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作者: 叶燕珊
自“大观念”“大单元”等概念提出以来,单元整体教学正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大单元教学的实效性,存在将单元各课时生硬拼凑开展教学的现象,单元整体教学实效性亟待提高。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深度学习应以理解学科育人与尊重学生为前提,选择情境素材、关注思维外显、强调深度互动(刘月霞、郭华,2018)。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四Unit 5 “Launching Your Career”为例,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一、凝炼大观念,践行学科育人
1.横纵向整合教材,凝炼单元大观念
本单元隶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做人与做事”的主题群,教师需引导学生探索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个人职业倾向、未来规划等。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虽未学过相似主题的内容,但了解过许多在自身专业领域耕耘的名人,如运动领域的郎平与乔丹(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医学领域的林巧稚(必修第三册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和屠呦呦(选必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以及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选必一Unit 5 “Working the Land”)。因此,本单元设计了分析专家特质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将已知与新知联结。
纵向分析单元能够使教师知悉新单元在学生高中三年中的定位。单元内横向分析、与跨教材横向分析,则引导教师建立各语篇之间的关联,提炼单元小观念与大观念。外研版选必四Unit 1 “Looking Forwards”(鲁迅弃医从文视频)与北师大版选必三Unit 7 “Careers”关于AI对职业选择影响的视频及介绍EQ和IQ的文章,都与本单元主题密不可分。(本单元的语篇类型及内容从略)
基于单元横纵向分析,教师尝试提炼单元小观念,并基于单元小观念凝炼单元主题大观念,合理增减教材内容与调整篇章教学顺序,搭建单元内容总体框架图(见图1)。其中,教师整合Workbook内容,增加北师大版与外研版教材的相关内容,跨教材的横向整合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单元主题。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能力:正确使用大学专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的相关单词和词块,阐释职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与介绍个人专业与职业选择。
(2)文化意识:形成科学的择业
观,树立积极的职业目标,向领域专家看齐,形成踏实努力的行为取向。
(3)思维品质:辩证看待专业与职业选择中“能力与兴趣”“社会需求与个人兴趣”“大学与就业”等相关问题,并有逻辑地分析总结获得成功应当具备的特质。
(4)学习能力:借助图表等工具理解说明文,并能够利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最新专业的相关知识,积极反思学习效果。
二、设计“真”任务,促进迁移应用
1.分析“真”需求,设计“真”情境
班级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约60%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于选专业时如何考虑个人兴趣、能力与社会需求的问题上,学生观点大不相同。基于学生自身遇到的“真”困难,教师以终为始,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周”的“真”情境,活动周包括三大主题内容,即“科学理性择业”“追随领域专家”以及“模拟招聘会”,并设计一一对应的输出任务,即完成关于职业选择的演讲、完成身边领域专家的采访报告以及完成简历和求职信。最后,学生将本单元所学内容应用于模拟招聘会,招聘会中,选择感兴趣的暑期工作并参加一对一面试,教师担任面试
官。
2.提出“真”问题,锻炼“真”思维
教师将下列三个问题贯穿本单元:(1) How to choose a university major and career scientifically and wisely? (2) How to become successful in a certain field? (3) How to prepare well for an interview?
在各个课时的学习中,教师使用思维进阶式问题链,引导学生与任务深度互动。以Using Language 1: Choose a University Major的听说课为例,呈现该课时的问题链(如图2)。首先,学生将新兴专业的名称匹配至对应的图片,学习了解新兴专业。接下来,学生通过听对话提取不同国家的大学入学条件、同龄人意向专业及原因,基于此总结归纳专业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之后,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思考“大学专业是否决定就业”以及“没必要选一个自己感兴趣却不擅长的专业”这两个观点的合理性。最后,学生开展辩论,阐述自己对“社会需求比个人需求更重要”这一辩题的看法。课后,学生将完成单元输出1,即撰写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和职业的演讲稿,将课上所学外显化。
三、持续性评价,以评促学促教
1.细化评价标准,学生参与评价
针对单元的三大输出任务,教师设计详细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反思。比如,针对单元小观念的输出,学生互评评选出最佳演讲者,学生在评价时能够深度思考何为优秀的演讲,实现深度学习。在学生互评前,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表格开展有效的评价,引起学生重视。表格包含:Content,Audience Awareness,Organization,Language,What I’ve learned,What needs to be improved.分为Outstanding,Good,Need improvement三个维度(表略)。除了针对输出任务的详细评价,教师仍需在每节课最后2分钟请学生反思该课学习效果。
单元学习的最后,学生基于单元学习自评表开展自评,分为Achieved,Almost achieved,Keep going三个维度。内容包括:
I can take multipl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planning my future career.
I can decide on a university major reasonably.
I can summarize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becoming an expert in certain fields and learn from it.
I can write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and a CV and us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an interview.
I can make the most of the last summer break of high school by making a reasonable plan.
2.重视知识结构,关注语言知识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形成单元的结构化知识,因此,教师在单元学习的最后布置绘制单元知识主题图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将内容与语言知识结合,总结主题引领下的单词与词块,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