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作者: 张迪【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强化评价与反馈五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张迪(1997—),女,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
(一)提升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整本书阅读往往涉及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把握故事的脉络和主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或者作者的意图;通过与老师、同学讨论,学生能够学会深入思考,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审美创造
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深入接触相应文学流派的写作风格,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和评价作品内容,逐渐提升文学审美能力。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和思想美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世界。此外,学生通过模仿创作,将所学的写作技巧和审美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实现从欣赏者到创造者的转变,从而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三)促进语言实践与创新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在吸收知识,更是在进行语言实践与创新。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使他们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和扩充词汇量,掌握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通过仿写、改编或续写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抒发个人见解和情感,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1]。
(四)增强文化自信
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透过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交流情况,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没有系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教授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整本书阅读教学则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只是讲解教材上的选文,然后稍微延伸讲解选文出自的作品,让学生课后自由阅读整本书,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这是导致学生整本书阅读效率低、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2]。
(二)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将注意力放在选文的教学上,对学生课后阅读整本书管理不力,导致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会选择简单的书阅读,规避比较深奥的书;有的学生会选择一些漫画作品来读,而不选择文字作品;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只顾做笔记,而没有真正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等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足,影响阅读素养的提升[3]。
(三)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单一
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但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只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阅读体验不佳、阅读兴趣不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不到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产生阅读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三国演义》。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提供阅读资料,确定阅读时间,制订阅读目标。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给其提供简化版的图书,让他们能够较为顺利地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让他们阅读完整版原著,并进行深入的思考[4]。这样的分层阅读策略可以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参与到整本书的阅读中。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归纳每一章节的重点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内容,并形成对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的看法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遵从内心想法。通过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全班学生都充分参与到阅读和讨论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5]。
(二)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例如,在进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西游记》相关影视片段,从而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等,并提高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期待。如此,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阅读《西游记》,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学会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完成阅读。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如鼓励学生就某个故事情节进行续写,并模仿《西游记》中的描写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来表演,将自己对该形象的了解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西游记》中的形象和情节,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探索热情。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整本书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单凭学生个人的能力可能难以完成。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和同伴相互交流、帮助,共同解决阅读中的困难,从而加深对阅读作品的理解,并且在合作阅读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小组分工阅读鲁迅的小说集《故乡》。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如“你对《故乡》中的哪个人物或者故事印象最深刻?这个人物或者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互相补充、讨论,如有观点不同之处,可以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团队阅读互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各小组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份阅读成果报告,并在组间进行传阅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从其他小组的汇报中获得新的启发和认识[6]。
(四)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搭建阅读成果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使阅读教学价值得到延伸。在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交流方向,帮助学生升华阅读的价值。比如,在交流历史主题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交流科普主题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现象分析科学知识,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交流社会生活主题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中关照身边的人,成为更有温度的人;等等。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阅读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阅读的实践价值。
如在阅读完《西游记》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成果展示平台—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阅读心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通过阅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以此提升阅读的实践价值。具体而言,在交流《西游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借鉴师徒四人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有的学生说到自己要学习孙悟空在面对各种妖魔鬼怪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勇敢,用积极的心态和不屈的毅力面对学习上的各种“妖魔鬼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分享,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达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7]。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出一定的阅读成果,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强化评价与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通过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能从中不断进步,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速度、阅读态度、阅读策略等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避免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方向。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还可以设立阅读奖励机制,如评选“阅读之星”“阅读进步奖”等,表彰在阅读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学生不断阅读。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阅读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佳萍.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23(42):26-31.
[2]曾红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3(27):135-137.
[3]王欣悦.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中年段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3(25):164-166.
[4]刘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3):52-54.
[5]李凤.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22):42-44.
[6]杜玲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7):152-154.
[7]刘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