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作者: 陈世明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仅深度契合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要构建生本课堂,引导学生在兴趣、好奇心等驱动下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要点

有效实践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为前提。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才会自发、主动地对数学内容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尝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需着重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激活学生数学兴趣,二是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及时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取得的成果给予表扬,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长期保持饱满的探究热情与积极性,从而强化相应的自主探究意识。

例如教学《测量》相关内容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作为教学基础。教师从教材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充分考虑学情,并在教学实践中以激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作为根本目标。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而是着重从兴趣与鼓励两大维度强化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教师先通过展示物品以及语言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包括数学教材、水杯、门锁、锄头等,同时通过语言描述了农村常见的玉米秆、杨树、鱼塘、狗等物体,依次询问学生这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学生被这些生活中常见物体所吸引,在教师引导下产生了测量这些物体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与测量,利用尺子测量可测的各种物体的长、宽、高,无法测量的物体则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确定,最终再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比一比谁测量和讨论的结果最接近物体真实的长、宽、高。当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测量结果出错以及讨论结果偏差过大情况时,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和应用测量方法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宽、高,以免学生因为受挫而失去自主探究的兴趣与信心。

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生活经验有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教师不仅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意识,更要教会他们科学的探究方法,指导他们合理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完成自主探究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探究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探究。教师需要系统性地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与发展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将相应的培养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既要系统性地推进培养计划,又要结合教学目标、内容等调整具体的培养方法。长此以往,学生才能逐步实现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完成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案稳步推进教学进程。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向各个小组发放若干小棒,指导各组学生利用小棒自主探究倍数有关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倍数进行认识与探究。各小组学生在拿到小棒以及接收到探究倍数的任务后,不由得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倍数?”之后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教材与手中可利用的小棒,一起尝试对倍数的概念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倍数的概念提出各种问题,包括“怎么表示倍数?”“怎么判断倍数的大小?”“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倍数的例子?”等等,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倍数相关的知识,还掌握了自主探究的方法与技巧。

三、自主探究习惯的培养策略

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是学生长期、有效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与关键。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往往难以在数学学习中进行高质量的自主探究,很难通过探究深化对知识的掌握与思考。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培养,通过长期的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探索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例如教学《复式统计表》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作为了教学目标。课前,教师布置了相应的预习自学任务,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结合生活经验自主学习并深入思考复式统计表的概念与内涵。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质疑、合作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质疑探究、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复式统计表并理解其优点、学会收集与处理数据、阅读复式统计表并根据表格数据提出及回答相关问题。课后,教师布置了相应的巩固提升任务,要求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应用案例,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对统计表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探索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全面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也养成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自主探究、课后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重点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意义与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优化教学活动,不断改善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策略及方法,持续优化教学。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制定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基本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互融合与作用的制度,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自主探究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发展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教学创新与优化,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在充分适合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真实需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改进不足、加强自主探究,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持续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快乐体验中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可知,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新时期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积极探索和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及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