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的运行机制与经验启示
作者: 姜芸 张卫民[摘要]职业教育援助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的新方向。目前,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走出去”方面的职业教育合作还比较有限,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APTC)长期致力于为太平洋岛国提供职业教育支持。APTC的成功在于其具有主动对接本国外援战略、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广泛构建合作网络等特点。借鉴APTC的经验,中国—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应以对接国家外援政策为方向,以优化组织协同机制为支撑,以灵活适应培训需求为重点,以坚持多元合作办学为抓手,在顶层设计、运行实施和模式创新方面提高项目的精准度、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APTC);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援助;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姜芸(1989- ),女,江苏溧阳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张卫民(1979- ),男,江苏高邮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江苏 南京 21116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服务‘走出去’企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郑和学院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2023/02/23,项目主持人:姜芸)和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高职院校参与中国—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709,项目主持人:姜芸)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杰出青年培养计划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5)01-0077-07
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要求“到2025年,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项目培育、发展和推广机制,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随着太平洋岛国成为“一带一路”南线的重要节点,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2022年5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第二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上宣布“中国鲁班工坊将向太平洋岛国提供首批20个职业技术教育留学生名额”。澳大利亚作为太平洋岛屿地区最重要的援助国之一,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了成熟的援助体系。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Australia-Pacific Training Coalition,APTC)是该地区职业教育的旗舰机构。自成立以来,APTC凭借其广泛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成为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最具规模和知名度的援助项目之一。深入分析APTC的运行机制,总结其经验,可为中国—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概况
太平洋岛国所在的太平洋岛屿地区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了应对太平洋岛国需求和解决澳大利亚技工短缺问题,澳大利亚政府于2005年宣布成立澳大利亚—太平洋技术学院(Australia-Pacific Technical College,APTC),旨在通过提供高质量职业培训,提升太平洋岛国工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就业挑战。[1]该学院于2007年正式招生,并于2018年更名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区域卓越培训和合作中心的角色。APTC总部设在斐济首都苏瓦,运营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管理由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AusAID)负责,实施由澳大利亚技术教育机构执行。首席执行官负责与利益相关方协调战略和运营,支持APTC向太平洋地区输送具备澳大利亚资格框架证书和文凭的、符合行业需求并做好就业准备的毕业生。截至2023年,有20148名学生从APTC顺利毕业并获得澳大利亚职业资格。太平洋地区的雇主对 APTC 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4%[2]。
APTC的成立是多重动因交织作用的结果,体现了澳大利亚在经济利益、区域责任与文化影响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第一,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APTC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应对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一方面,澳大利亚面临护理、金属加工等领域技工短缺的问题,亟须引入高素质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太平洋岛国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和就业机会匮乏,迫切需要通过劳动力输出来提升经济活力。APTC通过提供澳大利亚资格认证的职业培训,既满足了澳大利亚对高素质技工的需求,又帮助了太平洋岛国改善就业和经济状况,实现了双赢的经济利益格局。第二,从区域责任的角度来看,APTC帮助澳大利亚塑造了太平洋地区负责任国家的良好形象。援助外交是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事务中发挥影响的重要方式。通过APTC向地区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逐渐完成从传统援助提供者向发展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型。这不仅是对区域伙伴责任的履行,也塑造了澳大利亚国际好公民的良好形象。第三,APTC的成立也体现了澳大利亚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深层次战略。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提升手段,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澳大利亚通过APTC向太平洋岛国输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的证书和文凭,在帮助太平洋学员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将其教育理念和职业文化植入太平洋岛国的劳动力体系,实现了长期的文化交流和价值观的融合,彰显了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二、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的运行机制
在APTC的运行过程中,“战略、监测和评价(Strategy,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机制是核心决策层,“培训交付(Training Delivery)”机制是关键执行机构,“企业与商业运营(Corporate & Commercial Operations)”机制是重要支撑体系。三大核心机制在首席执行官的领导下相互配合,共同推动APTC的整体运作和发展。
1.战略引领与系统协作:APTC运行机制中的顶层设计与反馈调控。“战略、监测和评价”机制是APTC运行机制中的“最初一公里”,承担着顶层设计与战略引领的关键功能,由“战略、监测和评价”执行董事主管。在APTC运行机制内部,“计划、绩效与报告”“监测与评估”“质量改进与风险管理”部门协同工作,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系统化架构。各部门不仅各司其职,还通过动态的反馈机制相互作用,使顶层设计有效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实现APTC的战略目标[3]。第一,“计划、绩效与报告”部门承担了顶层设计的初步实施任务。该部门根据首席执行官制定的战略目标编制年度和季度计划,在充分考虑太平洋岛国市场需求和APTC内部资源与能力的基础上,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方案。这一过程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资源分配,并通过年度绩效报告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从顶层设计到执行落地的第一个闭环。第二,“监测与评估”部门作为反馈和优化的核心枢纽,持续跟踪战略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该部门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评估和学习框架(MELF)”,收集培训项目的进展数据、学员的学习表现、毕业生的就业和收入状况等多维度信息,以便及时识别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些信息同时反馈给“计划、绩效与报告”部门和“质量改进与风险管理”部门,用于未来工作计划调整和培训过程改进,形成不断反馈和优化的第二个闭环。第三,“质量改进与风险管理”部门在整个“战略、监测和评价”机制中扮演着关键的支持和保障角色。基于“监测与评估”部门的数据反馈,“质量改进与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优化培训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并灵活调整项目实施过程。同时,该部门还通过风险管理框架识别并管控战略执行中的潜在风险。作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APTC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向执行团队提供监督和风险管理的专业建议。
2.培训交付与多元合作:APTC运行机制中的项目实施与培训优化。“培训交付”机制是APTC运行机制中的“中间段”,主要职责是设计、组织和实施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以满足太平洋岛国市场和学员的需求,培养具备澳大利亚资格证书或文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该机制由“培训交付”执行董事主管,并在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等国家配备培训项目经理和专职顾问,形成了一个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交付体系。APTC面向14个太平洋岛国招收成年学生,在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萨摩亚和所罗门群岛分别设有培训分校和国家办事处,在基里巴斯、汤加、瑙鲁和图瓦卢设有联络点,这为其职业教育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
为了能够根据太平洋岛国学员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和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课程,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APTC努力建立利益相关者联系网络,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4]。该网络不仅涵盖莫尔兹比港技术学院、萨摩亚国立大学、唐博斯科技术学院、瓦努阿图技术学院、斐济国立大学等高校,还包括昆士兰职业技术学院(TAFE Queensland)、博士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GRM国际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这些利益相关者联系网络的成员通过各自领域的专业支持,使APTC的培训课程紧密贴合市场和学员需求。例如,博士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专注于酒店管理和旅游类专业培训,而阳光海岸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则提供汽车、建筑、电子电气和制造类专业的课程支持[5]。目前,APTC的职业培训课程涵盖了建筑环境、社区服务、教育、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多数课程提供三级证书,少数提供四级证书和文凭。每门职业培训课程都设有明确的技能培养目标,尤其是在工科类课程中,技能目标高度具体化。例如,“墙壁和地板瓷砖三级证书”课程的技能目标涵盖了外墙、内墙及地板上各类瓷砖的铺设操作,使学生掌握精准切割、铺贴等关键技术[6]。
3.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APTC运行机制中的企业运营与支持系统。“企业与商业运营”机制是支持APTC战略目标和培训交付有效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协同治理和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将APTC的战略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运营层面。在“企业与商业运营”执行董事的协调下,财务、信息与通信技术、人力资源、资产及设施管理等部门紧密协同,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共同推动机制的高效运作。第一,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管理、预算控制和风险管理。在财务经理的监管下,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使用微软NAV财务管理系统对APTC的财务和支出进行管理。该系统于2017年9月提升至NAV 2017,优化了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强化了对各业务领域支出的监控,提升了财务实践的精细化和报告效率,为APTC资源分配和资金运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二,信息与通信技术部门作为技术中枢,负责APTC校园和远程站点之间的有效通信。具体任务是维护网络和通信设备的稳定性,提供包括程控交换机、防火墙、帮助台系统等在内的软硬件支持。2015年,APTC所有校区都完成了设备更新升级,显著提升了技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服务质量。第三,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注重员工的专业发展和健康生活。通过引入多样性管理理念,该部门不仅促进了性别平衡,还优先聘用太平洋岛国公民,增强了APTC本土化程度和文化契合度,推动了国际业务的开展。2017年,74%的培训人员和86%的行政支持人员来自太平洋岛国,其中61%的行政支持人员为女性[7]。第四,资产及设施管理部门负责APTC固定资产和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培训设备的更新、教室升级、车辆更换、厨房翻新、空调安装、设备采购、水电保障等工作。该部门在2015年引入了资产熊猫(Asset Panda)在线系统,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实现了设备保修、维护和服务记录的数字化管理[8]。
三、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的主要特点
1.APTC的宗旨演变:政策协调与区域需求响应。APTC的运行宗旨始终紧密围绕澳大利亚的对外援助战略,体现了与国家利益和地区需求的高度契合。第一,设计理念与澳大利亚外援政策保持同步。霍华德政府时期,APTC的宗旨凸显了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注,专注于技能创造和劳动力流动,旨在帮助太平洋岛国减少对外援的依赖,实现自给自足。陆克文—吉拉德政府上台后,APTC的宗旨又融入《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的目标,尤其是在减少贫困和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强调为太平洋岛民提供更广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区域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自由党再次执政后,APTC的宗旨调整为更加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重点提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培训,助力太平洋及东帝汶的经济发展与稳定。随着各届政府战略的变化,APTC从最初的技能培训逐渐扩展到关注包容性发展、性别平等及区域安全,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对外援助政策的连贯性与适应性。第二,推广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APTC的毕业生将获得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这些证书符合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标准。给毕业生颁发澳大利亚文凭不仅提高了太平洋学员的就业机会,也增强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的认可度。昆士兰TAFE作为注册培训机构(RTO),负责颁发资格证书并实施相关项目。第三,聚焦太平洋岛国社会重点问题。近年来,APTC特别关注性别平等、社会包容、气候变化和疫情应对,这既反映了APTC在执行澳大利亚国家战略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充分展现了APTC与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