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作者: 陈辉映 谢雨涵

摘      要: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和重要保障。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存在“去情境化”“规定化”“技术理性化”的局限,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的浮现,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从“错位-反差-失衡”的视角省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基于“呈现自我”“关怀他者”“回应标准”阐释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价值。探索性提出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路径包括在情境中捕捉,叙述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行动中浮现,运用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反思中重构,更新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在互动中延续,传承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性知识;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4-0128-07

The implications, value, and path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under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HEN Huiying,XIE Yuh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127,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ave been the key force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hina'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physical education. Faced with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as the following limitations such as decontextu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zation, but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contributes to the emergence of their subjectivity, and also represents a new path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location-contrast-imbalan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not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interprets the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based on self-expression, caring for others, and responding to standards, and then proposing the path of practical knowledge developme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cluding capturing in context to and narrate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merging in action to apply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reconstructing in reflection to update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continuing in interaction to inherit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form;practical knowledg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随着以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入关键发展时期,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促进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拓宽体育教师能力边界、制定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和丰富体育教学循证研究,这3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对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能力本位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在能力界定上存在“去情境化”的局限,认为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符合规定的“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体育老师,再用这些能力去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认为体育教师只要具备某些能力就可以在各种情境实现有效教学,而体育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教育教学实践往往容易被忽视。第二,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为体育教师能力要求提供了详细和专业的描述性指引,但是,标准被很多学者认为只是“规定能力”的新代名词[2],认为那些“标准”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旧模式意义上的“能力”描述[3]。第三,目前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循证体育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是体育教育教学实验的“相关性”,通过对“相关性”的研究,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而“效能”具有强烈的“技术理性”。“体育教师在特定情境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决定,仍然很大一部分并不基于证据,而是基于价值和道德规范。

面对这些局限,体育教师还有什么专业发展路径?若不将教师看作等待着“被发展”的人,那么他们不仅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还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机制,并最终生成独特的知识类型即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正如舍恩[4]所说,这种知识不在又高又硬的土地上,而是存在于沼泽般的低地中。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与身份转变的关键所在[5],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是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对促进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蓬勃发展进程中的实践者,他们在特定的实践情境中形成的经验化、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也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探索在课改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价值和路径,为丰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供新的理论思考,为有效推进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

1976年弗莉玛·艾尔巴茨[6]首次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一概念,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从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出发,依据实际情境整合自身所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所输出的知识。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94年芬斯特马赫[7]将“教师知识”分为“为教师设定的正式知识”和“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前者是政策或专家学者为教师所设定的知识,而后者是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个人知识。我国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从实践性知识的界定和结构出发,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一定的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向明[8]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认知和价值两个层面:一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对教育的认知,即教师对自身教学经验总结提炼而成的认知;二是教师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形成的具有一般性导向作用的价值取向。陈向明[9-10]提出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具有行动性、身体化、默会性的特征,并提出区别于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大多处于内隐状态,遇到问题情境时才会被激活、反思与提炼,并通过教师自己的行动做出来。

国内对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主要围绕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和结构进行。有研究提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带有明显的身体实践的烙印,具有经验性、行动性、综合性、个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11]。还有研究提出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内隐性、反思性和情境性的特征,认为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基于个人反思,深藏于体育教师日常工作和教学情境中的内隐性知识[12]。在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方面,有研究提出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教育信念、人际性知识、情境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和自我知识6个部分[13]。综上,本研究对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界定如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生成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信奉、使用并认为适用于所处情境的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的个体知识。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出是当今教育变革转向并聚焦微观教学具体情境的重要体现[14],但是在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上却关注甚少且偏向于静态的表征研究,缺乏动态地对实践性知识发展,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的内涵进行探讨。因此,基于对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界定,通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确定性逻辑”“权威性话语”之间的关系阐述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

1.1  平衡“运用的理论”与“倡导的理论”的错位

随着人们对知识理解的转变,科学实证主义提出的知识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知识存在错位的问题愈发凸显。教师拥有个人的教学经验、价值和信念,而实际教育教学行为正是通过这些经验、价值和信念的整合而产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盛行的知识主要是理论研究者“倡导的理论”,教师在实际体育课教育教学中遵循的实践性知识是“运用的理论”。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之间的错位主要体现在抽象程度的差异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较难关照到体育教育教学中具体而特殊的情境,是理念层面的引领。而“运用的理论”是体育教师将所学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合,面向的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具有强烈的行动性。在教学实践中面临实际问题考验,促进教师行动,并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实践性知识。平衡两类知识的错位问题,要积极探讨“倡导的理论”如何能够适切地解决体育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满足体育教师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要关注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关注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体育教师“运用的理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是要使体育教师发展有利于课程改革走向的实践性知识,使得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论”能作用于体育教育教学情境中问题的解决,促进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

1.2  理解“情境性逻辑”与“确定性逻辑”的反差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逻辑是确定的,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和追寻就是对确定性的追求。体育教育教学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体育课堂是复杂多变、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行动有整体的规划;再比如课程改革的力量对体育教师教学实践造成冲击,新的课程理念对现有的实践性知识有所颠覆,一些体育教师无法接受这种反差产生畏难心理,体育教师原本的“舒适区”被打破,不断走进“风险区”。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定性”与教学实践“情境性”的反差,体育教师重构对“好的体育教学”的价值认同。当出现“确定性”和“情境性”的反差时,体育教师要实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现”的匹配与转化,就可能会自觉反思,将实践效果的好与坏归结到不同的因素。例如自身体育教学能力、学生运动能力水平以及学校对体育的支持力度等,也有可能将实践效果的好与坏归结于课改理念上,对课改理念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下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就要在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定性逻辑”的基础之上,反思其教育教学行动,发展把握体育教学“情境性”的实践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