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探索
作者: 屈侃君随着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解读的逐步深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成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热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长课文逐渐增多,长课文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改的主要方向。教师在长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阅读情境,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对长课文写作结构、情感价值、修辞方法、文学特色等进行探究,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打造小学语文长课文“悦读”课堂。
一、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的特点
1.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生阅读积累量有限,语文思维也尚在发展之中,语文教师在长课文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为抓手,带领学生品味文学创作特色、基本的修辞手法、情感价值观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传授不同类型长课文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开展融合性阅读指导
以往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阅读结果,追求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答案,容易忽略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文化传承教育。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开展融合性阅读指导,例如结合口语交际、微写作、德育等开展长课文教学,指导学生复述长课文故事情节,针对长课文进行续写和改写训练,挖掘课文中渗透的传统美德教育等,让长课文教学更加完善。
3.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长课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汉字识记和朗读背诵,还应该包括人文教育,感受课文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奉献精神、和平主义等正能量,让学生感受阅读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在长课文教学中要渗透人文教育,发挥学科美育价值,让小学生爱上阅读。
二、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巧妙运用微课,打造引人入胜的阅读情境
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时,搜集了网上关于小英雄雨来的视频并剪辑成微课,采用微课来“热场”,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全民抗日时代。这篇课文全文有三千多字,四年级学生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运用微课来进行“长文短教”,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把长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针对每一个部分制作微课、进行阅读指导。微课主要展示了“雨来学习——雨来游泳——雨来和日寇斗智斗勇——雨来脱险”几个重要故事情节,我重点介绍了雨来和日寇斗智斗勇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从微课中了解雨来是如何脱险的,雨来在面对日寇时是否害怕和退缩。生动的微课可以展示出惊心动魄的场面,例如雨来面对日寇时从容和机智,更直观表现雨来的动作、语言、神态,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尽快投入到长课文阅读中。微课可以为长课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对长课文复杂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进行进一步说明,帮助小学生快速、精准理清课文情节,明确人物形象,为下一步长课文精读做好准备。
2.巧设问题链,寻找若隐若现的阅读线索
为了引导学生对长课文进行深度阅读,我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隐藏的线索,开展深度阅读。我在《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把雨来称之为“小英雄”?雨来是如何和日寇斗智斗勇的?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这些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快速抓住这篇长课文的重点。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明确雨来抗日小英雄的形象,他为了掩护抗日干部转移,和日寇斗智斗勇,日寇发现上当后决定杀害小雨来,雨来凭借良好的水性顺利脱险,因此,雨来成了“小英雄”。我重点带领学生阅读长课文中间部分,例如村里开学习班,学习写汉字,重点介绍了语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课文中为什么多次详细描写了雨来等人学习汉字的情景?课文是如何描写芦花村景色的?寄托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学生在阅读中归纳出学写汉字主要是为了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全民参战的背景,感受群众的拳拳爱国心,美丽的芦花村寓意着胜利的希望,侧面烘托出村民对抗日的支持和保护家乡的决心。语文教师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攻克长课文阅读难题,抓住每一个部分的重点,理清故事结构和主次关系,提升学生长课文阅读效果。
3.注重细节分析,品味含蓄隽永的文学艺术
本篇课文包含了很多细节描写,例如语言、神态、动作、景物等描写,渗透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我带领学生全面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提升学生文学审美和创作能力。例如,我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了课文中对雨来的描写,尤其是雨来和日寇对峙的场面,课文描写了凶神恶煞的日本军官,例如“凶恶可怕”“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揪着”“咬着牙拧”等词语描绘了凶恶、残忍的日军形象。小雨来饱受日军的折磨,作者详细刻画了雨来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例如“青一块,紫一块”“打个趔趄”“抓过来”“脑袋里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等,这些细节描写了小雨来遭受的折磨,但是他依然咬着牙,坚决维护抗日干部,坚持说“没看见”,生动刻画了有勇有谋、热爱祖国的小英雄形象。学生通过对长课文细节的分析,感悟含蓄隽永的文学艺术,爱上自主阅读,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也是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4.聚焦情感教育,弘扬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蕴含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我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让身处和平年代的小学生了解“有志不在年高”的真正含义。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小雨来和日军斗智斗勇的故事,真正感受抗日“小英雄”的形象,感受在战火中孩子们依然坚持学习、保护抗日干部的形象,了解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鼓励学生谈一谈对雨来形象的了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各个人物进行分析,例如交通员李大叔、雨来父母、教师、雨来、乡亲们、小伙伴等。李大叔不惧个人安危,及时传递信息,雨来父亲支持民兵事业,雨来夜校的同学们刻苦学习,这些人物身上都闪烁着爱国情怀,尽他们所能支持抗日,维护祖国利益。情感教育让长课文阅读教学更有人情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情感主线开展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审时度势,转变长课文阅读教学理念,利用微课巧创情境,运用问题链指导学生阅读,注重课文细节解读,传授长课文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长课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滋有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