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创客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刘玉成【摘要】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创客教育从创客视角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推动教育创新。当前教学实践表明,创客教育模式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创客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智慧,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多维度思考和探索,以提高学习能力和优化学习体验。文章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客视角探讨其优势和教学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客视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玉成(1982—),男,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新治街小学。
创客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创客视角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思辨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促进了自身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创客思维为基础,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基于创客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基于创客思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1]。例如,微课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形式,具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并明确重点知识,而学生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复习。此外,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种开放且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激发,学习积极性将提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科技认知
在当今社会,随着知识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师若单一地奉行传统教学方式,可能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从当前情况来看,创客思维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特征,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营造引人入胜的创新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保持课堂学习热情具有重要意义。创客思维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科技认知,推动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还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则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此外,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展现自我的机会[2]。然而,在创客思维指导下,教师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设计教学情境,并借助微课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于创客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重视理论教学,夯实基础
在创客视角下,若想将创客思维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深谙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3]。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非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形成,而是取决于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水平。只有当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开展广泛的思考,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发散思维相结合,促进新观念的产生。
以“认识幻灯片”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第一,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熟悉幻灯片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第二,让学生掌握启动和关闭幻灯片的操作方法;第三,培养学生创建幻灯片的技能,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优秀的幻灯片样本,以这种直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幻灯片是如何制作的吗?”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然后详细介绍幻灯片的功能和特点,包括切换效果、编辑文本、插入图片以及增加动画等。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巧妙结合理论知识,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设定项目活动,指引方向
项目教学法作为创客视角下开展创客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旨在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4]。学生在执行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分析和展开思维活动,将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特点的考量下,实践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符合其需求的实践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项目任务的启发,学生将主动调动所学知识,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完成任务。这一过程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在设计项目任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避免设定过于困难的任务导致学生自信心受挫。
以“美化幻灯片”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第一,学生能够掌握艺术字和剪贴画在幻灯片中的运用技巧;第二,学生能够准确设置幻灯片的背景;第三,学生能够应用设计模板为幻灯片设计背景;第四,通过实践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展示多种风格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让他们感受不同背景的设计效果,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传授美化幻灯片的基本技巧,如艺术字设置和剪贴画插入等。在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授完毕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大胆美化创作,展示实力作品”的项目任务,并预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观摩作品并进行评价,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活力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评比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具有竞赛性质的评比活动融入教学实践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5]。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作为平台,围绕具体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评比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形成创新性思维。
再以“美化幻灯片”的教学为例。教师传授美化幻灯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带领学生完成相关项目任务后,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评比活动。首先,教师可以依据班级规模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均匀分组,促使他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幻灯片制作任务。其次,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幻灯片制作任务后,小组间交换幻灯片并给予反馈,评分最高的小组称为冠军小组。这种具有竞赛性质的评比活动与学生的竞争性心态相契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拓展思维,主动创新。此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主观能动性。
(四)鼓励团队合作,集中思维
在创客视角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识不同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学习任务时,教师需结合创客视角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倡导学生在共同合作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学生可能无法仅依靠个人努力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团队,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分组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遵循以生促生、生生互补的原则安排小组成员。
仍以“美化幻灯片”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通过介绍幻灯片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演示如何启动幻灯片软件、创建新的演示文稿并添加第一张幻灯片,以帮助学生熟悉软件界面的菜单栏、工具栏以及幻灯片窗口等要素。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行选择幻灯片制作主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个包含多张幻灯片的简单演示文稿,并帮助学生明确团队合作的具体方向。最后,教师引导小组学生以指定主题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观点,分享创新想法,推动思想碰撞与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解决实际问题,与时俱进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仍然主要注重传统内容,如打字和画图等,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学生与时代发展脱节。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将教学内容从狭隘的教材领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范畴,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创新潜能。
以“美化你的图片”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调整图片的亮度和色调等技能,使他们学会有效处理任务图片并添加特殊效果,提升其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展示普通照片和美化后的照片,并提出问题:“这两张照片中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通过引发学生审美思考,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随后,教师介绍图片美化所需工具并讲解其操作方法,以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试一试将原本普通的图片变得更加美丽呢?”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行获取图片资源并美化图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有利于他们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创新活动。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创客视角下,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创客思维,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而有趣的课堂。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峰.基于创客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寻[J].安徽教育科研,2023(13):124-126.
[2]杨高青.基于创客思维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3(5):27-29.
[3]滕玉清.从创客思维视角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9):234-237.
[4]吕佳媛.以创促新,以新为策:创新思维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创客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6):48-49.
[5]许丹妮.创客式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22(3):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