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联盟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治理经验及启示
作者: 杨献南 张少杰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NBA联盟社会责任发展的现实背景、核心内容及治理经验进行梳理与归纳,并提出对CBA联盟社会责任治理的有益启示。研究认为:社会责任治理理念的持续嵌入、NBA联盟的形象危机是NBA联盟社会责任发展的现实背景;NBA联盟围绕内部组织治理、人权维护、劳资协调、环境保护、公平运营、消费者权益保护、社区治理等7个维度履行社会责任,并在履责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善、协同配合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目标一致、层次分明的社会责任治理制度,及信息披露全面、反馈形式多样的社会责任监督机制。启示:政府层面上,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责任规范引导;营造社会责任参与氛围,建立社会责任奖惩机制。协会层面上,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联盟层面上,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完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拓展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渠道。社会层面上,加强媒体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公众维权意识和行动,强化联盟履责的社会监督。
关 键 词:体育治理;职业体育;社会责任;NBA联盟;CBA联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1-0061-08
Core content, governanc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NBA league
YANG Xiannan ZHANG Shaoji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core content and governance experie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for the NBA league, and puts forward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ance for CBA league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tinuous embedding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ance and the image crisis of the NBA league are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for the NBA league; the NBA league mainly performs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seven dimensions: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labor and capital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ir operation, consumers'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the practice of performing its responsibilities, it has gradually formed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with perfect system, coordinated cooperation, consistent objectives and clear level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ance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eedback various form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enlightenment maybe for China as follows: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normative guida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reating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participation atmosphere and establish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t the association level, establishing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alliance level, improv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guarantee, expanding channels for disclos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at the social level, strengthening media publicity, promoting public awareness and action to protect rights, and intensifying the social supervision of the alliance's performance of responsibilities.
Keywords: sports governance;professional sports;social responsibility;NBA league;CBA league
体育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是我国体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职业体育联盟作为集发展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功能于一身的商业载体[1],也是参与社会责任治理的重要主体。NBA联盟作为全球职业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职业联盟之一,将参与社会责任治理作为其营销和公共关系战略发展的一部分[2],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对NBA联盟社会责任发展的现实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治理经验进行梳理与归纳,并提出对CBA联盟社会责任治理的有益启示,以期推动CBA联盟社会责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促进我国职业体育高质量发展。
1 NBA联盟社会责任发展的现实背景
1.1 社会责任理念在美国企业发展中的持续嵌入
1924年英国学者Oliver在美国进行企业考察时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认为企业应具有满足企业内外人群需要的责任,道德因素也应包括在内。虽然这一观点在当时并未形成理论框架,但引发了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有益探讨。1953年美国学者Howard在其撰写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正式提出:“企业除赚取利润之外,还应承担社会责任。”由于其论述出发点是在欧美社会具有深厚基础的基督教伦理,因此该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1991年Archie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的整体。该观点的提出,一方面消弭了社会中秉承“股东利益至上”群体的反对意见,另一方面拓展了责任内容范围。金字塔模型迎合了当时以民权运动为代表的主流思潮,受到企业社会责任支持者的拥护,环境责任也在当时环保运动的影响下被纳入其中,形成了经济、社会、环境的“三重盈余”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然而,传统的社会责任观点总是不可避免地使企业的履责行为具有被动性,难以突出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的主体作用。20世纪90年代,治理的概念诞生于公共管理学领域。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国家强制力对于社会管理是有限的,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由一种内涵更加丰富、管理主体更加多元的管理活动来实现[3]。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明确提出,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即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以及种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随着治理理论的持续发展,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迎来由“履行”向“治理”的转变,企业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1.2 NBA联盟的形象危机
基于体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体育企业往往能够通过著名运动员与俱乐部的“明星效应”取得良好的社会责任治理成效。然而,随着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及体育企业社会影响的逐步深入,体育企业的负面事件也在广泛的社会监督前无处遁形。NBA联盟历史上有两次由球员引发的公众信任危机: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球队规模扩张与球员身价提高使得联盟疏于运动员管理,曝出了NBA球员打架斗殴、吸毒、犯罪等事件,这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发生使得NBA联盟的公众形象急转直下,严重损害了球迷和消费者群体的支持与信任。第二,21世纪初NBA球员的道德素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起初表现为几次场外逮捕和几次比赛中的暴力冲突。直至2004年11月19日NBA发生了最臭名昭著的“奥本山宫殿事件”——几名NBA球员在球场和看台上与球迷发生了暴力冲突。事后,5名NBA球员和7名球迷受到了犯罪指控,这场比赛在新闻、杂志和娱乐与体育电视网(ESPN)、福克斯体育等网站上被大肆宣传。一时间,NBA球员在球迷心中的形象遭到严重损坏,联盟声誉也濒临崩溃。此后,NBA联盟一直试图重建形象,但收效甚微。2005年在联盟公信力跌至冰点的生死攸关时刻,NBA联盟发起了NBA关怀行动(NBA cares)项目。该项目是NBA联盟的全球社会责任计划,其使命是解决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重要社会问题,责任范围涉及了教育、环保、健康、社区和青年发展等方面。虽然NBA cares是NBA联盟首次发起的官方社会责任项目,但纵观其发展历程,社会责任治理实践始终有迹可循。
2 NBA联盟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
2.1 内部组织治理
NBA联盟能在长达70年的发展历程中顽强生存、几度化险为夷并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其高水准的内部组织治理。第一,专业高效的组织领导结构。根据《NBA宪法和章程》规定,由各俱乐部老板组成的理事会是NBA联盟的最高权力、决策和监督机构。下设多个专业委员会,并基于理事会会员专长进行分配管理[4]。以NBA总裁为首的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决策,履行联盟的经营权[5]。分工明确、专业高效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激励和约束高级管理层的同时,接受其民主监督与反馈,为联盟的有效治理奠定了组织结构基础。第二,内外兼顾、勇于创新的组织规章制度。联盟发展初期,由于竞赛规则与制度不完善,比赛观赏性较低,几年后便有球队相继破产或濒临搬迁。此后,NBA联盟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赛规则方面,加入进攻24秒限制、设置3分线和扩大3秒区、提高犯规处罚力度,保证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赛事制度方面,通过统计比赛数据、颁布着装令等措施,提高观众的比赛参与水平,优化球员和联盟形象。科学的组织治理为NBA联盟带来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效益,也塑造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6]。
2.2 人权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