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张燕燕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优化策略研究0

【摘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多元化的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反应,从而了解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知识技能。文章研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策略,旨在优化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学生;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张燕燕(1988—),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角斜镇角斜初级中学。

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对数学课程也缺乏兴趣。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优化教学策略,开展多元化的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互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开展师生互动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需要,拨动他们思维的弦,从而推动课堂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创设平等的师生互动机制,让学生能主动地回应教师,并能在互动中展现自己,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一)利用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即时反馈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即时反馈,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效率。

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将学生带入智慧教室,以更好地利用在线平台的互动功能。其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数学题目。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看到这样的题目: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是不是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所示)?再次,学生将解题的过程写在纸上,再拍照上传至平台。最后,教师通过平台监控学生的做题进度和状态,向学生发送在线点评,与学生进行互动[1]。学生做题的速度有快有慢,先提交的学生就可以先获得教师的反馈。这样的互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

(二)设计问题,促进师生思维碰撞

在与学生互动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互动。这样能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仍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模型,向学生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吗?”这个问题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等知识。其次,教师逐步深入提出问题:“如果想要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你认为首先要做什么?”借助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再次,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是底边上的什么?这条垂线是不是将底边分为两段相等的部分?每段的长又是多少?”这个问题能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条直角边的长度,该怎么求斜边上的高?”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回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启发他们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开展生生互动

在开展课堂互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力,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生生互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观察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调整依据。

(一)设置有趣的互动问题

在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互动时,教师要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在游戏、电影、音乐、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喜好,再创设相应的问题,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当然,教师也可以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思考和讨论的热情。

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为例。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副围棋。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围棋起源于中国,棋子分黑白两色。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枚黑棋和1枚白棋,每枚棋子除颜色外都相同。从盒子中随机摸出一枚棋子,记下颜色后放回;再从盒子中随机摸出一枚棋子,则两次摸到相同颜色棋子的概率是多少?”班上有不少的学生参加围棋俱乐部,因此对这样的话题十分感兴趣[2]。再次,基于这样有趣的话题,学生小组先讨论如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讨论怎样绘制树状图来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最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盒子中的棋子数量如果发生变化,两次摸到相同颜色棋子的概率会有怎样的变化?”面对有趣的问题,学生能主动发散思维,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二)建立互动评价体系

教师可以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开展互评与自评。借助多元化的评价,学生既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有助于推动生生互动的深入,让生生互动更有意义。

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创设互动情境:某汽车租赁公司拥有20辆汽车。据统计,当每辆车的日租金为4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日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增加1辆。公司平均每日的各项支出共4800元,设公司每日租出x辆车时,日收益为y元(日收益=日租金收入-平均每日各项支出)。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个情境,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当公司每日租出x辆车时,每辆车的日租金为多少元?”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当每日租出多少辆车时,租赁公司日收益最多?最多是多少元?”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当每日租出多少辆车时,租赁公司的日收益不盈也不亏?”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互动的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先评价自己提出的问题,再评价别人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自评:“我能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而且我提出的问题直接关联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有的学生评价别人提出的问题:“我认为他提出的问题深度不够。”还有的学生这样评价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有关收益最大化的问题,这其实也是汽车租赁公司最关注的问题,说明提问的同学很关注生活。”

可见,互动评价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励他们更深入地学习[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生生互动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学习。

三、开展生本互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数学文本之间进行互动是有必要的。在做题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在做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在文本上做标记;在做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自我反思,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这样的生本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反思能力。

(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当学生遇到具体的数学文本时,可以与文本互动,在互动中梳理具体的问题,并发散思维,联系更多有关联的知识。这样的互动能让学生获得更多隐藏在表面信息背后的隐性信息,也能让学生将同一主题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化认知[4]。

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展示《九章算术》中“圆材埋壁”的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九章算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让他们了解更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题目的意思表述出来。这其实是引导学生与数学文化进行互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与之前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联,并设计与“圆材埋壁”类似的问题。这能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互动中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将具体的数学文本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生动有趣。具体来说,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数学文本转化为对应的生活情境,从而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变得更真切自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情境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真切感知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仍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出示数学问题文本:有一个抛物线形的桥洞,桥洞离水面的最大高度BM为3米,跨度OA为6米,以跨度OA所在直线为X轴、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艘小船平放着一些长3米,宽2米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木板,要使该小船能通过此桥洞,问这些木板最高可堆放多少米(设船身底板与水面同一平面)?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很难将具体的文字与所要运用的知识联系起来。其次,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文本的内容与直观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再次,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二次函数图象,再对照文本思考问题。最后,学生根据二次函数图象设方程、解方程。

在与文本进行互动时,学生可以借助有限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提高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学科思维[5]。

结语

毫无疑问,课堂互动能够增强课堂的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多元化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他们的认知状况,更多地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学习瓶颈,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杨.有效提问,拨动学生思维的弦: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中学课程辅导,2024(22):33-35.

[2]王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4(24):71-73.

[3]宋占梅.“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3):65-67.

[4]杨美霞.让有效教学之花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盛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家长,2024(17):4-6.

[5]王燕.导学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路径:以“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4(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