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工坊的发展经验及对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启示
作者: 眭川[摘要]鲁班工坊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一块品牌、两类职能、三条理路、四个内涵、五项创举”,不仅实现了对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培育、嵌入和提升,搭建起中国职教与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也对未来其他职业教育跨境项目培育乃至引领国际职教话语风潮具有深刻启示:品牌质量优先,培育话语体系;传导理路衔接,嵌入话语体系;内涵建设充实,提升话语体系;首创举措频出,引领话语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话语体系;鲁班工坊
[作者简介]眭川(1988- ),男,江苏镇江人,厦门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福建 厦门 361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我为建设新福建献良策”(统一战线专项)课题“‘一带一路’与福建省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跨境教育合作研究”(课题编号:JAT22108)和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一带一路’与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国际教育合作”(课题编号:20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9-0043-08
着力培育、嵌入、提升中国特色职教国际话语体系并引领全球职教话语风潮,是全面提升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鲁班工坊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墨”文化的深厚哲学功底,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崇尚科学、心系百姓、胸怀天下、造福人类”的中国职教发展观,对于未来其他职业教育跨境项目培育乃至引领国际职教话语风潮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鲁班工坊的核心要义: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框架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系统,进而不断尝试国际化拓展、品牌化运营、体系化嫁接等的对外交流合作路径,也是国内、国际产教融合、课证融通、理实一体双循环的创举。鲁班工坊是以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十五年建设成果为总体支撑,以平等合作、优质优先、重能强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为建设原则,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教学模式,以中国教育部主导开发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质赛项装备为主要载体①,以师资培训先行及教材教学资源为必要保障,在境外创建的实施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实体化合作机构。鲁班工坊旨在为合作国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技艺、认知中国技能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合作国青年高质量就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话语是说话行径与说话效应的有机映衬互构,体系指某种标准下的同种事物按照既定的秩序性和关联性包络组合而成的整体。话语体系是话语因子按照一定的序列与法则排列组合而成的话语包络体,以结构化的直观形式包纳结构化形态所蕴含的集成效用与融通功能,是服务于一定话语主旨、针对特定话语概念、具有特色表达渠道的话语模式,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与规定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深层内蕴与价值导向。根据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整理综述,针对话语体系特征的主流释义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话语体系是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价值的话语总和,具有共性和特性的统一性、主体建构性、文化基因性和实践发展性②。第二,从政治学的维度出发,话语体系是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的外化表达模式,本身就具有学科特性,能在学科间互通互融,从而达成核心概念上的逻辑一致性③。第三,从教育学的向度发散,话语体系是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依托现代文明语境形成的关于教育行业行动的总称,也是教育行业内外信息交流的载体,投射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准和影响力④。
根据鲁班工坊的蓝图规划、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和预期效能,其核心要义本质可以归纳为“一块品牌、两种功能、三条路径、四个内涵、五项原则”⑤。这既是鲁班工坊建设和发展的精华所在,同时也为我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提供了逻辑理路和构建框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征和新态势发展,试图从品牌塑造、建设模式、内涵建设等方面来梳理鲁班工坊的发展经验及对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启示。
二、鲁班工坊的品牌塑造: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培育
目前主要面向亚非欧定点开办鲁班工坊,培植中国职教国际品牌。在塑造品牌的同时,还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设置与之需求相适应的职能定位。由此,以显赫的品牌优势和全方位覆盖的职能细分,在国际职教领域崭露头角。
(一)鲁班工坊国际品牌的创塑
鲁班工坊作为发源和成熟于天津市的中国特色职教输出平台和中华班墨文化交流基地,是天津市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整体外交战略话语体系,推动国内特别是天津市内的优质职教理论和实践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和品牌门户。当前,已先后在泰国、柬埔寨、葡萄牙等24个国家落地了26个鲁班工坊项目,覆盖亚非欧三大洲域,为合作建设国培养出批量支撑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涵盖中职、高职、本科三个教育文凭层次,涉及新能源、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铁道运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学科门类和细分专业,仅接受学历教育的就达3000余人,另外还面向企业培训了万余对口紧缺人才。同时,鲁班工坊还开发了数十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并被纳入“鲁班工坊”合作建设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此外,鲁班工坊还加强自身规划和品质控制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品牌立项、品质建设、规划发展、效能评估、体系研究、模式推广“六位一体”的完整闭环。为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以及为中国特色职教话语体系的构建和推广保驾护航,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应运而生,首批就有32家合作公司和18所院校共50家单位入盟,当前已扩展为72家成员单位,协同缔结国际化产教学研融合的政校企合作纽带,纵深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亚非欧国家的本土化落地实施,探索、培育并推广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品牌,推动形成中国特色职教话语体系。
鲁班工坊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国内应用技术型院校和境外合作伙伴协同探索高标准践行政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的过程⑥;鲁班工坊品牌的架构过程,就是中国职教话语体系、模式和标准在世界职教舞台以精华萃取的形式展示中国职教发展成果的过程。其中,亚洲鲁班工坊(5国5个)是品牌创设的奠基者,欧洲鲁班工坊(5国5个)是品牌扩展的开拓者,非洲鲁班工坊(14国16个)是品牌深化的领航员和集大成者。
(二)鲁班工坊的职能定位
鲁班工坊主要通过输出工坊独有的教育资源,为合作建设国培育经过系统学习考核、符合学分学制要求从而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以及为合作建设国培养经过短期阶段性培训获得专项技术技能的管培生。可见,鲁班工坊的职能定位主要分为学历学位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两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整体的职能定位区划下,结合目标市场所在地的需求,又可以细分区划小领域。例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印度金奈理工学院合作共建的鲁班工坊,主要针对中国5家出口企业和印度本土企业的需求,对数控设备和工业设计人才开展短期培训;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合作共建的鲁班工坊,主要针对葡萄牙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技能人才的需求,既通过学历教育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也通过短期专业研修培养“即插即用”的人力;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合作共建的鲁班工坊,主要是为提升合作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条件,以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养专业人才。
三、鲁班工坊的建设模式: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嵌入理路
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嵌入,不仅是一个值得商讨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府关切、市场关注的实践性问题。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还需要深入到实践层面,找到适宜的嵌入理路。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本质上带有主体性和权力性,表现为多主体角度的权力科层结构。从这一结构出发,结合目前鲁班工坊的发展模式和建设经验,可以导出以下三种嵌入理路:
(一)学校间合作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开展对外合作,在办学办班、交流互协的基础上挑选合作伙伴,共建鲁班工坊,典型代表主要有印度鲁班工坊和马里鲁班工坊。印度鲁班工坊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印度金奈理工学院合作共建,主要面向以金奈为中心的区域开展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为当地中资企业和本土企业输送高素质工业技术人才。马里鲁班工坊由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马里巴马科科技大学联合建立⑦,为当地输送医疗卫生领域的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推动两国在传统医疗领域特别是中医领域的通力合作,加速中医技术和中华文化在当地的传播,显著地助推中国特色职教国际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嵌入。
(二)学校与企业间合作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由学校与中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在目标国所在地直接落地鲁班工坊,或者在合作企业的牵线下,与当地学校共建鲁班工坊,典型代表主要有肯尼亚鲁班工坊和乌干达鲁班工坊。肯尼亚鲁班工坊由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会同中资企业华为公司在当地的马查科斯大学建立,创办宗旨是为当地中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培植ICT领域的高学历技术骨干和高水平实训人才,培养职能涵盖四年本科和短期进修培训。乌干达鲁班工坊由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借助植根乌干达21年的中资企业——天唐集团的独家渠道,在埃尔贡乌干达技术学院创办而成,主要面向乌干达当地青年提供数控加工和自动化技术等高端技能培训,以满足当地企业的用人需求并带来更多的就业窗口,显著地助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社会性嵌入。
(三)政府间合作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框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友好交往备忘录基础上,双边共建鲁班工坊,典型代表主要有葡萄牙鲁班工坊和柬埔寨鲁班工坊。葡萄牙鲁班工坊是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在里斯本签署协议创建的,这是继英国鲁班工坊后第二个在欧洲本土建立的鲁班工坊,主要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自动化机械制造和机器学习应用型工程教育,标志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获得了西方先进国家的认可,显著地助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高端性嵌入。柬埔寨鲁班工坊是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主持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要上马的建设项目,后期由外交部和教育部转交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启动和运作,并获得了柬埔寨政府授予的勋章和首相的签名,显著地助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高层次嵌入。
随着鲁班工坊品牌建设和职能定位从务虚到务实,从推演到实战,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得到长足润养和培育。通过学校之间、校企之间、政府之间等合作路径的畅通疏导,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得到全方位、多维度、权威性的嵌入。
四、鲁班工坊的内涵建设: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质量提升
鲁班工坊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知名品牌,在国际上的职能定位清晰且合作路径畅通,其发展前景和建设质量事关国家战略实施的可见成效度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全球影响力。因此,在当前鲁班工坊全球广泛布局落地生根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质量和发展内涵。换句话说,鲁班工坊的内涵建设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具体来看,鲁班工坊的内涵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模式
鲁班工坊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模式,简称EPIP模式,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最高奖项,是目前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最显著标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模式以工程创建为框架,以企业实践为抓手,以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在工程创建过程中通过加强企业实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主线。亚洲第一家泰国鲁班工坊和第二家印度鲁班工坊是贯穿使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模式的集大成者和典型范例。泰国鲁班工坊建立“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体验中心”和“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一坊两中心”融“教、学、做、赛、训”为一体,为工程实践创新职业教育体验树立了标杆,并且促使泰国大城府基础教育服务部成为工程实践创新联盟建盟成员单位。印度鲁班工坊也成立了“工程实践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并组织“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师资研修班”,以工程实践创新为主线,完成包括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实训、企业现场观摩、理实一体考核等在内的研修流程,推动“工程型”“实践型”“创新型”融入印度本土师资培育的始终,为鲁班工坊教学模式在印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