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特质
作者: 吴向东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为优秀?近来读到曾任杜威协会主席的芝加哥大学教授菲利普·W.杰克逊的著作《课堂生活》,被其中研究优秀教师的章节吸引,正好可以一窥究竟。
杰克逊请学区管理者“满含骄傲”地推荐了50位优秀教师进行访谈,主要目标是想发现好教师怎么看待课堂生活:如何知道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好?怎样处理自身权利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课堂生活有什么乐趣?优秀教师们的回答反复涉及几个方面,为了方便分类识记,从四个方面对优秀教师进行了描述。
一是即时性。课堂事件具有突发的即时性特点,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教师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往往感到身心俱疲。“你怎样知道自己做得好呢?”优秀教师的回答:“看他们的脸……”“我靠听就可以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一些比较警觉的表情、高举的小手……”“我并不完全依靠测验,我相当依赖作业本,偶尔也会做测验……”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到,优秀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反应是及时和多渠道的,这些能力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心理和行为了解的娴熟程度。
二是非程式性。程式与非程式性反映优秀教师与学生在一起时的风格,特别是反映教师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威。“我对小孩子的态度十分自由、友善。为了保持孩子们的兴趣,我试图维持非程式性的氛围。”“在教室里,我不想搞得那么程式化……我想尽可能像一家人围坐在壁炉或餐桌旁那样。我相信纪律,但不是权威性纪律。我想在任何时候对孩子们说:‘对这件事我也不确定……’”“从非常正儿八经的老师,成为不那么刻板的老师。一开始非常想控制班级……但当我更适应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典型行为后,设置一些不严苛的界限就变得容易多了。”这些回答可以看到优秀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融洽,他们并不刻板和处处控制得有条不紊,而是自由的、友善的,如围炉聚餐般轻松融洽。
三是自主性。自主性体现优秀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这涉及很多方面,特别是体现在课程自主权上。“如果有人给我一份课程手册、一堆课时计划,告诉我必须这样做那样做,那我就不干了。真要是这样,我明天就会走出这间教室。”“有一个数学的例子,我们觉得不适合四年级,于是集中所有四年级教师,删掉了那些我们认为学生掌握不了的内容。我们告诉校长我们做了什么。如果校长不同意,那我会说:‘好吧,看来你需要一位新教师了。’”因为在课程自主权上的这种态度,许多优秀教师是不喜欢要求提前备课的教案审查的。“如果一只蝴蝶飞到窗边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谈一谈蝴蝶。”严苛执行教案,不利于灵活生发课程,应为教师的即时性和专业判断保留应有的空间。
四是个别性。这涉及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福祉。虽然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但在个别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才是优秀教师真正在意的。“他会突然开窍……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或害羞的孩子突然间绽放,这似乎让一切变得值得了。”“在看到他们脸上因为某个想法或者成就感而焕发容光的时候,我就会突然得到巨大的快乐。”“无论你是沮丧还是难受……你都会在清晨来到教室。这时,会有一个孩子跑过来,一下子每件事都变得好起来,因为你正在被需要。也许这个孩子正在不高兴,结果你忘记了自己的麻烦……”优秀教师的心中是时刻装着孩子的,关注他们的需要、变化和进步,是作为教师的意义所在。
杰克逊在访谈中描述的优秀教师的这四个方面的情况,使我看到了优秀教师的特质:真心热爱学生、与学生融洽相处,具备看懂学生心理的能力,具备为学生随时调整和生发课程的能力,对不符合学生成长的管理有不让步的态度。
不过,杰克逊也意识到了这些优秀教师的不足,他们“缺乏专业术语、对于问题的认识浮于表面、无法摆脱自己的具体经验”。他甚至怀疑,这些教师是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这样的教师似乎不适合为儿童的智力发展负责”。
在我个人的看法里,这些教师应该属于优秀,有的已经在当地很有声望。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常提醒年轻的优秀教师,这类优秀可能只能称为“普通优秀”,离卓越还缺一个超越经验的“专业化”的距离。这个距离有时候会让教师们陷入思想上的狭隘、短视、自负或缺乏专业判断。这是需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和反思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像一直在照镜子。在成为真正优秀或卓越的路上,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