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 贺越先,孔庆涛,王建,郭修金
摘 要: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旨在通过学生多样化项目体验,发现符合个人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形成良好体育素养。成因:由新时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现实需求、解决运动技能教学一体化衔接失衡的弊端引起。主要特征:项目开展注重学生多元体验,挖掘兴趣需求;教学流程注重层次递进,强调前后承接;教学方式注重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包含以下5个方面:(1)教学内容多样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本位进行“层次性”结构设计;(2)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问题、情境、层次、结构化教学方式与内容相联结;(3)教学组织多样化,以单元教学为重心进行多样化教学设计;(4)教学评价多样化,在多样化基础之上实现与中考体育内容有效对接;(5)运动体验多样化,形成认知、身体、情感多元体验有效融合。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2-0093-07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ystem for sports divers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HE Yuexian1,KONG Qingtao1,WANG Jian2,GUO Xiujin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Maanshan 243002,China;
3.School of Sports Industry and Leisure,Nanjing Sport Institute,Nanjing 210014,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sports divers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aims to develop good physical literacy by discovering sports that meet the individual's interests through the student diversity program experience. The causes are that by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of sports disciplines in the new era, the realistic need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solving the imbal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skills teaching. Main features are as follows: the project to focus on the multi-experience of students, mining interest needs; teaching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level of progressive, emphasizing before and after to undertake; teaching methods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re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ty" teaching system includes the fiv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the core quality of the subject to carry out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esign; (2)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methods: focus on problems, situations, levels, structured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linked; (3)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s: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with "unit teaching" as the focus; (4)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diversification to achieve effective docking with the content of secondary sports; (5) the diversity of exercise experiences: forming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ognitiv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multiple experience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ore literacy;diversity sports of junior high school;teaching system
2015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2018年7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这两份文件都是在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并得到师生广泛认可基础上形成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改革,前接“小学体育兴趣化”,后启“高中体育专项化”,是衔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与突破口。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内容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3个层面。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等,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那么,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背景成因、内涵特征、体系构建,尤其是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多样化教学改革是理应思考的现实问题,否则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区。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背景与成因
1.1 新时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要求
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是地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国家体育教育顶层设计的有效应答,契合教育部2021年6月23日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育人精神和理念,契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的学科素养目标要求。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是《课程标准(2017版)》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提出的三大关键点,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应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来支撑。体育教学多样化能够成为解决我国中学阶段体育教学中教学单一、片面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基于此,上海市科学构建的初中体育多样化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从某种意义上看,标志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次深化,是针对性解决学校初中体育现存问题的初步探索,更是对现有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改革探索的重要实践。
1.2 初中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现实需求
按照“学习具有可塑性和适应性、文化性和社会性”规律,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第二次高峰阶段,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运动机能处于蓬勃成长、急速发展变化的时期,突出表现是“成熟感”的产生[1]。该时期,学生正处于从发育走向成熟的转换时期,其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特征并存,相互交织,具有“小大人”的心理特征。初中生能够逐渐认识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但学习动机还不够稳定,易于动摇,在学习与锻炼中常出现起伏现象。多数同学受性别、个性、原有运动基础、教师专长与教学水平等因素制约,尚未形成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对不同运动项目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态度。因而,结合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特点,掌握好初中生的这一生理、心理特点,按照初中教学任务,科学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尤为必要。多样化体育教学通过“多样化”“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连贯性的知识积累,抓好教学设计与学习迁移环节,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学生奠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做好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的衔接,有助于良好运动锻炼习惯的养成。
1.3 运动技能教学一体化衔接有效尝试
学生接受14年的体育教学,未掌握一项运动技能问题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百年困境”[2]。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纷纷进行“专项体育课”“走班选项制”“模块化教学”“俱乐部制”等教学改革探索,但均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瓶颈在于如何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建立一体化的运动技能教学衔接体系。事实上,无论任何项目的一体化学习,都应初步建立在学生具备基本运动能力和多样化项目体验的感知基础之上。为促进这一目标实现,上海市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实质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接小学体育兴趣化,培养兴趣发展基本运动能力;二是为高中体育专项化做准备。其是衔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与突破口,对于拓展、辐射、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如果没有初中体育“多样化”的运动体验过程,小学体育“兴趣化”所萌发的参与运动坚毅精神与展示运动技能的光荣感会逐步消减或丧失,还会错失学生运动技能的最佳提升期;高中体育“专项化”的出现可能仅是按照体育兴趣选取没有实践基础,以致个别项目选项人数过多,或者学生之间专项运动技能差异过大导致水平层次不齐。由此可见,初中体育多样化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一体化衔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尝试。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2.1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概念的内涵只有趋于稳定,方能为人们普遍接受与实施。何谓“多样化”体育教学?《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把多样化教学解释为一种以个别形式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3]。国内学者认为“多样化教学”不是简单几种方法的相加或联合,而是目标、主题的集中,是方法灵活运用的有机体系[4]。希尔伯特·迈尔认为多样化教学是教师根据多变的教学情境,从而灵活地选择和组合的教学行为。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技巧;(2)运用多样化的行为模式;(3)课堂教学流程灵活多变;(4)均衡运用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5]。郭可雷[6]提出初中体育多样化是指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开展以多个运动项目、多种运动技能、多种练习方法和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多样化体育教学创新模式。《上海市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多样化”是指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形成体育兴趣、经历多个运动项目和多种体验的基础上,发现符合学生个体需要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以达到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促进体能发展和自主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的体育课程。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经历多种运动项目练习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项目体验,发现符合个体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形成良好体育素养的过程。