“一粒一粒”吃,再加上他好奇心强,喜欢东张西望,因此,所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还没有吃饱。有一次,我们吃饭比较早,他在午餐时间内把饭吃完了。我马上表扬他:“你真棒,这次吃饭比以前快了,有进步。”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表扬下,他吃饭速度和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了,再也不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小朋友。
两年下来,维维进步很大。从刚开始自己趴在桌子上吮吸手指到现在主动和同学玩对抛球等游戏;从刚开始不听从指令、不参与课堂到现在主动举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刚开始其他小朋友都叠好被子、穿好鞋、上完厕所、洗完脸、喝完水,而他还在叠被子,到现在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叠被子、穿鞋、洗脸、喝水;从一开始不会写字到现在能写简单的字;从刚开始不听从老师的指令到主动帮忙擦桌子、扫地、拖地,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看到维维一点一滴的进步,我感到特别开心,意识到了解、鼓励、表扬、陪伴学生的重要性。鼓励和表扬能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陪伴能够给学生安全感。同时,鼓励和表扬是对一个人的肯定,对他行为的肯定,能够增加他良好行为出现的次数,慢慢地就能养成一种好习惯。
本栏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