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到证据: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与运行机制

作者: 李经展 王琪 成功

摘      要: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修订的专业化培养活动,注重体育教师教育者、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寻找和应用“最佳证据”协同培养体育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循证能力。这摈弃以往以经验为主导的体育教师培养形式和理念,使一线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实践者、研究者成为可能,并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素养,促进从经验型实践转向基于证据的循证型实践,科学化推动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模块化呈现体育教师教育知识生产内容。据此,归纳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运行机制:锚定预设问题,探索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查多重证据,选择指导实践方案的科学证据;综合评价证据,分析验证新获取证据的有效性;整合专业智慧,融入跨学科知识参与方案执行;依效评估反思,将验证方案转为新证据。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教育;循证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体育知识生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5)01-0122-09

From experience to evidence: The concept origin, application valu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evidence-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LI Jingzhan,WANG Qi,CHENG G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vidence-based inqui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cept,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evidence-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study holds that based on diversified and scientific “best evidence”, the practice of evidence-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s a professional training activity in which multiple participants revise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edetermined targe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focus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ors,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policy makers to jointly develop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evidence-based ability by searching and applying “best evidence”. This abandons the previous form and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dominated by experience, and makes it possible for front-li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grow into excellent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Thi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ors and education objects, promoting the shift from experience-based practice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scientifically promoting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modularizing the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evidence-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anchoring the presupposition problem, exploring the core problem; searching for multiple evidence, select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to guide the practice pla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the evidence, analyzing and verifying the validity of the newly acquired evidence; 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wisdom and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to participate in program operation; and reflecting on the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and turning the verification scheme into new evidence.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evidence-based education;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physical educations knowledge production

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应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提高学科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组成部分,其本质旨为基于内驱力与外动力相互作用下提升体育教师的培养水平,这已成为支撑学校体育向好发展的关键因素[2]。尤其是当下伴随着以“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新一轮基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这更是对培养一批具备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的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实践性作为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开展体育教师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然而,从当下体育教师教育实践场域看,仍面临着“职前体育教师未能适时转换真实教学场景,忽略理论性的实践策略学习”、职后体育教师群体针对“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现实问题的自主性研究动力不足”、体育师范生“实践实习评价内容与方法失真”、体育师范生实践基地和课程开设不足、校外实践模式单一[3]等窘境。其中,在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过程中,还掣肘于“体育教师在特定情境要做些什么,仍然很大一部分并不基于证据,而是基于价值和道德规范”[4]的局限。因而,这迫切需要依托新工具和手段,结合新理念,寻求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模式的突破。这种在实践处境中所呈现的问题也诱发一种新思考,能否运用循证实践理念来优化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模式,进一步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教师,即多元教育参与主体基于“确凿的证据”为体育教师教育提供指导。基于此,本研究从循证实践理念切入,厘清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探索其应用价值,设计运行机制,以期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

1  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

1.1  循证实践理念的产生与演进

“循证”意为“遵循证据、观点、样本、案例”。“循证实践”作为“循证”的延申概念,被界定为基于最佳证据清单开展实践或研究活动,起初来源于严谨的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于14—16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在这一时期,一些社会学家依据思辨、观测、计算、实验等研究手段的不同,将理论研究划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倡导以“科学化”的形式将理论转换为“理论的直接应用”,推进循证实践的“科学化”[5]。17世纪末,生物学学者哈维、赫尔蒙特运用尚未成为主流方法的实验法,开展血液循环实验和桶插柳树实验。19世纪中叶,分支学科才正式转变为自然科学。一些生物学家改进基础实验步骤,开始在生理学、细胞学等生物领域利用电泳、X射线、激光等工具展开实验研究。正是受到一些成熟学科实验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动,医学领域开始探寻医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性。一些医学领域内的研究者开始逐步重视临床诊疗技术的培训,如帕拉赛尔苏斯、威廉·哈维等人建立的新式医学[6],提倡开展临床诊断活动时应基于最新、有效研究证据。进入20世纪末期,循证医学奠基人大卫·斯科特提出,循证医学是对证据的系统性应用,依据患者的状态、处境和偏好确定患者的诊治方案,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患者意愿系统化评价应用证据,以便对某一具体诊疗问题进行科学评价。随着21世纪精准、可控制、可重复循证实践方式的丰富,循证医学领域中的方法开始渗透到社会学、管理学、政策学、经济学、教育学之中,后衍生并形成循证管理学、循证经济学、循证政策学和循证教育学。

1.2  循证教师教育实践的开展概况

循证教师教育源自于美国掀起的“循证教师教育实证研究运动”。1954年美国第一个正式教师教育认证机构成立,随后“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教师学习证据,试图在理论与实践、标准与证据之间搭建教师教育实践的桥梁。进入21世纪,美国教育改革不断寻求以量化指标标定学生学业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证据”,确定以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质性研究证据为主的《美国联邦教育部证据指南》。2002年美国开始着手推动教师教学证据库的建设,随后美国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让每一位学生成功法案》均强调基于证据的科学研究,提出建立“随机化实验”和“原因-效果”关系的证据假设验证[7]。2018年5月美国教育者培养认证委员会(CAEP)颁布修订版教师教育认证手册,提出“证据”在认证过程中的真实应用。该手册构建“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标准,准教师知识掌握和运用标准,教师教育临床实践标准,生源质量、招生和认证标准以及准教师培养结果标准”五维度证据体系。新西兰作为教师教育水平领先的发达国家之一,其在三年制“学士”、“+1”本科和“+1”研究生3种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中,提倡基于重点教学任务的过程评价。从课程设置看,教师实践实习分布在不同的学制学年或学期之中。此外,在英国实施的教学与学习研究计划(TLRP)的近20个跨计划主题分析中,提出技术增强学习的循证研究工作,制定十项“循证”原则,创建教育从业循证证据资源库,以有助于让政策制定者和从业者更容易获得教育研究的结果。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要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深化教师教育实践改革。这一重要讲话对引导我国“以实践问题为主导”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教育提供根本遵循。目前在国内,循证教师教育实践已不是一个新词,教师教育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建设文科实验室,依靠心理学、医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范式,收集互证的研究证据。这既为验证一些较为抽象的教师教育研究项目是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发生的,也是旨在通过交互分析更好地认识和评价教师教育实践。

1.3  国外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