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碳足迹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

作者: 陈怡莹 郭振 刘波

摘      要:随着碳中和、碳达峰行动目标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人类社会测量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碳足迹方法的引入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从碳足迹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体育活动中碳足迹的研究进展与实践举措。学术研究方面: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碳足迹研究是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体育场馆和体育参与者的研究引入相关理论探讨场馆选址、个体差异与碳足迹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实践应用方面: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是体育活动中碳足迹实践的引领者,体育全球化发展带动了各地区体育组织对赛事碳足迹的关注。研究认为:碳足迹应用推动体育发展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促进国际倡议与个体行动的统一,提供体育对环境影响的量化信息,并增进体育从业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关  键  词碳足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大型体育赛事;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1-0017-08

Research advance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carbon footprint in Sport

CHEN Yiying GUO Zhen LIU Bo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 and emission peak action being brou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introduc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provides rich data support an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carbon footprint,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actical measures of carbon footprint in sport. About academic advancement: Carbon footprint research based on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curr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tadiums and sports participants, relevant theories are introduc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nue loca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arbon footprint. About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OC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FIFA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and other sports organizations are the leaders in the practice of carbon footprint in spor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globalization, reg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spor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ort development from anthropocentrism to ecocentrism, intensifies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and individual actions, provides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ports, and increases the awar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practitioners in sports.

Keywords: carbon footprint;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large-scale sport events;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在所有人为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比例最大(76.6%)[1]。为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内”[2]的具体目标,旨在减少碳排放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021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强调把碳中和、碳达峰等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之一,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行动目标,展现大国担当。

聚焦于体育,国际体育组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可追溯至1992年。国际奥委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签署《地球公约》,将环境保护写入奥林匹克宪章(2007年正式生效),进而明确环境保护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重要性。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体育与环境部门[4],标志着体育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在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组织的推动下,依托大型体育赛事以开展环境保护行动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重视。在此背景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申办和筹办阶段,均延续2008年北京夏奥会“绿色”和“可持续”的主要基调,制定了低碳管理工作方案,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事实上,除大型体育赛事外,不论作为一种休闲活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早已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更好地量化体育活动的环境影响,为体育可持续发展相关举措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科学、明确测量方法的引入便显得尤为重要,碳足迹由此应运而生。

碳足迹衍生于生态足迹。由于地球上能够满足所有资源需求的生物生产用地数量有限,生态足迹便是用以监测及应对全球变暖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所带来不可逆转的挑战,通常以“世界平均生产公顷”或“全球公顷”(gha)为单位进行测量。环境领域的足迹大致相当于GDP这一指标在经济发展领域所起的作用[5]。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人均生物生产的生态足迹为1.63 gha,人均消耗的生态足迹为2.75 gha[6],生产与消耗的不对等是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衍生于生态足迹的碳足迹将温室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统一测算,被定义为“一项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或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累积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7]。碳足迹通常以g、kg或t为单位,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示[8],用于分析和估算个人、组织、活动或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从而了解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

就碳足迹与体育的关系而言,首先,碳足迹与体育活动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碳足迹能够有效识别体育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另一方面,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会直接对体育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全球变暖致使雪季周期缩短,雪场只能利用能源进行人工造雪,但能源使用却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问题[9]。此外,空气污染水平的提升、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举办赛事所修建的基础设施,都不同程度地增加当地在大气环境、水资源及土壤资源等方面的负担[10-11],而上述这些环境影响、压力和负担,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以体现。其次,碳足迹为评估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撑,成为应对环境问题的基础指标。最后,体育活动往往具有高曝光、高关注的特点,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利用其社会关注激励大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奥运会等超大型体育赛事对促进环境保护往往具有示范作用[12]。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加重,体育与环境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基于此,本研究从碳足迹的概念出发,在论述体育活动与碳足迹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体育领域应用碳足迹的学术研究与实践举措,并讨论其对体育环境保护的启示,以期助力我国体育学界与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保持一致,并推动体育学者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1  应用碳足迹评估体育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碳足迹研究

大型体育赛事是碳足迹应用于体育研究的主要关注领域,这是由于大型体育赛事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观众。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为例,该届世界杯吸引约170万名国际游客,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13]。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观众的交通出行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短时间内集聚大量人群所进行的生产消费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鉴于此,体育学术界借助碳足迹量化大型体育赛事的碳排放。就运动项目而言,足球赛事的碳足迹受到了学者的较多关注。赛事级别、规模、观众数量和运动项目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大型体育赛事的碳排放总量。尽管现有研究还较为零散,但仍能看出交通出行在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碳足迹分析中均占据较大比例。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2赛季英属哥伦比亚大学10个校队单个赛季所接待的约40 000名观众中,选择以航空方式出行的4%观众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所有观众碳足迹总量的52%[14]。可见,航空出行具有极高碳排放,而且赛事参与者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是决定赛事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

在现有研究中,Rodrigo等[15]对2016—2017赛季英超俱乐部的碳足迹进行测算。此外,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环法自行车赛、单项赛事的世界锦标赛等赛事均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在进行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学者也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诸如减少长途航空旅行、提高车辆使用率和鼓励选择低排放交通工具等相应碳减排措施[14]。Edwards[16]等对亚利桑那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通过研究者和活动组织者的共同努力,2013年返校活动总影响(1 900 tCO2-eq)较2012年(2 400 tCO2-eq)同比下降19%。这些努力体现在如下方面:在交通出行方面,虽然2013年实施了包括鼓励拼车出行、提供巴士服务等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的举措,但研究者仍将碳排放的减少归因于参与者更近的出行距离。因为研究者认为只有健全国家的交通基地设施,才能显著减少每一位出行者因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例如,在住宿方面,主要通过教育以提升参与者对住宿产生的碳排放产生认知;在食品方面尽量购买本地食品;在能源使用方面,鼓励更多活动安排在白天举办以利用自然光源;在垃圾管理方面鼓励使用可回收材料。最终上述举措均取得良好效果,从而证明碳减排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