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合作行为的研究
作者: 吕玉玲【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区角活动强化幼儿的多项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文章对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分析,简述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意义,并从科学规划材料、合理制订规则、加强沟通指导三个角度提出教育策略,以帮助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合作行为
作者简介:吕玉玲(1974—),女,甘肃省酒泉市春光路幼儿园。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独立开展活动或者与同伴互动,获取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实践操作水平提升。除此之外,随着年龄及经验增长,在生活、学习、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合作需求会越发强烈,幼儿的合作行为也会愈发明显,他们往往会主动在区角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或者学习任务。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合作教育的重视,利用区角活动的教育优势不断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为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一、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意义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的活动模式、学习空间较自由,他们能够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区角活动引导幼儿合作,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同时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水平,促进幼儿均衡发展。
(一)让幼儿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
在团体活动中,幼儿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习如何“扬长避短”,并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与同伴合作、互补实现游戏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良好的合作能力可以让幼儿更加准确地认识自身的发展情况,了解自己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从而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幼儿当前的学习生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影响[1]。
(二)让幼儿掌握高效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新时代,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一个人顺利融入社会、完成复杂工作的基础。良好的合作能力,会使幼儿知道如何在面对生活、学习中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时,主动请求他人的帮助,幼儿也会明白如何沟通交流,从而获取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会提升。
(三)有助于幼儿其他能力发展
在幼儿具备良好合作能力后,在遇到问题、发生矛盾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而在分析、表达的过程中,幼儿的逻辑思维会得到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不仅如此,良好的合作意识也会让幼儿之间更少产生矛盾,区角活动的氛围会更加和谐,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提升。
二、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合作的策略
(一)科学规划材料,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往往需要接触大量活动材料,种类丰富、趣味十足的活动材料能快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开发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幼儿的合作需求会十分强烈。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先从活动材料入手,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合作机会。
1.混合投放材料,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受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幼儿在区角游戏中往往喜欢和固定的同伴玩耍,这不利于幼儿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混合投放材料,并调整不同区角材料的数量,据此指导幼儿的合作行为,引导幼儿与更多同伴沟通交流,让幼儿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例如,教师可有计划地将积木材料和美术材料混合,投放在不同区角。这两类游戏材料有较强的互补性,如果教师将这两类游戏材料分开投放,将积木材料投放在一个区角,美术材料投放在另一个区角,那么对某一类游戏感兴趣的幼儿会习惯于在一个特定区角玩游戏;而将两类材料混合投放,可以鼓励幼儿走进不同的区角,为幼儿创造更多合作玩游戏的机会。
2.丰富材料类型,激发幼儿合作兴趣
教师投放材料的情况会影响幼儿的活动,活动材料丰富且具有趣味性,幼儿的探究欲望会更强;活动材料少且枯燥,幼儿的探究欲望则会较弱[2]。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除此之外,丰富的活动材料也可以避免幼儿因为材料不足产生争执,争执会给幼儿带来不好的游戏体验,也易导致幼儿不愿意合作。
在设计区角活动前,教师可询问幼儿对不同区角活动的想法,如询问幼儿关于科学区活动的想法:“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准备玩哪些科学游戏呢?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需要的活动材料。”这样的讨论环节可以快速点燃幼儿的热情,也可以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在耐心聆听幼儿的想法后,教师应当及时补充活动材料,确保活动材料丰富、有趣,满足幼儿的需求,让幼儿顺利参与区角活动。
3.增加主题材料,指明合作思路
随着年龄及能力提升,在区角活动中,幼儿会自发产生合作行为,但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幼儿的合作质量会相对较低,合作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提高幼儿的合作质量,教师可增加主题活动材料,指明合作思路,引导幼儿合作完成探究任务[3]。
在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进行前期准备,让幼儿熟悉角色和台词。接下来,教师可以提供主题材料,带领幼儿一起制作服装及其他演出道具。考虑到该任务相对复杂,教师可引导幼儿组成五人小组,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制作服装等任务。在布置任务之后,教师也要及时提供引导,鼓励幼儿集思广益,将任务内容细化,再合理分工,以顺利完成设计服装、收集资料、制作装饰等任务。这样的游戏可以加深幼儿对合作的理解,也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合理制订规则,强化合作意识
良好的规则意识可以确保幼儿顺利地参与游戏。在开展区角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合作制订游戏规则,让幼儿通过共同商议与讨论强化合作意识。
1.优化游戏规则,提高合作质量
合理的规则是幼儿园区角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确保游戏规则的合理性,让区角活动满足幼儿需求,同时提高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合作质量。教师应明确,游戏规则应当服务于幼儿,而并非限制幼儿的行为,教师制订规则时需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尊重幼儿的想法,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合作质量。
首先,在展开区角活动前,教师可倾听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想法,并据此修改规则。其次,在组织区角活动时,教师可以趁幼儿玩游戏的间隙,询问幼儿与游戏相关的问题,了解幼儿认为规则不合理的地方,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幼儿合作。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大家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你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和谁一起完成的?”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带领幼儿回顾游戏,据此思考在今后的活动中如何通过调整规则为幼儿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2.鼓励讨论规则,培养合作意识
幼儿园区角活动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幼儿是区角活动的主人,想要有效引导幼儿合作,教师要学会“退出课堂”与适当“放手”。教师可以尝试鼓励幼儿共同制订活动规则,让幼儿进行更多的集体讨论[4]。
在组织户外区角活动前,教师可以先询问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想法:“大家对于户外活动有什么想法吗?想要玩哪些游戏呢?”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倾听幼儿的想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商量游戏内容:“大家的想法这么多,到底怎么做比较好呢?请讨论一下吧!”而在幼儿一同确定游戏项目及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幼儿设计的游戏活动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如:“在本次活动中,大家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呢?要注意哪些事情呢?”由此,教师可以顺利地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确定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同时引导幼儿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三)加强沟通指导,培养合作精神
幼儿的各项能力仍处于发展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有效引导尤为重要[5]。在开展幼儿区角活动,教师应当与幼儿进行更多的沟通,加强对幼儿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1.关注幼儿游戏状态,鼓励沟通交流
区角活动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在开展区角活动时,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游戏状态,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指导方式,鼓励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幼儿习惯合作玩游戏。
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在参与区角活动时未能融入集体,而是在角落中自己玩游戏,不敢与其他同伴交流,合作行为有待发展,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对这名幼儿的了解以及游戏的具体内容与幼儿沟通,鼓励其与同伴交流。教师可以和这名幼儿说:“请问你在做什么呢?可以和老师讲一讲吗?老师可以加入你的游戏吗?”待幼儿同意后,教师可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与其合作完成游戏。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害怕社交的情绪会得到缓解,玩游戏的兴趣则会增强,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加入同伴的游戏。
2.解决幼儿矛盾冲突,让幼儿掌握合作方法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之间时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教师可以利用幼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掌握正确的与人交流方法,学会友好沟通,明白如何和他人合作。
首先,在幼儿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教师需要观察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时安抚幼儿,并通过现有情况判断幼儿之间能否进行交流。其次,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理清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前因后果,并尊重幼儿表达情感的诉求,分别与幼儿进行深度交流。最后,教师要针对幼儿讲述的内容及情绪状态找到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引导幼儿独立解决问题,提升幼儿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帮助幼儿通过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让幼儿深入思考自己在面对的事,通过实践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结语
良好的合作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需要保持耐心,引导幼儿合作,逐步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自由的游戏模式与开阔的游戏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区角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要科学规划活动材料、引导幼儿一同制订游戏规则、加强沟通指导,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引导幼儿树立合作意识,助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怡青.中班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与合作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2(5):32-33.
[2]刘小华,肖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研究[J].早期教育,2021(43):38-42.
[3]马梅.区域活动诱导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1(9):43-45.
[4]宋雪霞.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法[J].幸福家庭,2021(16):29-30.
[5]杨慧垚.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引导策略的个案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28):14-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