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素养在初中美术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
作者: 林翠玉
视觉文化是一种影像和图画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多媒体的迅猛发展,视觉信息激增。这其中,视觉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利于、有害于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信息隐藏在视觉文化之下。因此,需要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围绕视觉素养与美术教育的关系、视觉素养与思政课堂的关系、视觉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三方面的内容开展研究,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探索视觉素养与立体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视觉素养是学生美术素养结构的重要内容,笔者利用视觉文化在立体美术课堂开展多维认知的创意实践,运用教材和智慧课堂加大现代视觉素养对美育价值的引领作用,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整合美术课程设计,以“视觉素养”的“美感”“空间”“创意”为培养目标,以“立体美术课堂”为教学架构,构建体现美术教育本质的立体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见右图),增强视觉素养对学生的视觉审美以及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
“立体美术课堂”从立体课室(大自然、艺术场馆、生活用品、VR虚拟技术)、多维认知(体验情景、实践探索、创意分享、成果展示)、多元审美(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鉴赏美)三个维度,达到视觉素养下的立体美术课堂承载着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追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人为本、以美育人和以艺化人的重要功能。
而“立体美术课堂”从立体课室(大自然、艺术场馆、生活用品、VR虚拟技术)、多维认知(体验情景、实践探索、创意分享、成果展示)、多元审美(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鉴赏美)三个维度,通过视觉形象的承载功能,引导学生表达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在学习和表现的活动方式中不断内化知识,在中小学进行实践、探索、创新的立体美术教学新模式。
二、搭建视觉素养与课程思政的框架,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育人
从立体课室(大自然、艺术场馆、生活用品、VR虚拟技术)转向立多维认知(体验情景、实践探索、创意分享、成果展示)的思维推进,由以审美欣赏教育与情感教育形成情感享受教育,推进为以美术直观性与技能教育形成空间直感教育。以时政、思政教育结合,以思维导图可视化的教学,以图形创想的视觉素养的开发与交流,将时政可视化学习与视觉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逻辑思维、概括推理、归纳分析等能力,实现视觉素养的形象性发生类比创新能力的可视化,提高审美能力。
这样,既落实了“双减”任务的重要举措,又探索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以多种形式提高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笔者还准备了书法欣赏特色课程“浸书香墨色 育时代新人”,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获。通过课堂上的循循善诱,学生们以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巧妙构思、色彩鲜明、趣味横生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的所思所想,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学习生活,再现了他们眼中的客观世界,体现出较强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的意识,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灵感和艺术修养。
三、研究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以实现美术与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
美术是视觉艺术,而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因此,笔者结合两科的共通共融性的特点,筹建“科创美”工作坊,以美术魅力与创意教育形成启迪诱创教育,利用视觉文化在立体美术课堂开展多维认知的创意实践,运用教材和智慧课堂加大现代视觉素养对美育价值的引领作用,通过视觉形象的承载功能,引导学生表达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在学习和表现的活动方式中不断内化知识,在中小学进行实践、探索、创新的立体美术教学新模式。
在“科创美”工作坊活动中,以金属立体模型、科创编程与激光切割等媒介,结合视觉文化探索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融入应用设计、艺术实践活动,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学科学习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树立“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创意观念,学生制作个性书签、垃圾感应收集箱、感应福灯、航天模型等优秀作品近60件,探索出视觉艺术素养与科技创新的学科融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可复制的模式。2021—2022学年,学校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获区级以上奖项 114人,有8人次获区一等奖,有 14人次获市一等,2人次获级奖项;一学生作品“老人吃药智能管理系统装置”,获第3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荣获一等奖。
在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一定的发展优势和机遇。面对视觉素养、核心素养、“双减”时代背景下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勇于承担时代使命,认真研究美术教育的新内涵,积极探索美术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以美术教学促进学生由外生到内生的慧美成长,达到视觉素养下的立体美术课堂承载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追求、热爱自然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以人为本、以美育人和以艺化人的重要功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红梅.普通高中学生视觉素养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2(07):103-106.
[2]钱初熹.培养青少年视觉素养的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