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与广州本土党史学习资源融合的教学初探

作者: 黄颖怡

小学思政课与广州本土党史学习资源融合的教学初探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思政一体化的重要阵地,其与党史教育的融合教学,是让学生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信仰、牢固对党的忠诚的重要路径,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深远意义与思想价值。

读史——认识党史,知党爱党。百年党史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共六课,以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为主线,以革命精神为内核,展示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

明志——革命传统,红色精神。革命传统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学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为人民抗争的艰难历程,传承红色精神,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立德——思想启蒙,正确三观。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党的历史,是最铿锵有力的启蒙教材,是一颗闪耀的启明星,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理想。

一、广州本土党史学习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党史资源。把小学思政课和广州本土党史资源有机融合,是让思政课程彰显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增加学习趣味、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认知的教学途径。

1. 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亲临红色基地,直观党史现场。善用爱国主义党史学习基地,把里面的珍贵史料作为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如将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等红色革命遗址纳入小学思政课程现场教学点,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基地里的AR场馆,运用现代科技把党史学习基地打造为学生们“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2. 经典里的红色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感受党史内核。学校可以联手当地社区,开展党史教育进基层活动,如:依托上下九、永庆坊等特色党群服务基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景区。同时,学校思政科做好本土红色书籍、电影等多种形式的经典作品推荐工作,如《刑场上的婚礼》《英雄邓世昌》《黄花岗烈士史略》等名篇的教师导读、生生同读、亲子共读,让学生在经典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坚毅不屈的精神内核。

3. 行走中的红色党课

串联红色线路,强化党史认识。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如中共三大、广州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人物事迹,推出广州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红色精品线路等活动。学生通过小组探究、亲子合作等形式,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及整理,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了解党在广州的发展历程,加深对党史的认识。(如下图)

二、思政课与党史学习资源的融合教学路径

教材中全面翔实的历史资料与广州本土丰富的党史学习资源的有机融合,还需要具体情境设计作为桥梁和支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讲述历史,也要摒弃华而不实、缺乏内涵地一带而过。二者要取得平衡,就要找到较合适的教学途径,即由教师设计学生喜闻乐见又卓有成效的具体情境和操作形式,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亲子活动等,依靠学校、社区、家庭等学习场景,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我是红色解说员(学校:穿越任务)

(1)设计意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了解那段艰难的历史,教师以创设情境为支架,问题为驱动,通过“穿越任务”的具体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一起讨论、探究、分享,加深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广州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2)具体操作。解放前的广州,处于一个前程未卜的黑暗时期,这期间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为我们寻找光明。他们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中国、为广州的光明做了什么?让我们穿越回去,寻找答案。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如表1),并做汇报。

2. 我是红色小读者(家庭:共读任务)

(1)设计意图。在红色革命传统的延续上,广州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相应的红色著作。通过小手拉大手,孩子带动家长,让一个家庭共同融入党史学习的氛围,一起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

(2)具体操作。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从教师提供的《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表格中一起选取1~3个基地(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讲所、黄花岗公园等)前往,并阅读1~3部相应的文学著作或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作品,如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毛泽东《国民运动与农民运动》、宋教仁《哭铸三尽节黄花岗》等,填写表格,并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3. 我是红色小导游(社区:介绍任务)

(1)设计意图。党史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内的40分钟,应该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将参观红色基地、探访抗战老兵、参观红色宣讲等活动与教材内容有效整合。本活动通过“小导游”这个角色载体,让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等红色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采访等形式加深党史学习。

(2)具体操作。以家庭为单位,一起参观名人故居或纪念馆,学生以小导游的形式向父母介绍名人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重要贡献和主要影响,由家长来评价。(如表2)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合党史教育,我们要下足功夫,基于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特点,明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路径,丰富教学形式,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党的认识、对党的认同、对党的信仰,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