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逻辑、制度困境及实现策略
作者: 王先茂 高红云 邓伟 杨影 郭冬冬摘 要:文化课教师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责任主体之一,其赋有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天然使命和资源禀赋。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的整体推动、整体健康观念引领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借鉴国外有益实践的积极行动,这些都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体育发展对文化课教师的强烈需求。然而,正式制度建设与更新滞后,难以保障文化课教师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切实权益;非正式制度建设效力低微,不足以催发文化课教师的内在动力。据此,研究提出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策略:推行“借体发挥”的跨学科教学,以学科文化涵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共育校园体育文化,形成非正式学习空间内师生共在的课外体育制度;优化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建立多元主体共同育人长效机制;祛除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及行为,躬行体育化、生活化的教书育人实践。
关 键 词:青少年体育;文化课教师;学校体育制度;跨学科教学;健康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1-0094-09
Fundamental logic, systematic dilemma and realization strategy of culture teachers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physical education
WANG Xianmao1, 2,GAO Hongyun3,DENG Wei2,YANG Ying4,GUO Dongdong5
(1.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 in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bei Minzu University,Enshi 445000,China;
3.Center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Hubei Minzu University,Enshi 445000,China;
4.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223,China;
5.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in responsible subjects, culture teachers are endowed with the natural mission and resource endowment to boos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physical education. The study holds that overall promotion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youth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and people's ardent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under the concept of overall health, and the positive action that to learn the foreign beneficial practice for building up China into a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are the demand mechanisms of culture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physical education. However, culture teachers boos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physical education also face the great challenges of lagging form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failure of informal system construction. Given that,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carrying out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ore physical education quality with the subject culture; cultivating the campus sports culture, and forming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system wher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volved in the informal learning space; optimizing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and establishing the long-term joint education mechanism by multiple subjects; eliminating the utilitaria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behaviors, and actualizing sports-oriented and life-oriented educat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adolescent physical education;culture teacher;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healthy lifestyle
发展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据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87.9%的人口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小学及以上的学校教育。因此,必须明确学校是落实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关键场域。文化课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主导实施“教育活动中的体育”[1]的主要责任者,是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文化课教师泛指学校内除体育与健康课程之外其他科目的科任教师,国内外部分学者还将其称为“非体育科教师”“n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本研究统一称为“文化课教师”。有研究指出,文化课教师能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学校体育的治理效能、青少年体育学习效果产生影响[2]。可见,文化课教师并非新时代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局外人,相反,文化课教师跨界参与并助力是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若能充分发挥文化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体育发展之路将更加宽阔和高效。近年来学界一直在探索如何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并助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尤其是学校主阵地作用格外受到关注。但现实中依然存在重重障碍,体育这一义项在如今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促进和保护学生身体发展似乎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3]。作为“教育系统结构中最具稳定性的主体之一”以及“在处理教育、课程和教学等事务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4],文化课教师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价值却始终被忽视。鉴于此,有必要就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论析。
1 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判断
1.1 文化课教师赋有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天然使命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形成全社会“共担责任,形成合力”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责任机制体制。为尽快落实《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重点任务,相应的联席会议机制已经建立形成。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把控整体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充分说明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
2022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简称《体育法》)将原有“学校体育”一章更名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并要求“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坚持“体教融合”,协调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必然需要体育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紧密合作,学校域内所有教师不可割裂地施行德、智、体、美、劳“五育”,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体育教师均有“育体”的法定义务。就文化课教师而言,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文化课教师担有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天然使命,且已具备法律支持和保障。
1.2 文化课教师具有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禀赋
在学校工作实施过程中,“教育活动中的体育”如文化课中对体育的融合与运用、文化课中穿插渗透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学校文化活动中展开的体育活动等等[1],一直以来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循,可见文化课教师一直在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付出心力。一方面,文化课教师所具备的良好教育学基础及其自身所学与所教科目的学科文化和知识背景,是教育系统内弥合既有体育教育不足的重要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借助文化课教师的助力可以打开学生认识和体悟体育的别样视角,能对学生形成不可估量的体育与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与涵养。另一方面,相较于体育教师,文化课教师除了是“教育系统结构中最具稳定性的主体之一”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而且更具有师资数量与课时量(育人周期)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文化课教师更好扮演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引导者、帮助者、陪伴者等角色。
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便提出“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这为文化课教师依托各自学科参与学校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可能。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程方案”)出台实施,其中就16门课程分别提出跨学科实践的具体要求,并提供各自可资借鉴的教学案例。自此,文化课教师以各自任教学科展开向体育与健康主动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势在必行。更为重要的是,“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实施为文化课教师继续并深入发挥其资源禀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2 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