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研究
作者: 曹素芹【摘要】文章讨论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等作用,以及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存在的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渗透研究;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曹素芹(1983—),女,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人们可以通过倾听旋律或者歌唱产生情感共鸣,得到审美快感和精神愉悦感。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理解音乐相关文化,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实现全面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广泛接触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同时,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会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作品中,产生较强的情感共鸣。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地球妈妈”的《森林与小鸟》《沉思》《热爱地球妈妈》《小鸟,请到这里来》等歌曲时,教师可以创设自然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优美的音乐作品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驱散学生的负面情绪,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空间,推动学生健康成长[1]。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治愈力量,减轻学习压力。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感受,帮助学生掌握借助音乐作品调节情绪的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认识、辨别悲伤、快乐、愤怒等情绪,并由此了解正确处理多种复杂情绪的方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三)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会组织很多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音乐活动,例如合唱活动、合奏活动等。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学生需要在团体中沟通交流,找到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可以说,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互相倾听、相互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2]。
二、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利用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即可,因此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没有挖掘音乐作品中可以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3]。
(二)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采取了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然而,音乐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应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否则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4]。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小学音乐教师应注重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富有民族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深受小学生喜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合适素材。在教学生唱这首歌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布置教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傣族装饰品。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金孔雀轻轻跳》,分享与这首歌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傣族村庄的美丽,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蕴含的情感。
2.相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带领学生欣赏傣族服饰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讨论内在美与外在美,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同学的外貌。
3.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让人感觉自然、流畅,展现了傣族的特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自己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采取恰当的形式合唱这首歌。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展现创造力的机会。
4.带领学生学习舞蹈动作
在教授《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傣族文化,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为了营造快乐的音乐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在示范舞蹈动作的时候,积极地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这些舞蹈动作。在学生展现出较强的表演兴趣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根据《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表演舞蹈动作。
(二)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感,实现个性化发展。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飞翔的翅膀”包含《云雀》《天鹅》《翅膀》《飞吧,飞吧》等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歌曲,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1.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为了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在课前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思考如何在课堂上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如果发现班里有喜欢唱歌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合唱活动中担任领唱;如果发现班里有喜欢舞蹈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根据音乐编排舞蹈,并带领其他学生表演舞蹈。
2.鼓励学生表演
在教授歌曲时,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具体内容鼓励学生表演。在参与这样的教学活动时,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并从教师、同学的积极反馈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有利于他们积累成功经验,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5]。
在教授《飞吧,飞吧》这首歌后,教师可以鼓励班里喜欢演奏的学生试着用竖笛演奏这首歌,并在下一节课上和班里喜欢唱歌的同学一起表演。在教授《翅膀》这首歌曲后,教师则可以鼓励班里喜欢舞蹈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对歌曲内容及其情感基调的理解创编一些舞蹈动作,并在讲台上随着音乐表演这些舞蹈动作。
3.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开展音乐教育时,教师还需要适时关注班里的学困生。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个班里可能既有喜欢唱歌、喜欢跳舞的学生,也有不喜欢唱歌、不喜欢跳舞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给喜欢唱歌、喜欢跳舞的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也要给不喜欢唱歌、不喜欢跳舞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确保他们同样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学到音乐知识,同时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发现一些不喜欢唱歌而且平时听音乐比较少的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难以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等问题后,应该先告诉这些学生,他们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学习进度,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即可。此后,教师应该和这些学生分享同类型的其他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多听、多想、多表达,从中慢慢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如果发现一些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本单元的《云雀》《天鹅》等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教师则可以指导这些学生从云雀、天鹅这两种动物出发进行分析,帮助这些学生掌握有效分析音乐作品的技巧。
(三)指导学生理解爱,分辨情绪和情感变化
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理解爱,让学生学会分辨音乐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地球妈妈”包含《森林与小鸟》《沉思》《热爱地球妈妈》《小鸟,请到这里来》等富含爱意与情感的歌曲。在教授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感受音乐之美
在教授“地球妈妈”这个单元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作品的意境中,感受这些音乐作品之美。
2.分析音乐要素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得更多理解自我与表达自身感受的机会,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辨析《热爱地球妈妈》等歌曲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据此分析这些歌曲出现情绪、情感变化的原因。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他们鉴赏这些音乐作品时的感受,描述他们在倾听这些音乐作品时的情绪、情感变化。
3.培养环保意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爱地球妈妈》等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环境保护这一话题,让学生在理解创作者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
(四)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应考虑如何让学生身心愉悦,以及如何陶冶学生的情操。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欢聚与期盼”包含《春节序曲》《爱的人间》等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团聚的期盼之情的歌曲,教师可以在教授这些歌曲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演唱歌曲
在学生欣赏《春节序曲》《爱的人间》等歌曲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演唱这些歌曲,让学生受到这些歌曲影响,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到身心愉悦。
2.组织音乐游戏
在学生顺利完成演唱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击鼓传花、音乐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心情,同时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和韵律。
在组织上述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适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演唱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游戏环节指导学生与他人合作等。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组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音乐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给学生营造快乐的音乐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学生理解爱、分辨音乐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步提升艺术核心素养,同时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淑星.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试题与研究,2023(9):78-80.
[2]刘玉如.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22(21):60-62.
[3]苏爱军.培育创新思维促进心理健康:谈音乐教育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与心理健康的探索[J].新课程,2022(5):32.
[4]冉继龙.音乐教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17):90-92.
[5]韩娜.注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完善小学音乐教育[J].青春期健康,2022,20(1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