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跨学科探究性学习
作者: 丘溢鸿信息技术相比于其他学科,有着更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并且更新快,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既能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又能切实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是许多学者和教师正积极探索的。
本文以融合各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为主线,探索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在微视频制作课程中的应用。广东省高教版初二信息技术有一个重要内容是音频、视频的剪辑,在教学中,教师利用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剪辑视频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微视频平台,不仅会制作欣赏微视频,还能根据当下自媒体平台,形成正确欣赏、评价、分享的价值观。
一、信息技术跨学科探究性学习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确定信息技术跨学科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目标如下:当下学生热衷于使用各类微视频平台,但不能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依据初中生的学习和思维特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项目式学习融合各学科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微视频制作项目中的相关策略,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设计出完整的项目体系,设计项目优秀精品案例集,最后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作品集并分享成果,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1.研究目标
跨学科融合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音频、视频剪辑模块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研究内容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前期半结构化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已具备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特别是有关音频、视频剪辑的知识和能力,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微视频和部分课堂讲解指导,发布学习任务,并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分享成果。通过微视频的制作,把相关内容浓缩成微视频大赛,给予定向主题,如语文剧、历史剧、劳动教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拍摄主题,融合各学科知识锻炼学生综合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落实跨学科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跨学科探究性学习研究过程
1.研究主题
研究以学校开设的初二信息技术课程为契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际,第一次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得出学生先有微视频制作的基础,课堂中通过项目式融合学习的运用,教授学生制作的技能技巧,课程结束后,分享学生制作微视频本课题以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在课堂实践中通过项目式融合学习开展基于微视频制作课程的研究,通过实践论证该课程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2.研究阶段及具体内容
准备阶段:基于信息技术跨学科探究性学习相关的内容积极申报课题,确定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开题前的资料积累:学生微视频制作现有水平问卷调查,学生对于抖音、微博短视频等短视频分享平台的价值认识;微视频课程认知问卷,对初期数据统计分析,准备课题开题论证会,形成阶段报告。
实施阶段:研究跨学科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运用的方式方法,传授微视频剪辑的技能技巧;制定跨学科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的微视频作品价值观,鼓励学生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中期总结:继续观察跨学科学习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实施方式,并记录实施步骤;汇总学生微视频作品,形成成果集。
总结阶段:依据研究内容与目标方向,继续观察项目式融合学习在授课方式 、课程结构、学生作品创新性、学生角色转变等方面的特点,并记录新发现;观察并记录运用项目式融合教学习与传统课堂在教学效果上的不同,考察课程结束后学生微视频制作技能,分析信息技术跨学科学习的效果;根据项目式融合学习在微视频制作课程中的应用以及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活动开展,形成解决问题式教学设计模板,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建议;编订学生微视频创新成果集,收集项目设计书,学生PPT以及作品说明等素材。
三、研究创新之处
在项目式学习法的制定下,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分工,包括脚本的书写,素材的拍摄,声音的录制,视频的剪辑。学生各司其职,会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在跨学科方面,制作视频第一个关联学科就是信息技术,而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关联多个学科,如脚本的撰写关联语文学科,运动类型的视频关联体育学科,生活科普类关联物理、生物、地理等,书法绘画关联美术学科,背景音乐的搭配关联音乐学科。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