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

作者: 许婷婷 鲍中义

[摘 要]将“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在“三个务必”的思想内涵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价值立场和行动纲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光荣传统和政治品格,“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精神面貌和制胜法宝。“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把稳思想之舵的应然之举,是涵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题中之义,是激励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的现实需要。要将“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育人实效;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丰富实践育人内容;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融入大学生校园媒体,占领网络育人阵地。

[关键词]“三个务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1-0098-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三个务必”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号召与告诫,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世情国情党情之变的深刻忧思和历史主动。把“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优良品格、发扬斗争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个务必”的思想内涵

1949年3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历史地位和历史任务的转变,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用以警醒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胜利后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优良品格。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代主题下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然选择[3]。“三个务必”内容丰富、各有指向又相互联系,研究和领悟其思想内涵是将“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立场和行动纲领

“不忘初心”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2019年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内容之一再次强调,“初心使命”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政治话语,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一方面,“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是因为坚守人民立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了人民幸福持续奋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最坚定的支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依靠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另一方面,“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行动纲领。“使命”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曾经创造过领先世界的辉煌文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大批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出路,却均以失败告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4]。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后,主动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今,我们前行在“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征程上,未来要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政治品格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直接承继于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谦虚谨慎”意指在取得胜利后主动克服骄傲心态,继续抵御各种风险考验;“艰苦奋斗”意指在物质条件更为丰裕的情况下保持艰苦朴素,锐意进取、持续奋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指向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一方面,“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告诫中国共产党人要警惕自身骄傲自满因素的侵扰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光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反”“五反”运动到新时代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和践行“两个务必”,面对胜利保持谦虚谨慎,面对成就持续艰苦奋斗,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从只有五十多人的政党发展到如今拥有九千多万人的大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逐渐凝结为突出的政治品格,是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个务必”。2013年,他访问西柏坡时发出深刻思考:“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5]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三个务必”的内容之一,表述方式发生改变,但其中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到延安和安阳考察,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6]。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掌握历史主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和制胜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伟大斗争”“斗争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忧思,表达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为了实现崇高理想迎难而上。一方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危险考验时的精神面貌。“敢于斗争”强调斗争勇气和意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4],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斗争,就不会诞生中国共产党,更不可能有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如今,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全球的不稳定因素及党内的“四大风险”“四大考验”等,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发扬斗争精神,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另一方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善于斗争”强调斗争策略和方法,是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如果一味蛮干硬干,结果只能事倍功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统筹抗疫防疫和经济民生保障,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胜利。面对长期性复杂性的伟大斗争,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运用好斗争的方法艺术,切实提高斗争本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落实在行动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主动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新历史方位的创新理论成果,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把“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必然要求。

(一)“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把稳思想之舵的应然之举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人民立场的深刻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勇毅前行。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将“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领青年。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大学生每天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信息,一旦理想信念出现动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最大危险,因此引领大学生把稳思想之舵势在必行。中国共产党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过程中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促进他们积极听党话、跟党走,把稳思想之舵,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主动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二)“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涵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题中之义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因为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才能以清醒的头脑回答时代考卷,以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人民最坚定的支持。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在人民生活水平已有较大提高的环境下,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正在高速发展,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这样的观点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国家的繁荣发展有着巨大危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船到中流浪更急,越是接近目标就越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既定理想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当代青年既面临着重要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涵养大学生谦虚谨慎的态度,使他们在取得成绩后不骄傲自满,面对赞誉之声不迷失自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培育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接续奋斗的精神面貌,主动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接受锻炼、服务群众,勇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三)“三个务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励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的现实需要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和制胜法宝。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理论斗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面貌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斗争,也进行过同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斗争,同党内腐败现象的斗争。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未来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应对新时代更为复杂的斗争形势,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部分青年在面对日益激烈的求学、就业等社会竞争时表现出无力感,迅速接受了纷繁复杂信息中的诸如“佛系”“内卷”“躺平”等网络亚文化,这些以“丧”为核心的话语弥漫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让青年消磨斗争意志,动摇奋斗信念,缺乏奋斗动力,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青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阔天地中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青年争当改革先锋、锐意进取,有助于促进新时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增强忧患意识,坚定斗争意志;有助于激励大学生提高斗争本领,勤于学习、增长才干,继续依靠斗争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