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与生涯教育的融合
作者: 陈一鸣 陈淑生涯教育是指从学生个体的生涯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抉择等,引导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物理作为基础教育学科,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生产、科学技术领域,与众多职业、专业密切相关,比如建筑行业、航空航天专业、商务设备技术、电工、气象工程、核工程、机械工程,等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向学生阐述物理知识在相关领域的运用,适时提出相关职业行业岗位对物理知识水平的要求,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进一步理解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产生学习的内驱力。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认为将物理教学和生涯教育有机融合,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较好地符合《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本文通过不同课型的融合和案例分析,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选择,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
一、融合的原则与价值
基于新高考、新课标、新课程方案和新教材的要求,物理教学应与生涯教育内容融合,体现“以物理教学为本,因需渗透”的原则,把体现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学科知识、学科情感、学科发展、学科能力、学科思维等内容,与生涯教育功能的职业方向、职业种类、职业能力、职业精神、职业价值等内容融合起来,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观念、选择策略、适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
二、融合的课型与案例
从物理学科教学的角度考虑,笔者通过学科生涯课、常态教学课、选科(志愿)指导课、研学活动课这四种类型的课堂进行生涯教育的融合实践。
1. 学科生涯课——了解概况,激发兴趣
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可以为其开设学科生涯课,系统地阐述物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自然学科,包括物理内容体系及发展史、物理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学科前沿与未来职业以及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等。
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如何联系生活情境,培养物理思维,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一辆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当车前照明灯打开时,光束跟平直的道路平行。当摩托车转弯时,其前、后车轮在地面上留下了不同的曲线轨迹,请思考照明灯束的指向与以下哪条轨迹相切?A. 前轮;B. 后轮;C. 该车前、后轮连线中点;D. 条件不足,难以确定。在对物理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清晰审视自身的思维逻辑状况,激发深度思维的潜能和兴趣,更好地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2. 常态教学课——因需渗透,润物无声
常态课堂是进行融合的主阵地,教师要通过生涯教育的融合,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回归学科本原,也能帮助学生丰富职业认知,确立职业理想,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
例如在讲授“斜抛”内容的课堂上,可向学生提问:如何投掷物体可以使物体投掷得更远?通过小实验、理论推导,得出在忽略阻力影响的情况下,斜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时,投掷物体最远。紧接着可追问:若考虑空气阻力,情况会怎么样?然后引出“弹道曲线”,并介绍东风- 41导弹,再通过打水漂的生活情境作为类比,过渡至钱学森设想的“助推—滑翔弹道”,最后提出在大学的工科选择下有“武器发射工程”的专业。这样引用实例的课堂,不仅将学业、专业、职业联系起来,还将物理思想、名人事例、职业行业进行融合,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物理的魅力和能量,既体现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又悄然无声地渗透生涯教育。
3. 选科(志愿)指导课——科学决策,目标引领
新高考、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选科,因此教师有责任通过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理性选科,科学决策。在指导课上,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与物理相关的专业或方向有哪些?哪些院校较强?这些专业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相关素养的培养有哪些?等等。例如物理学类排名前10%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也有山西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气虽不大但实力较强的高校。各高校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如南开大学物理学专业设有光学、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3个专业方向;南京大学则以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其理科试验班(数理科学类)涉及数学系、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共4个院系10个本科专业。因此只有对所选科目了解清晰,才能少走弯路,选到适合自己的学科、自己喜欢的专业,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4. 研学活动课——实践体验,提升能力
教师还可以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外进行生涯教育的融合,逐步引导学生将学业发展与个人志趣相结合,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态度与责任。例如对于高中物理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五章“传感器”内容的教学,教材中简要提及汽车上的传感器和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教师可借此机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生产过程会涉及什么行业?智能机器人有哪些重要的应用领域?如何做好维护和保养?等等。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再组织学生走进中山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实地参观广州市花都区的日产汽车基地等,深入了解静电喷雾技术,加深对“汽车美容”行业的了解。这些都是围绕静电的应用组织学生进行的课外探索。学科知识的拓展十分重要,与高校合作、与企业合作,在研学中进行职业体验,将物理课堂延伸至课外,能让学生将书本学到的知识主动与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为自己将来的生涯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融合的体会与反思
物理教学与生涯教育的融合让教师更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堂中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感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社会核心竞争力。当然,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主次分明,生涯教育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渗透、融合,常态课堂还是要以学科教学为主。教师平时要关注、学习、了解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理性客观地做好生涯教育的融合。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基于物理学科视角的高中生涯指导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BQW2021JGL028)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