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深、讲透、讲活: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 宁琼

[摘 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思政课的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深、讲透、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有效途径。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基础在讲深,讲深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前提,把道理讲深才能以理服人;重点在讲透,讲透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根本,把道理讲透才能以理启人;要点在讲活,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关键,把道理讲活才能以理感人。讲好思政课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

[关键词]思政课;讲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23-012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讲深、讲透、讲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三个关键词。讲好思政课的道理,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基础在讲深、重点在讲透、要点在讲活。

一、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基础在讲深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2]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练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把道理讲深,做到以理服人。

(一)道理的深刻性

思政课道理本身的思想渊源、价值意蕴、实践基础决定了其自身的深度,思政课的道理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深邃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实践基础。第一,深厚的历史渊源。任何一个道理,都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其产生的历史、认识的背景和接受的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例,它是在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的。第二,深邃的理论依据。思政课的道理既是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理论体系要素的融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论证过程为例,其理论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理路、逻辑体系、价值意蕴、本质特征,并且由这些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三,深刻的实践基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越是科学的道理,其实践基础也就越深刻。道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譬如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因此,道理的深刻性决定了思政课讲道理的基础在讲深。

(二)把道理讲深才能以理服人

道理只有讲深并被人认同才能彰显其价值,才能以理服人。第一,道理讲得深,认可才会真。讲道理,要通过现象抓本质,阐明道理的学理基础,要通过分析和比较、具体事例的验证来说明道理的正确性。思政课只有将所讲内容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3]。第二,道理讲得深,学生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思政课讲道理,必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学生知其然,才能入脑入心;知其所以然,才能触类旁通;知其所以必然,才能融会贯通。第三,道理讲得深,学生才能口服心服。道理本身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体,离开了理论性,讲道理就是无效的努力;离开了实践性,讲道理就是空洞的说教。因此,讲道理必须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3]。

(三)讲深思政课的道理

讲深思政课的道理,要正确处理学识、方法、规律的关系。第一,学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夯实讲深的学识基础。首先,教师要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3]。其次,教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通、悟透,在讲授时能引经据典、鞭辟入里、说理透彻,彰显学识魅力,才能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3]。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讲深的方法。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在不断追问中深究问题,在深究问题后做出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其次,善用比较法。讲深思政课道理,要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在批判与鉴别中明辨是非,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3]。最后,联系实践讲。问题既要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答案,也要结合理论和实践作出回答。讲深道理,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把道理深刻地阐释出来,更需要从实践中把道理充分地印证出来。第三,阐明真理揭规律,注重讲深的路径。首先,深入细致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兴奋点、瓶颈点,引导学生对道理本身进行深究,激发学生对道理的深悟。其次,深入透彻研究学理。必须对道理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才能讲出道理的深刻性。最后,深度研读教材。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道理掰开了讲、揉碎了讲。

二、讲好思政课的道理,重点在讲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解惑是其重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3]。讲好思政课的道理,重点在把道理讲透,讲透道理才能以理启人。

(一)理论的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理论、群众、物质力量的关系,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和人的根本,是彻底的理论。理论的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马克思指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第一,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它坚定人民立场,满足人民美好需要。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历史、实践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体现为对道理所蕴含的客观规律揭示的透彻性。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理论的彻底性。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因此,理论的彻底性决定了思政课讲道理的重点在讲透。

(二)把道理讲透才能以理启人

思政课讲道理就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把道理讲透,才能以理启人。第一,讲透才能让学生透彻理解道理。讲透道理,学生才能全面掌握道理本身的逻辑体系、价值意蕴、实践效用。第二,讲透才能达到启智润心的功效[3]。把道理讲透,就是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把事实和道理逐一讲清楚,才能达到共情的效果,使学生实现人生见识的增长、理想信念的厚植。第三,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3]。讲透道理,学生才能理解道理、认同道理、遵循道理,才能坚定“四个自信”,从而敢于追梦、勇于拼搏,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理论讲透才能以理启人,讲透思政课的道理至关重要。

(三)讲透思政课的道理

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讲透思政课的道理,要以扎实的学识为基础,用事实说话,以真理服人,才能把道理讲透彻、讲彻底。第一,以扎实的学识奠定讲透的学理基础。首先是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为我们讲道理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是要有扎实的逻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阅历。有了扎实的逻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阅历,才能将理论讲得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学生才会切实领悟。第二,用事实说话,夯实讲透的基础。首先是用事实说话,讲透历史。讲透历史,理清道理的来龙去脉,学生才能对道理理解得通透。其次是用事实说话,讲透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5],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讲透道理的有效媒介。第三,以真理服人,用好批判的武器。理论是武器,但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彰显真理的力量。这就需要把批判的武器转变为武器的批判,联系和针对学生实际,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三、讲好思政课的道理,要点在讲活

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关键在讲活,讲活了道理才能以理感人。讲活思政课道理,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到形式活泼、内容鲜活、方法灵活。

(一)教学的灵活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3]。第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培养目标适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是教学本身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能力的基本体现。第二,既要有惊涛拍岸,也要有润物无声。思政课讲道理是一个从教材到课堂再到头脑的过程,也是学生对道理认识、认可、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旗帜鲜明的宣讲,也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3]。第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思政课讲道理应该根据时代、学生、媒介的变化不断创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00后”读图时代、教育媒介进入融媒体时代的客观实际,以探究式、体验式、信息化的教学,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让道理鲜活起来。

(二)把道理讲活才能以理感人

要让道理感染人、感动人,关键是要在讲道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共鸣和共情。这个关键的实现就是将道理讲活。第一,讲活才能打动学生。讲活道理,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在道理效用的辐射范围之内,才能发挥道理的启智润心的作用。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3]。第二,讲活才能彰显道理的温度。道理本身有可能是枯燥的、冰冷的。但倘若把原理、论断都讲出人生理想的高度,道理也会活起来,变得有温度。如讲授《道德与法治》一课中“奋斗的青春最精彩”的道理时,倘若引入冬残奥会冠军杨洪琼向“躺平”说“不”、向“碾平”进发的故事,道理也就变得有血有肉,思政课也就成为有温度的课。第三,把道理讲活才能让学生真信。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初中时听政治课被震撼到的亲身经历告诉思政课教师,只有把道理讲活了才能感人。因为只有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3]。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有真情实感,把道理讲活,以理感人。

(三)讲活思政课的道理

讲活思政课的道理,教师要善用身边鲜活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信息技术,理论联系实际。第一,巧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3]。大道理往往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小故事正好具备“短小精”的特征,适应了“00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要。讲故事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将高深的理论生动化,更通俗易懂、更能启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自己在梁家河的故事时,大家一下就明白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6]的道理。第二,善于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思政小课堂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进行理论宣讲,社会大课堂的优势则在于学生可以分散进行体悟。发挥二者的优势,就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实现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实现抽象理论和具体现实的统一。第三,信息技术赋能讲活思政课道理。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手机是他们生活、学习最重要的工具,融媒体是他们沟通社会的最主要媒介。思政课教师必须跟上时代、解放思想、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思政课讲道理由“独角戏”模式向“群英会”模式的转变;同时,用好雨课堂、课堂派等平台,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直播等方式,贴近学生,讲活道理。

四、结语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教师要从思政课的本质出发,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基础是要将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讲出道理的历史深度,以理服人;重点是将道理讲透彻、讲彻底,讲出道理的哲理高度,以理启人;要点是将道理讲鲜活、讲生动,讲出道理的情感温度,以理感人。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 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J].求知,2021(12):4-11.

[3]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9.

[责任编辑:庞丹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